“跳月”是苗族古老的戀俗。據《續文獻通考》載:“苗人仲春刻木為馬,祭以牛酒。老人並馬箕踞,未婚男女吹笙以和歌詞,謂之‘跳月’。”《中華風俗誌·湖南誌》載:“湘西苗族每逢家節良宵,有‘跳月’之風,童男處女,紛紛至森林山巔唱歌跳舞,此唱彼和,至情投意合,雖不相識,可相約為婚。”清代陸次雲《跳月記》對這壹戀俗更是作了詳細的描寫。大男女青年們乘機目來眼去,尋找對象。歌舞結束後,雙雙渡澗越溪,選擇幽辟之地談情說愛,互贈花帶,再相攜回到跳月場中,各隨父母返回家中。
2、邊邊場
趕“邊邊場”是苗族青年男女利用趕場之機進行交友擇偶的壹種戀俗。這壹戀俗的壹大特點是有著濃厚的群體意識。苗族青年在戀愛中喜愛結成壹個個小規模的群體,多則七八人,少則三五人,有男女群體之分,多由同寨青年自發組成。群體的主要任務是架設愛情的橋梁。每逢趕集或重大節日,他們就進入場中或在場邊遊弋。他們時而在觀望異性群體,時而調整跟異性群體的位置,時而在本群體內部竊竊私語,時而默默沈思。他們面部流露的內心傾向,只有他們自己才壹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