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莆田農村民風民俗作文500字

莆田農村民風民俗作文500字

家鄉的節日頗多,隔三岔五就有老家埭頭的鄉親過來相邀我回鄉壹道過節,其實,最令我心馳神往的還是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我國各族人民傳統節日,也是家鄉群眾文化活動中最精彩、最熱鬧的佳節。於是,元宵節前幾天,家鄉就沸騰了,處處洋溢著節日濃厚的氣氛。老人手持香袋起早摸黑走宮串廟祭拜神靈,求得壹家壹年平平安安,順順心心。婦女心靈手巧積極籌備與制作虔誠祭品,撫摸著壹件祭品,她們心中就許壹個美好的心願。男人更大顯身手忙碌不休,既籌備鬧春廟宇裝飾,又組織培訓十音八樂隊、車鼓隊裝櫚等歡慶節目。孩童則樂開了懷,瘋壹樣的跑來跑去,嘴裏食物塞得鼓鼓的,喜悅之情寫滿了幼稚天真的小臉蛋上。

家鄉的元宵節為何這般隆重?鄉親怎麽這般看重這節日?我不禁追溯起元宵節的來龍去脈。據說,漢高祖劉邦死後,大權落在呂後手裏,朝中因此形成了“擁劉護呂”兩派,明爭暗鬥,鬧個不休。呂後死後,周勃、陳平等朝中重臣謀劃要清除呂氏黨羽,擁戴劉恒為漢文帝。舉事那天正值正月十五晚上。漢文帝登基後,每年到了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微服出宮,與百姓***慶同樂。從此,每年正月十五這壹天,就成為百姓歡慶的元宵節。這個傳說盡管只是民間流傳的故事,但我認為,從鄉親這鬧元宵時間的相吻合上來講,家鄉的發展是與國家的繁榮昌盛息息相關的,國盛家亦興。

元宵前夕,各家各戶就忙開了,做好迎駕準備,掛燈籠,懸彩匾,大廳中接連排列三、四張八仙桌,供桌上擺滿香燭、香爐、竈公餅、五色果等各類供品,並插上五蕊紙花。“做頭”的還有“大豬”、“大羊”冷盤,五果六齋碗上蓋上剪紙花或用五色紅黃綠豆排列“歡慶元宵佳節”、“風調雨順”等節日字眼,流光溢彩,閃閃發光。小孩身如靈猴壹眨眼就爬至屋前圍墻上制高點,鬥誌昂揚地插上了三角旗,那豪邁的神氣不亞於當年的紅軍。

盼星星,盼月亮,終盼到了晨曦。正月十五日清晨,鬧元宵隊伍在沙堤宮集中,由鄉老、社首、福首組成執事,禮炮響三聲,嗚鑼開道,鬧元宵隊伍開始出發,剎那間,全場歡聲雷動,人頭攢動。只見扛棕橋作先鋒,“做頭”舉彩龍旗、大燈籠、六角燈、扛娘傘,合手捧“七星旗”,社公爐、小菩薩、八卦爐,依次排列,身穿道袍的道士、吹鼓手、車鼓隊、十音八樂跟隨其後,沿大道浩浩蕩蕩巡遊。這幾年,鄉親口袋鼓起來了,為了顯富,鬧元宵隊伍前頭還增添了壹道亮麗的景觀,二十名個充滿朝氣的小夥子各駕著壹部嶄新豪華的輕騎緩緩馳行,唱著春天的故事在前方開道,古今結合,妙趣橫生,回味無窮,觀者無不嘖嘖稱贊鄉親的“獨創”魅力。

“到了,到了。”不知哪個眼快的小孩壹聲歡叫,左鄰右舍的男女老少急急齊上陣。小孩在大人的指揮下,看準了時機燃起了第壹串鞭炮,點燃了第壹堆篝火,隨後,有條不紊,不間斷地燃鞭炮,添稻草,頓時,整個村莊像炸了鍋壹樣,劈劈啪啪,此起彼伏,蔚為壯觀。婦女則提前手擎三柱香在大道兩旁接駕,心懷虔誠,畢恭畢敬,壹旦接駕成功,小孩便手掩耳朵果斷燃起壹串最長威力最猛的“炮團”,權當壓軸炮,以期待得菩薩歡心,求得保佑。

隨著鬧元宵隊伍的漸漸遠去,被邀前來“看元宵”的親戚朋友蜇入屋裏,在喝茶、嗑瓜子、吃水果間隙中,大談特談剛才大飽眼福的快感,談笑風生,意猶未盡。

我深知,在家鄉的民俗中,“看元宵”其實也是“吃元宵”,鄉親很好客,再苦再累也要辦好元宵宴,買魚買肉,殺雞宰羊,不弄上十幾道菜上桌決不罷休,即使傾盡所有,也在所不辭,圖的是“臉面”。同時,鄉親還固有“客人越多,招牌越好”的待客觀念,於是,他們送走了菩薩,又馬不停蹄氣喘籲籲招來了壹茬又壹茬客人,氣喘籲籲,那可不是壹兩個“菩薩”,而是“大兵團”進村。有時估計不充分,客滿為患,缺桌少椅成了尷尬事。

夕陽西墜,夜幕降臨時,“砰,砰,砰”,隨著三聲震天的炮響,菩薩回宮了,客人到齊了,元宵宴宣告正式開始,剎那間在燈火通明的屋裏,勸酒的,幹杯的,催用餐的,聲音不絕於耳,久久蕩漾於鄉村的角角落落。

吃歸吃,看歸看。待酒足飯飽後,滿面紅光的客人在主人的指引下,又到屋外觀看燃放煙花。而今,鄉親錢攢多了,購買煙花的檔次隨之提升,樣品五花八門,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嗖,嗖”,無數煙花、禮炮騰空而起,綻放出壹道道絢麗的景觀,點綴著這美好的人間。

“明年的今天,我會再來看元宵。”聽了客人的告別語,鄉親心中是多麽的舒暢,多麽的愜意!

家鄉的元宵節確實與眾不同,不同凡響。

  • 上一篇:英文中秋節
  • 下一篇:藍色多瑙河HELP~~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