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客家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分支。客家先民,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黃河江淮流域的漢人。從唐宋時期開始,由於天災和戰亂等原因,他們大量輾轉南遷。他們先在閩粵贛交界的廣袤山區中紮根,以後又向南方各省及海外播衍。現在已有千萬客家人分布在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人們常說:“有太陽的地方就有華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已成為當今世界上分布最廣、影響最為深遠的民系之壹。
民族和民系。民族是泛指歷史上形成的、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的各種人們***同體,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現代民族等。同時還有其他廣泛的用法,如中華民族、阿拉伯民族等。民系這壹概念,是客家學研究專家羅香林先生在30年代為研究客家而自創的壹個新術語。它的內涵是同壹民族內部的各個獨立的支系或單元。今天,漢民族內部各民系的概念幾乎已成為學術界約定俗成的壹個專業術語。
今天,國內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江西、四川、湖南、廣西、臺灣等省區;國外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客家先民及其後裔對長江流域和閩、粵、贛三角地帶的開發,對華南地區經濟和文化的繁榮,對漢民族大家庭的發展、壯大和漢文化及中原文明的傳播、發揚,都產生過不可估量的影響。近代以來,客家先民對促進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也發揮了重大作用。在中國近代史上,客家優秀兒女英才輩出,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進行了英勇卓絕的鬥爭,寫下了可歌可泣的光輝歷史篇章。在當今世界發展浪潮中,客家人風采依然,卓有建樹,功勛可嘉。
客家民系並非自古就有的。從客家被稱之為“客”而又自稱為“客”的情況,可以看出客家民系是歷史移民的產物。遷徙—僑居—再遷徙—再僑居,客家先民歷盡艱辛。客家人以其獨特的生存方式與頑強的生命力,創造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廣大的社會區域,從而成為漢民族壹支人口眾多、分布廣闊、英才輩出的特殊民系。
那麽,什麽是客家人呢?可以這麽說,客家人是漢民族的壹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漢民系的獨特而穩定的群體;客家人的聚集地為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區(這裏有二十九個純客縣,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客家話是客家人的獨特語言;客家人有特殊的客家文化和習俗;客家人具有獨特的客家精神。概括地說,客家人是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漢民族的獨特穩定的壹個民系,他們具有***同的利益,具有獨特穩定的客家語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態(即客家精神)。凡符合上述穩定特征的人,可以稱為客家人。
(二)
客家人,這是壹個充滿顛沛流離、飽經風霜的苦難的代名詞,客家人遷徙過程充滿血淚和辛酸;客家人,這又是壹個富有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光輝的代名詞,客家人歷經磨難,創造了著名的客家精神和文化——其光榮和輝煌值得客家人引以為自豪。
當客家先民輾轉奔波,最後找到閩、粵、贛交界地區這片大本營時,被周邊的其他民系視為“客人”,即“外來人”。“時時為客,處處為客”的客家人,不單被稱為“客”,而且也自稱為“客”,表現出客家人的大度和豁達。正是有這種大度和豁達的精神素質,客家人才能做到“身入他鄉即故鄉”,才能把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的土著居民融合進來,最後“反客為主”,形成獨特而優秀的客家民系。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也就是中華民族形成、發展和壯大的過程。客家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優秀成員。學習和了解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有助於客家後代更加深刻地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足跡,有助於客家後代增強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客家稱謂的由來
什麽是客家民系
在過去千百年的漫長歷史歲月裏,客家先民 總是處於流動的狀態。遷移,再遷移,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特征,而且當其它民系基本上定居下來的時候,客家民系依然輾轉遷徙,為尋找理想家園而腳步不停。正是背負中原文明的大遷徙,形成了壹個獨特而優秀的民系。
那麽,什麽是客家民系呢?所謂客家民系,就是漢民族***同體內部的壹支,經過長期的遷移,最後到達並定居在閩、粵、贛交界地區,並形成有別於周邊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習俗和其他文化事象的群體。
客家民系形成的標準。其壹,客家方言。客家人之所以區別於非客家,其中壹個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語言。客家方言不僅是客家之成為客家的標誌,而且也是客家民系自我認同的內聚紐帶。具體來說,壹個客家人之所以把另外壹個客家人認同為自己的屬群,其最直接也最簡單的道理是因為雙方都講壹樣的客家話,而不是因為***同的地域、血緣之類的東西。其二,大本營地區的重要文化現象。所謂文化現象,是指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直接或間接體現在人們的日常行為之中的那種深層性的文化事物。如民俗、宗教、生活理念、價值取向、心理情感等等。當代的文化人類學研究成果表明,人類不同團體(群體、屬群等)之間的自我認同,除了種族、血統等這些先天性的因素之外,主要的就是文化現象。
客家人的大本營
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是客家人的大本營。大本營地區交通阻塞,滿 三角地帶 目丘陵、山脈,是東南丘陵的集中地。這裏武夷山脈和南嶺山脈相交接,形成中原大地與東南沿海相隔離的天然屏障。正是在這天然屏障的心臟裏,孕育出養育東南大地人民的贛江、汀江和梅江三條大江。在這三條江及其眾多支流的兩岸,小盆地星羅棋布。客家先民由北而南遷移,終於找到了較為理想的落腳地。這裏壹個個小盆地,經過客家人世世代代的辛勤開發、建設,形成了壹連串車水馬龍的集鎮和炊煙裊裊的村莊。
在客家人來到之前,贛閩粵三角地帶是人煙稀少、野畜出沒的原始森林。在這荒野的山嶺中,居住著百越、畬族、瑤族等當地土著。這些少數民族文化落後,處於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客家人的大量南遷,給這片荒僻而神奇的土地帶來了蓬勃的生機。客家人從中原地區帶來農作物的種子、先進的農耕技術和建築技術。他們伐木墾荒,築壩造田,把壹個個小盆地或低緩的坡地開墾成片片井田或層層梯田,並修渠築坡,引水灌田,使寂靜的群山阡陌縱橫,如詩如畫。昔日荒涼閉塞的山野,變得人聲喧鬧,雞犬相聞,生產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家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壹個個村寨有盤山小徑或通衢大道相通。壹些人口集中的較大村寨形成了集貿市場。就這樣,客家人把熱鬧帶進了千溝萬壑,把繁榮帶進了窮鄉僻壤,把文明帶進了荒巒山野。客家先民對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的開辟,表現了他們勤勞勇敢、刻苦耐勞的精神,表現了他們敢於戰天鬥地、敢於跟險惡環境作鬥爭的勇氣。正是靠這種精神,靠這種勇氣,才錘煉出壹個剛強弘毅的優秀民系。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鄉”。客家人沒有遺忘中原漢族文化。第壹,他們堅持講“阿娓話”(中原母語),並吸收、融會當地土語,形成了保存中原音韻的而又相對獨立、自成體系的客家方言。第二,他們繼承、發揚儒家以仁義治天下的仁愛精神,化解當地土著的戒心和敵意,教化、同化他們使當地土著融入客家民系之中。第三,他們積極傳播中原文化。他們積極辦學堂,發展教育,山溝溝裏走出壹批批土生土長的客家知識分子。
客家先民扶老攜幼,背負中原文明,披荊斬棘,篳路藍縷,戰激流天塹,渡黃河長江,越武夷南嶺,紮根贛南、閩西、粵東三角地帶,男耕女織,發展生產,安居樂業,播種文明,展現出壹幅生動而精彩的自給自足的耕讀文化圖。至此,壹個在語言、民情、風俗、文化等方面與中原漢族既有割舍不斷的淵源而又相對獨立的具有顯著特征的客家民系形成了。接著,客家又藩衍湘川雲貴,橫渡海峽,遍布五洲四海,發展成壹個世界上人口眾多、影響深遠的優秀民系。晚清著名詩人黃遵憲詩雲:“篳路桃弧輾轉遷,南來遠過壹千年,方言足證中原韻,禮俗猶留三代前。”詩中指的就是客家先民離開中原故土、歷盡艱辛和苦難,遷居閩粵贛,進而向南方各省和海外發展的史實。
客家稱謂的由來
客家民系在贛、閩、粵三角地帶的形成,使赤縣東南壹隅光華炫目,生機盎然。充滿神奇奧妙、多彩多姿的客家大本營驕傲地向世人宣告:這裏有壹群血脈裏奔流著炎黃熱血的人,在辛勤播種、耕耘著華夏文明,這壹群人的名字叫“客家人”。
那麽,客家的稱謂怎麽來的呢?著名語言學家王力先生在《漢語韻學》中認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來的人。”可見,客家是相對於“主”(土著)而言的壹種對稱,客家的“客”,即外來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鄉,並以之為家者,即謂客家。
“客家”壹詞在總體上反映了客家民系時時為客、處處為客的歷史際遇和“以客自謂”的大度和豁達。“人稟乾坤誌四方,任君隨處立常綱。年深異境猶吾境,身入他鄉即故鄉。”這是壹首在客家地區流傳很久的歌謠。這首歌謠反映了客家人遠離故土、遠走他鄉的歷史際遇,表現了客家人隨遇而安、心胸寬廣的精神面貌。“人稟乾坤誌四方”的大度,“身入他鄉即故鄉”的氣概,表現出客家人“客吾所客、以客自謂”的豪邁氣概。如果沒有這種豪邁氣概,客家人怎麽可能會因被稱或自稱為“客”而自豪呢?
客家人,這個響亮的名字,讓客家子孫後代為之驕傲和自豪。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讓人們清晰地看到中華民族的形成發展過程;客家人身上的客家精神文化,折射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明光彩。神奇多彩的客家精神文化,需要我們去繼承、發揚和光大
--------------------------------------------------------------------------------
(三)
中華文化光輝燦爛,源遠流長,猶如壹部規模宏大、氣魄非凡的交響樂,而客家文化是其中扣人心弦的華彩樂段。過去,客家傳統文化造就壹批又壹批客家優秀人才;今天,閃爍著人文理想光輝的客家文化,哺育新壹代客家兒女茁壯成長。
客家文化
客家傳統文化的根基 “客系何來?本黃裔漢胄(zh怽plainu),三代遺民,世居河洛,自晉初、戰亂兵兇,衣冠南下,經唐災、歷宋劫,籍寄遐荒,篳路藍縷創四業,溯淵源、千年稱客實非客;家鄉哪處?數遠祖先賢、中原舊族,轉徒粵閩,從宋末、居安業定,駐足梅州,復明播、繼清遷,群分邊郡,瓜瓞(di哱plain)綿延遍五州,同根柢(d媆plain),四海為家就是家。”(黃火興:《長聯壹副》摘自《客家文化研究》總第1期)
在歷史上空前的民族大遷徙中,無數次的磨難,淬煉出堅忍剛毅的客家人。中原文明的聖火,在顛沛流離的遷徙中四處點燃;在漂泊苦難中熊熊燃燒。也許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客家人背負中原文明輾轉南遷,使古老的文明得以維系與延續,華夏文明就可能中斷甚至覆滅。可見,客家人是華夏文明最古老的負載者,是古漢族的“活化石”。
那麽,什麽是傳統文化呢?傳統文化通常是指屬於過去的穩定存在的,流傳至今並現在仍起作用的文化要素。客家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是中原、河洛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其源遠流長,歷史上的遷徙和僻處山地的環境條件,使之形成了既是漢民族的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文化傳統。因此,客家文化是漢文化下屬的具有民系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壹種亞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根,也是客家文化的根。河洛文化產生於黃河、河洛地區的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和象征。河洛文化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最為成熟的壹支主脈,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中軸、搖籃和聖地。河洛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早在舊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河洛地區居住與從事生產活動,河洛文化即從此產生。到了新石器時代,河洛文化有了很大發展。河洛在全國率先進入文明時代,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中國文明的核心。中國文字首先產生於河洛地區。中國學術思想上的道、佛、儒、理四大流派,追其淵源,仍在河洛。中國四大發明中的造紙術、雕版印刷術,發端於洛陽。張衡在洛陽制作“渾天儀”和“地動儀”;三國的馬鈞在洛陽發明翻車。文史上裏程碑式的漢魏文章、西晉文學、唐代詩歌、史地巨著及名家書畫,歷代皆盛於洛陽。洛陽是千年古都,人文薈萃,物華天寶,地上地下都留存有無數的文物古跡,文化堆積層豐厚,在國內名列榜首。
大本營地區的贛江、汀江、梅江流域,是客家文化形成的最為重要的地域。客家學研究專家把近代客家傳統文化的形成和演化,概括為“三江文化”(即贛江文化、汀江文化和梅江文化),表明了客家傳統文化的形成與大本營地區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有密切的聯系。
“三江文化”及其代表人物。其壹,贛江文化:主要是宋代文化,以贛南客家人聚居地形成的文化特色,其代表人物有客家人歐陽修、王安石等。其二,汀江文化:隨著客家人南徙到福建汀州府,經歷了元明清的戰亂,形成了汀江文化的特色,其代表人物有李世熊、劉坊等。其三,梅江文化:明末清初,大批客家人南徙到嘉應州形成粵東客家大本營之壹,成為文化之鄉,孕育成梅江文化,它的代表人物有黃遵憲、丘逢甲等。
客家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猶如壹棵枝青葉茂的參天大樹。她挺拔的身姿,沐浴在南國溫暖的陽光裏;她發達的根系,深紮在中原、河洛的古老的土層中。這是壹棵屹立於東方聖土的參天大樹!這是壹棵綠映五洲四海的參天大樹!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文化作為壹種具有內在穩定性和外在規範性的生活方式,是人類因自然環境(即人地關系)和社會環境(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產物。任何壹個民系或民族的文化,它的生成和流變都離不開特定的地理環境、經濟基礎和社會結構。客家文化的生成和發展也是如此。下面就客家文化意識及其基本特征進行初步的概括和分析。
客家文化意識是客家人在漫長的遷徙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精神產物。
所謂文化意識,是在人類社會發展歷史進程中所形成的壹種觀念形態,是人類在生活實踐中經驗與智慧的積澱,是人類認識客觀世界和改造客觀世界的壹種精神力量。它對於人們的思想、行為、心理、語言、道德觀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起著主導、調節和規範的作用。客家文化意識既帶有濃厚的人文理想色彩,又富於求實的精神,其重名節、薄功利;重孝悌,薄強權;重文教,薄無知;重信義,薄小人等為人處世的道德價值觀念,是近代客家文化意識的基本內容。
客家文化意識的基本內容(即客家人價值觀念的具體表現)是:“四重”、“四薄”。第壹、“重名節、薄功利”。客家人視個人名節比錢財更為重要。對個人的不仁不義,對祖先、父母的不敬不孝,對夫妻之間的不忠不節,對國家民族的背叛,以及男盜女娼、懶惰、賭博等行為都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有辱祖先、有損人格和氣節的。客家人常言:“人帶面目樹帶皮”、“莫做虧心事,莫貪不義財”、“錢財如糞土、仁義值千金”。第二、“重孝悌,薄強權”。遷徙的苦難,出洋的冒險,使客家人強烈企盼和衷***濟、平等友愛,使客家人強烈憤恨為富不仁、待人不平等。這壹價值觀跟客家人的歷史處境和社會地位密切相關。第三、“重信義,薄小人”。客家人把信義視為社會交往中為人處事的基本品德,並把它作為判別朋友或“小人”的價值標準。流落他鄉謀生,為求生存立足,客家人首先是以信義取信於人。客家人把壹切損人利己、欺詐、蒙騙、陷害、背信棄義的行為看作是“小人”之舉。客家人常言:“無信非君子,無義不丈夫”、“親君子、遠小人”。第四、“重文教,薄農工”。客家人認為讀書才能識理、明誌,才能有出息。尤其是近代,客家人所在地區人口膨脹,山多田少,生產力落後,經濟不發達,人們為了擺脫貧困,大量往外地和海外謀生,文化知識成為他們謀生的主要手段。客家民間有句口頭禪:“有子不讀書,不如養大豬。”客家童謠中唱:“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蟾蜍羅,咯咯咯,唔讀書,冇老婆……”客家人“薄農工”的觀念在今天看來是不足取的。
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概括起來,有三個基本特征:壹、質樸無華的風格;二、務實避虛的精神;三、反本追遠的氣質。
第壹、質樸無華的風格
大本營地區簡單、小規模的農業耕作,使客家人的現實生活只能停留在比較簡單的、粗放的、低下的狀態。“山多田少,樹藝無方。土地所出,不給食用。走上川,越重洋,離了井,背父母,以蘄補救。未及成童,既為遊子,比比皆是”(民國《大埔縣誌》)。這是很多客家人所經歷的***同生活。尚“簡”崇“拙”,貶“奢”抑“侈”,長期以來不僅成為客家人固執的生活態度,而且發展成為他們持久、強勁的人生理念和審美時尚。如“歲時燕享不廢,亦鮮兢於汰奢。少長服飾尚新,未嘗流乎侈潛”、“質直好儉,不務浮靡”、“民性質直,氣習勁毅”;再如“冠婚喪祭尚儉,居服飲食器用不求華侈”、“民善治生有勤儉風,士知務學無浮靡習”;又如“齊民居不求華,服不求侈,飲食不求異,器用不求奇。”在客家地區,從日常的飲食起居,到年節歲時,大到民居建築,小到衣著物用,無不流露出這種崇拙尚簡的風骨。客家人尚簡崇拙的審美意識,在客家婦女身上得到了典型的體現。“日暮女郎來打水,長裙赤腳鬢堆鴉”、“早出勤勞暮始還,任它風日冒雲鬢。過客莫嫌容貌醜,須知妾不尚紅顏。”在客家地區流傳的詩句中體現出客家婦女這種審美觀念。
第二、務實避虛的精神
客家人很喜歡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壹份耕耘,壹份收獲。”他們認為,說空話無補於事,做實事必有收獲。“隨分耕鋤收地利,他時飽暖謝蒼天”、“百般武藝,不值鋤頭落地”,這是客家地區流傳的歌謠,反映了客家人求真務實的精神。“士恥虛務實,鮮以標榜為事”,即便是大本營地區的傳統士大夫和文人學士,也崇尚這種求真務實的為人處世態度。這種根植於農耕文明基礎上的務實精神,不僅體現在客家人的現實生活中,而且還牢固地植根於客家人的深層意識之內。
第三、反本追遠的氣質
客家人有強烈的祖先崇拜意識。這種由反本追祖而產生的濃厚的歷史意識,使客家地區的各種文化事象,無不帶有古風和古意。有人把神州赤縣各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作了比較,並生動地描述:比起吳越文化的新潮、中原文化的沈勇、荊湘文化的神秘來,客家文化執著的是壹種民族歷史的深沈和凝重。它沒有吳越的靈秀,沒有中原的雄渾,也沒有荊楚的浪漫,但卻熔鑄了民族文化的歷史縱深感,凝煉了民族歷史遺產的博大氣派和精深氣質。
浸染“鄉土情結”的客家文化
“鄉土情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特征之壹,更是客家傳統文化的壹個顯著特征。
中國自古以來是壹個典型的農業社會。在農業社會裏,人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同壹塊土地上。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對自己的鄉土有無限的眷戀之情。不少客家人,遠離鄉土數十載,盡管兒時生活是那麽貧困,但對故土的思念又是那麽甜蜜。鄉土情結,灌註在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滲透在客家文化之中。
遷徙,背井離鄉,翻山越嶺,漂洋過海,念念不忘的是故鄉的土地和親人。客家人壹次又壹次的輾轉遷徙是被迫的,被迫離開家鄉、失去家鄉故土的人,怎能不更懂得家鄉故土的可愛呢?怎能不更珍惜鄉土情誼呢?
反映鄉土情調的民間傳統文化藝術。在客家傳統文化中,反映鄉土情調的莫過於客家山歌。俗語雲,“客家山歌特出名”、“客家山歌松口(地名,諧“從口”)出。”這種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民歌使人頓生思鄉懷鄉之情,在中國民歌中獨樹壹幟。客家山歌是中華民族民間文學百花園中壹朵色彩艷麗的奇葩,也是東方詩歌大園裏出類拔萃的妙詩。客家山歌是客家地區民間文學的瑰寶。它直接從人民群眾中產生,盡情抒寫客家人的生產與生活、歡樂與憂愁,情深景真,質樸優美,為人民群眾所喜愛。千百年來,客家山歌廣泛而持久地在客家人聚居地流傳,魅力常在,青春永葆,表現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除了客家山歌外,還有廣東漢劇、采茶戲、花朝戲、提線木偶戲和山歌劇等地方戲劇。這些地方戲劇,除漢劇外,都用客家方言演唱,曲調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在客家傳統文化中,流傳最廣,淺顯易懂,客味特濃的是民間諺語。尤其是那些懷鄉思親的諺語,更讓人銘刻在心。如:“命長不怕家鄉遠”、“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只要人情好,食蕃薯湯也甘甜”……具有鄉土氣息的民間雕刻、繪畫、民間工藝品和風味小吃,都浸染著濃濃的鄉土情誼。
客家人!妳無論從中原遷徙到東南陰霾不開的蠻荒之地,還是從故土遷徙到異邦的荊天棘地,妳總是那麽昂揚奮發,那麽堅忍不拔,妳的心中寫著“成功”兩個大字,妳的心中找不到“失敗”兩字的影子。客家人,妳究竟為什麽這樣猶如鋼鐵般堅強?這是因為妳的心裏懷著壹塊采自中原地層深處的傳統文化的黑煤塊——燃燒著人文理想的沖天烈焰——照亮了所有客家兒女前行的路。這沖天烈焰散發出來的熱力,使神州大地溫暖如春,使五洲四海溫暖如春。是的,客家人是春天的使者,客家人無論走到什麽地方,都能開僻出嶄新的春天來。
客家文化是古老漢族文化老樹上綻出的新枝,在這郁郁蔥蔥的新枝上,已經掛滿了色彩斑斕的果實。
附錄:客家土樓民居——壹曲自然而舒展的交響曲
在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區,壹座座奇特的土樓星羅棋布,它是居住在那裏的客家人所創造的壹種用土夯築的巨型的民居建築,它無意炫耀自己的風采,但世界卻為之而驚嘆!壹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顧問贊嘆它是“世界上獨壹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近年來,前往考察客家土樓的國內外專家遊客絡繹不絕,他們稱贊客家土樓是“中國古建築的奇葩”、“東方文明的壹顆明珠”、“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同的文化財富”。日本壹位教授在閩西客家地區考察土樓民居,他飽覽壹座座結構厚實的、高峻雄偉的圓形和四方形土樓居,贊嘆:“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壹曲自然而舒展的交響曲”。
客家土樓建築形式內涵——揭示客家精神與客家人獨特的心理特征。她是“中國南方山中的傳奇”,她是中國民俗文化的珍貴的“活化石”,她是世界民居建築中絕無僅有的瑰寶。
(四)
“客家腹地”人文秀,崇文尚學蔚成風。以“世界客都”梅州為中心的十幾個縣是“客家腹地”即客家中心地區,這裏的教育特別發達,素有“文化之鄉”、“足球之鄉”、“華僑之鄉”的美譽。梅州史稱“文化之鄉”,體現客家人以人為本、以文為骨、倚重知識、崇尚教育的精神。古人雲:“梅人無殖產,恃以為生者,讀書壹事耳,所至以書相隨”。清代知州王之正曾說:“士喜讀書,多舌耕,雖窮困不肯輟業。”在梅州,私塾、社學、書院遍地都是,昔日先輩科舉考試入選而金榜題名者眾多,可謂“光宗耀族”。近代梅州教育引人關註,1925年,周恩來第二次東征到梅州時曾說:“梅縣教育之發達,恐匪特為粵省各處縣城,如縣立師範、東山中學、縣立中學、學藝中學。辦理頗有精神,其余各校成績亦佳,教育尤為普及,即至貧之家,亦令其子弟入學。”今日梅州,高揚客家優秀傳統文化的旗幟,正與教育現代化接軌,努力再創嶄新的“文化之鄉”。
法國天主教神父賴裏查斯,曾在梅縣傳教二十余年。1901年著有《客法詞典》,在自序中說:“在嘉應州(今梅州),這個不到三四十萬人的地方,我們可以看到隨處都是學校,壹個不到三萬人的城中,便有十余間中學和數十間小學,學生的人數,幾乎超過城內居民的壹半。在鄉下每壹個村落,盡管那裏只有三五百人,至多亦不過三五千人,便有壹個以上的學校。因為客家人的每壹個村落都有祠堂,那就是他們祭祀祖先的所在,而那個祠堂也就是學校。全境有六七百個村落,都有祠堂,也就有六七百個學校,這真是壹樁駭人聽聞的事實,按人口比例來說,不但全國沒有壹個地方可以和它相比較,就是較之歐美各國也毫無遜色。為什麽梅縣的教育會這樣的發達呢?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由於它的環境所促進,因為這地方,山多田少,糧食不夠,男子必須出外謀生,而學習謀生技能,自必先知書識字;況其祖先原由北方遷來者,皆為門戶清高的人物,都存有讀書為貴的觀念,因此,他們便極力想法設立學堂。他們的祠堂都有許多公產,並將公產所收入用來辦學,學生大抵免費,所以雖屬乞兒子弟,亦有讀書求學的地方,而不致成為文盲,此即所謂教育機會均等者是也。”四十年代末,梅縣就有三十四所中學,普及中學教育為全國之冠。
客家先民來自人文薈萃的中原、河洛,紮根贛閩粵山區後,他們秉承中原遺風,以耕讀傳家。崇尚文化,重視教育,以興學為樂,以讀書為本,以文章為貴,以知識為榮,在客家社會裏蔚然成風。
走進客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