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的傳統印象體現在價值取向,是詠蟬詩內容由蟬聲到蟬品質的變化,其表現的是蟬意象從情感方面轉換為道德方面,最後到超脫方面的價值觀念。
夏蟲不可語冰
烈日當空,驕陽似火。不知不覺間,時針已經調轉到火辣的夏日。八月的氣候無論身處南方還是北方,都已經在烈日的折磨下汗流浹背,只想躲在空調房間內不挪窩。
但就在這種天氣下,依然有壹種小小的昆蟲,它躲在樹蔭下,壹聲聲“知了,知了”急促又尖銳,仿佛能夠深入到人的心裏,替我們和這鬼天氣道壹聲“夏天來了,我知道了,別再熱了!”。這只不起眼卻又奮力鼓噪的小蟲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蟬。
蟬這種生物生活在地球的溫帶至熱帶地區,主要生存於沙漠、草原和森林中,目前經學者記錄的蟬有兩千余種。它的幼蟲生活在土壤中,靠口器吸取植物根部的汁液存活,在土中蟄伏的時間從三年到十余年不等(北美洲的十七年蟬在土下足足要待十七年的時間)。
每年的6月末,幼蟲開始羽化為成蟲,蟬的成蟲在將要破土羽化時,會在晚間鉆出地面,爬到樹上進行蛻皮。蟬在蛻皮後最長壽命約60~70天,《莊子·秋水》中有“夏蟲不可語冰”,是壹種生而蟄伏、存活須臾的昆蟲。
雄蟬在羽化後會鳴叫,它的發音器在腹肌部,鼓膜受到振動而發出聲音,由於鳴肌每秒能伸縮約1萬次,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能起***鳴的作用,所以其鳴聲特別響亮,並且能輪流利用各種不同的聲調激昂高歌。
若是在夏日去山谷中、森林裏遊玩,蟬鳴的喧嘩聲可以說是旅行中最常伴的音符。“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的這句詩形象展現出了夏日裏蟬喧鳥鳴的玄妙景象。
考古發現中的蟬
也正因為蟬在我們生活中的常見與親切,在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中多以蟬紋進行裝飾。早在距今約四千余年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湖北石家河文化就出土有色呈黃綠的玉蟬,做工十分細致,在蟬身具體刻畫出了眼目,頸上飾有卷雲紋,頸下刻畫出背脊和蟬的翼翅紋。
商周以來,玉蟬形象和青銅器上的蟬紋大量出現,成為商周青銅器的典型紋樣之壹,這壹時期的玉蟬多為佩玉,刀法簡單,形態古樸粗放,與石家河出土的扁平狀玉蟬不同,河南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玉蟬整體采用圓雕工藝,用凸刻技法使蟬目外凸,或平行或曲折的陰刻線條表示背脊與翅尾。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鐵器的日漸普及使得玉器加工技藝大大提高,粗、細線條分明,二者結合構成了極其精美的圖案,但玉蟬出土的數量並不多見,且多為半圓雕制品,雙眼浮雕凸刻,背面中部弧凸,造型極其生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