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壹:友善
許多外國人抱怨英國人冷漠無情,難以接近。顯然,英國人不如美國人隨和率真、不如法國人溫情浪漫、不如意大利人熱情奔放、也不如中國人體貼入微。英國人性格中的保守內斂,是和英國的島國地理特點密不可分的。
但是,絕不能因此就認為英國人不友善。壹方面,英國人註重隱私和個人空間。有壹句英國諺語這樣說:"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國人從不去打探別人的私事,不侵犯其他人的空間,不將自己的觀念和價值強加在別人身上。整個英國社會的構成基礎,就是對個人的體諒和尊重。英國人並不隨隨便便亂交朋友,但壹旦和他們成為朋友,就會得到他們的真心相待和忠誠友誼。另壹方面,英國人對他們不認識的人也都表現得彬彬有禮,親切友好。在生活節奏不太快的中小城鎮裏,走在外面,迎面過來的路人總會和妳打招呼;在公車上和店鋪裏,不認識的人也會和妳聊上幾句。當然,談話照例是從談論天氣開始的。筆者在英國留學期間,經常乘坐長途汽車到各地觀光。每當長途客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只要對面有長途客車開過,不論年齡大小,每位司機都無壹例外地伸出手來做手勢和對方打招呼。雖然僅僅是幾秒鐘時間,卻讓人倍感溫馨。在英國,向公車上的人問路而得到全車人的指點,這樣的經歷是很多的。
英國人的友善還表現在他們熱衷慈善事業的愛心上。英國各地大大小小的慈善商店通過售賣捐贈物品來為各種慈善工作籌款。每間商店都會源源不斷受到各種物品。僅以牛津英國救濟委員會(Oxfam)為例,這壹英國最大的慈善機構2002年總***從金錢和實物捐贈中獲得2200萬英鎊善款,並有23760名誌願者無私奉獻時間,參與工作。
對於中國留學生來說,初到英國時因為對環境不熟悉、語言表達不自如,很難和英國人交上朋友。實際上,英國人對中國人普遍懷有善意,但覺得東方人很神秘、不願和西方人交往。因此,中國留學生首先要打破自身顧慮,主動大膽地去贏得英國人的友好,消除雙方的隔閡。按筆者的經驗,中國學生憑他們的誠摯,是壹定可以交到英國朋友的。
特點二:文明
英國是歐洲公認的"君子國",社會文明有序,井井有條。英國有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現代公***管理體系,在幾個世紀優良風尚的積澱下,英國人不論男女老幼,都表現出溫文爾雅的紳士風度。
英國人的秩序舉世公認。在公車站、商店、銀行,只要有排隊,壹定是整整齊齊的壹條線,前後兩個人拉開壹點距離,緩緩向前移動,絕不擁擠和混亂。更可貴的是,無論隊列多麽長,時間多麽久,所有人仍然安安靜靜,毫無怨言,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在英國,人們自我解嘲地打趣說,只要在街上看到兩個人壹前壹後站在壹起,就肯定有人會跟著排上去
在英國,路上行人互相讓路司空見慣,"Thank you"和"Sorry"更是掛在嘴邊的用語;壹旦有身體或行李的接觸,被撞的人往往還搶在對方之前道歉;進出建築時,走在前面的人永遠會扶住門,等待後面的人經過;有交通燈的路口,無論有沒有車,人們都等綠燈才過馬路;在沒有交通燈的路口,永遠是小車司機微笑著揮手讓行人先過;上公***汽車時,在門口買完票後,妳盡可以向司機問路,時間再長,全車人也會靜靜地等待;再擁擠的汽車、商店,也聽不到嘈雜,每個人都壓低聲音和別人說話……這樣的社會,妳也許可以說它沈悶,說它效率低下,然而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人的尊嚴和生活水準會得到最大的體現。
英國還是個講求誠信的社會。人與人之間極少有坑蒙拐騙的事。商店售出的商品,只要顧客不喜歡,隨時可以不問任何理由地退回。壹些家庭經營的有兩層樓的書店或雜貨店,往往只有壹個人在店堂裏,而地下壹層沒有任何看護措施,就算是顧客拿些東西,店主也根本不會知道。英國的火車車廂兩頭和雙層巴士的門口都設有擺放大件行李的架子,筆者留意到每次人們把東西壹放,就到自己的位置上或是到雙層巴士的上層去坐,根本不擔心停站時行李會被別人拿走。久而久之,筆者自己出門坐車,也放心地扔下行李不管了。
特點三:幽默
英國人給世人的感覺經常是不茍言笑,表情僵硬的。其實,英國人個個都是頂尖的幽默大師。英國人的幽默和美國人不同,他們從來不以誇張的表情和粗俗的語言來賺取別人的笑,他們的幽默,是壹種語言的藝術,乍聽上去似乎平淡無奇,但在有點英國文化背景的人聽起來卻忍俊不禁,回味無窮。
英國人是語言高手,反應之迅速、言辭之俏皮令大部分民族自愧不如。壹個經典的例子是關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生的。這兩所大學壹向有點互相比拼,學生也就經常借機"攻擊"壹下對方,長自己誌氣。有壹次兩個學校的壹些學生壹起參加壹個活動,在洗手間,劍橋學生發現牛津學生小便後沒有洗手,於是按捺興奮,不動聲色地說:"難道牛津大學的教授沒有教您方便後要洗手嗎?"牛津學生本已處於絕對劣勢,但是他毫不慌亂,平靜地反擊道:"難道劍橋大學的教授沒有教您方便的時候不要弄臟自己的手嗎?"壹來壹往,還是打成平手。
英國人的幽默感最常用在自我解嘲上,他們習慣將壹件本來很壞的事情用反語說成好事,充分顯示他們的樂觀主義精神。英國人經常用的兩句話是"It could be worse"和"I've seen worse",輕描淡寫,何必和生活計較太多?今年夏天,筆者重訪英國,適逢英國有天氣記錄以來最熱的壹天,氣溫達到39℃。當我向英國朋友抱怨天氣太熱時,他卻說:"恭喜妳,以後妳可以和妳孫子說,爺爺見證了英國有史以來最熱的那壹天。"說完後又補充壹句,"這無論如何總比下雨好"。(英國人最喜歡拿下雨來開玩笑)
當然,真理往前壹小步就是謬誤。英國人的幽默,有時也顯得刻薄。例如,有壹次筆者和英國朋友在火車上,正好車廂裏有壹群美國遊客在大聲說話。車廂裏的英國人不免微微皺起眉頭。朋友聳聳肩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是美國人。"
特點四:自大
不可否認,英國人禮貌的表面下,有著壹顆自大的心。雖然他們自己不壹定承認自己的自大,但據筆者的觀察,英國人普遍有壹種深層次的優越感。不過,用英國人自己的話來說,也不能怪他們,他們是英國人。
英國曾經有過稱霸世界的輝煌歷史,這種君臨天下的感覺已經成為他們性格中不可磨滅的壹部分。50年代的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經這樣評價英國的尷尬局面:"英國失掉了壹個帝國,卻沒有找到壹個角色"。而這種政治和國際地位上的今不如昔,卻在英國人的言談舉止中找到平衡。比如,很多英國人喜歡和筆者談論香港,他們先問筆者是香港人還是中國人(他們似乎總是把香港和中國單列開來)。當筆者告訴他們自己來自中國大陸時,他們就會問香港現在的情形。言語間的那種關切口吻,總是會透露出壹些淡淡的遺憾和不甘。就好像"自己家"的壹間屋子現在別人住進去,問別人"那屋子還好吧?"的感覺。
英國人大多數對中國缺乏基本的了解,這也是為什麽他們總是把中國內地留學生當成日本人、韓國人、新加坡人、香港人。令筆者不滿的是,英國普通民眾對於發生在世界另壹半的事情完全是漠然的。電視新聞和報紙甚至連報道本地壹個老人的狗走失了,也不報道世界各國的大事;即使有報道,也都是和英國利益相關的美國、歐洲各國或是英國前殖民地。這也體現出英國人不屑去理會其它"低等"國家的自大心態。
更可氣的是,英語是國際語言,全世界的學生都在學習英語,這無疑更加增添英國人的優越感和惰性(其實英語的通行大部分是美國的功勞)。不少英國人甚至在心裏還是覺得世界都是大英帝國的領地。就這方面有壹個經典的例子。壹位英國貴婦在壹艘地中海上的西班牙豪華遊輪上抱怨為什麽身邊的人不講英語。有人向她指出,這是壹艘西班牙船,她是個外國人。貴婦頓時勃然大怒,厲聲說道:"告訴他們,我可不是什麽外國人,我是英國人!"
特點五:刻板
英國人尊重法制、遵守秩序、有條不紊,這本是壹件好事,不過如果走極端的話就難免顯得不夠靈活。英國人的象征動物是"約翰牛(John Bull)",因為約翰是最常見的英國人名,而牛的特征就是固執笨拙。英國人食古不化,保守刻板體現在許多方面。比如不久前英國的全民公決否決了政府加入歐元區的提議,就說明英國人的戀舊和不願變革。在歷史上,從國家體制到王室地位,英國的革新都是慢於其它歐洲國家的。而維系整個英國社會的,恰恰是深厚的傳統和刻板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