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西河大鼓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

西河大鼓經歷了哪些發展歷程?

西河大鼓由木板大鼓發展而來。在河北省,演唱西河大鼓較早且最有聲望者首推馬三峰。他是安新縣段村人,被曲壇稱西河大鼓的創始人之壹。其弟子朱大觀(雄縣人)、王振元(藝名“毛奔”,新城縣人)、王再望(藝名“轉眼王”,雄縣人)均是西河調的名家。其中尤以朱大觀最負盛譽,他在藝術上有很多創造,並帶了不少門徒,形成了河北省中部農村壹支龐大的西河體系。

據藝人傳說,早年在河北省中部就流傳著演員以小三弦自彈自唱的“弦子書”和演員只敲擊鼓板演唱的“單鼓板”,至乾隆中期保定藝人劉傳經、趙傳璧、王路等,將弦子書與單鼓板結合壹起,搭伴演出,形成以演員敲擊鼓板,由另壹人彈小三弦伴奏的演出形式,形成早期的木板大鼓,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壹種“說書”形式。很快在冀中地區得到普及。

至辛亥革命前後,由木板大鼓向西河大鼓的轉變已然成熟,在農村以“趕廟會”的方式說唱中篇書為主,在河北省農村普遍流行,有部分藝人便進入城市謀生。與其發源地最近的城市便是天津,最早到天津的演員有張雙來、焦永泉、焦永順、張士德、張士泉、白文生、白文明等,當時尚無西河大鼓之名,仍沿用在農村的叫法稱為“犁鏵片”或“梅花調”,也有的就叫“說書”。1924年易縣的王鳳詠在天津“四海升平”與劉寶全等名家合作,在寫海報時,因天津已有金萬昌演唱的梅花大鼓(也稱“梅花調”),為區別起見定名為“西河大鼓”。因為這個曲種來自大清河、子牙河流域,天津人習慣稱此兩河為西河和下西河,故而得名。雖然這是在壹種偶然的情況下定名,但由於它符合曲種的實際情況,而得到同行的認可,壹直沿用至今。

西河大鼓進入天津後,最初在西城根兒壹帶“撂地說書”,後來移進草創時期的說書棚,多年來以書館、茶社為主要演出場地,逐步發展成為說唱長篇書的形式,使許多演員在“書路”上不斷提高,其唱腔反而放在次要地位,這樣的結果,使壹部分人棄唱改說,成為評書演員,如鹹士章、張起榮、張樹興、趙田亮等。這些人改說評書以後,仍以原來鼓書的“書路”進行表演,壹般來說缺乏評書那種細膩的描繪、知識穿插和對書情書理的評論,但卻能以情節緊湊為長,也能受到許多觀眾的歡迎,與評書形成平分秋色之勢。

另壹部分人則以演唱短段為主,參加各種綜合曲藝場演出,他們在原有的小段的基礎上,又向當時流行的京韻大鼓等鼓曲學習,運用西河大鼓曲調,演唱固定的腳本,在唱腔上加以豐富,提高了演唱技藝,演出於綜合曲藝場。如往返京津的焦秀蘭、焦秀雲,從北京定居天津的馬增芬、馬增芳及王艷芬等,都在發展西河大鼓的短段上取得壹定的成就。至20世紀30年代,在天津又出現了以趙玉峰為代表的“趙派”;郝英吉及其子女(郝慶軒、郝艷霞等)所形成的“郝派”;建國前後又有以馬連登、馬增芬父女為代表的“馬派”,使西河大鼓流派紛呈,展現出多彩多姿的藝術風格。

建國後大多數西河大鼓演員仍在茶社書館以說長篇書為主,只是偶爾在參加各種會演時演唱短段曲目,如郝艷霞、田蔭亭、艷桂榮、王田霞等。“文革”以後,天津曲藝團又有青年演員郝秀潔(郝艷霞之女)、楊雅琴等。楊雅琴專攻短段,郝秀潔則是長書短段兼演,都成為天津觀眾熟悉的演員。

  • 上一篇:蛋糕品牌都有哪些?哪個口味最佳?
  • 下一篇:誠信教育演講稿五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