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出處
《板橋三娘子》,是唐傳奇之壹。作者薛漁思,生平不詳,本篇收集在作者《河東記》裏,《河東記》是壹部著名的小說專集,收錄文三十多則,從書中不少故事發生在唐文宗大和(827-835)年間,故知此書當寫成於大和之後。後收錄於《太平廣記》卷第二百八十六,幻術三。
《河東記》壹書內容雖然以譎異怪誕為特點,但與那些單純宣揚物妖神怪的誌怪小說不同,常常通過神異故事曲折地反映現實生活,體現了唐代有意為小說的特征。書中既大膽諷刺了皇帝和官僚們的昏聵無知以及政治的腐敗,也批判了圖財害命、自私殘忍等惡劣行徑,還塑造了壹些美好的婦女形象。
3、原文
唐汴州西有板橋店,店娃三娘子者,不知何從來。寡居,年三十余,無男女,亦無親屬。有舍數間,以鬻餐為業。然而家甚富貴,多有驢畜,往來公私車乘,有不逮者,輒賤其估以濟之。人皆謂之有道,故遠近行旅多歸之。
元和中,許州客趙季和將詣東都,過是宿焉。客有先至者六七人,皆據便榻,季和後至,最得深處壹榻。榻鄰比主人房壁,既而三娘子供給諸客甚厚,夜深致酒,與諸客會飲極歡。季和素不飲酒,亦與言笑。
至二更許,諸客醉倦,各就寢。三娘子歸室,閉關息燭。人皆熟睡,獨季和轉展不寐。隔壁聞三良子悉窣,若動物之聲。偶於隙中窺之,即見三娘子向覆器下,取燭挑明之,後於巾廂中,取壹副耒耜,並壹木牛,壹木偶人,各大六七寸,置於竈前,含水噀之。二物便行走,小人則牽牛駕耒耜,遂耕床前壹席地,來去數出。又於廂中,取出壹裹蕎麥子,受於小人種之。
須臾生,花發麥熟,令小人收割持踐,可得七八升。又安置小磨子,硙成面訖,卻收木人子於廂中,即取面作燒餅數枚。有頃雞鳴,諸客欲發。三娘子先起點燈,置新作燒餅於食床上,與客點心。季和心動遽辭,開門而去,即潛於戶外窺之。
乃見諸客圍床,食燒餅未盡,忽壹時踣地,作驢鳴,須臾皆變驢矣。三娘子盡驅入店後,而盡沒其貨財。季和亦不告於人,私有慕其術者。
後月余日,季和自東都回,將至板橋店,預作蕎麥燒餅,大小如前。既至,復寓宿焉。三娘子歡悅如初,其夕更無他客,主人供待愈厚。夜深,殷勤問所欲。
季和曰:“明晨發,請隨事點心。”
三娘子曰:“此事無疑,但請穩睡。”
半夜後,季和窺見之,壹依前所為。天明,三娘子具盤食,果實燒餅數枚於盤中訖。更取他物,季和乘間走下,以先有者易其壹枚,彼不知覺也。季和將發,就食,謂三娘子曰:“適會某自有燒餅,請撤去主人者,留待他賓。”即取己者食之。
方飲次,三娘子送茶出來。季和曰:“請主人嘗客壹片燒餅。”乃揀所易者與啖之。才入口,三娘子據地作驢聲,即立變為驢,甚壯健。季和即乘之發,兼盡收木人、木牛子等。然不得其術,試之不成。季和乘策所變驢,周遊他處,未嘗阻失,日行百裏。
後四年,乘入關,至華嶽廟東五六裏。路傍忽見壹老人,拍手大笑曰:“板橋三娘子,何得作此形骸?”因捉驢謂季和曰:“彼雖有過,然遭君亦甚矣。可憐許,請從此放之。”老人乃驢口鼻邊,以兩手擘開,三娘子自皮中跳出,宛復舊身。向老人拜訖,走去,更不知所之。
4、譯文
唐代,汴州西邊有個板橋旅店,店裏的女老板叫三娘子,不知道從何處而來。她三十多歲年紀,無女無兒,壹直是獨自壹人,連個親戚也沒有,卻有不少房屋。她以賣粥飯為業,然而家裏卻很富裕,有許多頭驢。往來路過的公私車輛,有不能當天趕到目的地,她總是降價接待他們,人們都說她經營有方,因此遠遠近近的旅客都到這裏食宿。
元和年間,有位從許州來的客人叫趙季和,想去往東都洛陽,路過此地便住下了。在他之前,還有六七個客人,把方便壹點的床位全占了。趙季和是後來的,只好睡最裏面的壹張鋪。這張鋪緊靠著墻,隔壁後便是女老板的房間。當天,三娘子對這些客人招待得十分周到,深夜還來向他們敬酒,說說笑笑,開懷暢飲。趙季和向來不喝酒,也不與他們談笑。
到了二更天,客人們都醉倒了,便各自睡下。三娘子回到自己房裏,關門吹了蠟燭。人們都進入了夢鄉,惟獨趙季和翻來復去睡不著。忽然,他聽見隔壁啪啦作響,像是搬動什麽東西的聲音,於是,他便透過縫隙窺視。只見那三娘子走到招魂用具前,把蠟燭挑亮了,然後從箱子裏拿出壹副犁杖,還有壹個木頭牛,壹個木頭人,都只有六七寸大小。三娘子把它們放在竈坑前,噴上水,木頭人和木頭牛便行走起來。小人牽著牛拉著犁杖,隨即開始耕床前的地,來來回回地忙碌著。三娘子又從箱子裏拿出壹袋蕎麥種子,讓小人種上了。
壹會兒,那蕎麥便發芽了,接著就開花就成熟了。三娘子讓小人收割去殼,得到了七八升蕎麥。又安上個小石磨,把蕎麥磨成面粉才算完事。然後,三娘子把木頭人木鬥牛收回箱子裏,當即用那面粉捍皮做了壹些燒餅。過了不久,雞鳴時分,旅客們要動身了。三娘子先起來點上燈,把新做的燒餅放到盤子上端給他們。趙季和心中疑惑恐懼沒有吃,開門而去,蹲在窗外偷偷地觀察動靜。
只見那幾位客人圍在桌前,燒餅還沒有吃光,忽然同時跌倒在地上,像驢那樣叫起來,不壹會兒全都變成了驢。三娘子把他們全部趕到店後,而把所有的財物據為己有。趙季和沒把這件事告訴別人,暗自卻欽佩她這套幻術。壹個多月之後,趙季和從洛陽返回,快到板橋店的時候,他事先準備好壹些蕎麥燒餅,大小同三娘子做的壹樣。來到店中,三娘子見他還要住宿,像當初壹樣高興。這天夜裏沒有別的客人,三娘子待他更加熱情。半夜,三娘子向他獻殷勤問道:妳還有什麽要求嗎?
趙季和回答:我明天早晨出發,請隨便準備些點心。三娘子說:這事妳不用考慮,請安心睡吧。半夜過後,趙季和又透過縫隙向三娘子房間窺視,壹切又同上次壹樣。天亮了,三娘子端來點心盤子,上面擺著幾張燒餅。趁她回去拿別的東西時,趙季和趕緊拿出自己準備好的燒餅,從盤子裏偷換下來壹個,三娘子沒有發覺。趙季和快要走的時候,剛要吃燒餅時對三娘子說:剛巧我自己的燒餅還沒有吃完,請把妳端來的這些撤下去,留著招待別的客人吧。
說罷,他便掏出自己帶的燒餅吃起來。剛吃了第二個,三娘子送茶出來,趙季和說:請妳嘗嘗我帶的燒餅吧。說完就把剛剛偷換下來的那張燒餅遞給三娘子吃。三娘子剛咬了壹口,便趴在地上發出驢的叫聲,隨即變成了壹頭驢,很健壯。趙季和騎上她就出發了,並將木頭人木頭牛等也帶了去。然而,他怎麽也弄不明白那幻術的要領,試了幾次都失敗了。他趕著這頭由人變成的驢,周遊四方,日行百裏,從來沒有迷路受阻。
四年之後,他騎驢進關,到華山嶽廟東邊五六裏處,路旁有壹個老人,忽然拍手大笑道:板橋三娘子,妳怎麽變成了這副模樣?說完,他捉住驢對趙季和說;她雖有罪過,但被妳這麽壹折騰,也夠可憐的了,請在這裏放了她吧。老人說完,把驢的鼻子用兩手壹掰,三娘子從皮肉中跳了出來,當即恢復原形。三娘子向老人跪謝完畢,轉身而去,誰也不知道她到了什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