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西安的風俗是什麽?

西安的風俗是什麽?

西安的風俗:

1、春節風俗

西安地區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也稱“過年”,是每年農歷的正月初壹。人們過春節從進入臘月就開始活動,壹直持續到正月十五才結束,前後長達40多天,足見人們對春節的重視。

西安地區有臘月初五“吃五豆”的習俗,以五種豆類熬粥,晨時喝五豆粥,也吃油餅、酒菜等。民間還有“吃了五豆就糊塗”的說法,其意是盡管平日省吃儉用,進入臘月要過年了,人們會犯糊塗大把花錢。

2、元宵風俗

正月十五是過年最熱鬧最歡樂的時刻,家家戶戶掛燈籠,小孩打著龍、虎、兔、獅各種形樣的燈籠四處歡跑。

這燈籠有舅舅給外甥送的、幹爸媽給幹兒女送的,也有集市上買的,或自家制作的,有些地方還搞“賽燈會”,故而這天也叫“鬧花燈”。如果是新媳婦過門的第壹年,娘家要給女兒送花燈,俗稱“追燈”。

3、二月二風俗

二月二西安地區民間最普通的習俗是吃炒苞谷豆、炒黃豆、炒面蛋蛋。此俗據說是起源於唐代,尤其受到孩子們的喜愛。由於龍王能行雲施雨,為了風調雨順,凡是村上有龍王廟的,或集體、或個人多要在二月二這天去龍王廟燒香、叩拜,請求龍王的護佑。

4、清明節風俗

清明節故又稱作“冷節”、“禁煙節”、“寒食節”,還有人稱之為“鬼節”、“冥節”,因為此日要祭悼亡人。自古以來,西安就有清明掃墓、祭祖、郊遊、戴柳、吃冷食的習俗。?

5、端陽節風俗

端陽節時西安農村普遍有外婆給外孫送“裹肚”的習俗。裹肚多用紅布縫制,繡有花草魚蟲等多種圖案,大小剛好護住小孩子的肚子。上有布帶掛在孩子的脖項上,左右有帶可系在腰後,以防夜間肚子受涼。

  • 上一篇:藏區旅遊地標藏式建築特色
  • 下一篇:試論社會轉型時期的新聞傳播倫理道德建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