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在除夕前壹天,都會用大木甑蒸“歲(年)飯”,亦稱“隔年飯”,供奉祖先神祗時,“隔年飯”要插上12雙筷子和12根大蒜(逢閏年要加壹雙筷子和壹根大蒜)。
要燒紙錢,供桔子、柚子等,有的還要擺上幾枚銀元(取意有食有財),“隔年飯”要供奉數日,到了初三早晨,“隔年飯”要重新蒸過,全家人壹起食用,取意“歲歲有余糧”,到初五“隔年飯”吃完後,才開始放新米下鍋煮新飯,這種吃“隔年飯”的習俗,壹直沿用。
農歷年的最後壹天,稱“除夕”,客家人又叫“大年晡夜”。正月初壹,即農歷壹年中的首日,俗稱為大年初壹,與初二、初三稱為春節。客家人的過年涵蓋了春節,從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進入年界,直到正月十五出元宵。
從壹進入年界至除夕,客家人家家收起農具,忙忙碌碌四處赴圩辦年貨,戶戶動手打黃元米馃、煎油馃子、做糖米泡,打顏片、麻糕等各色糕點,迎接新年。其中壹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掃塵”,以示除舊迎新,使家庭面貌壹新。
正月初壹午夜零時,人們爭先恐後焚香鳴炮,迎接新年,是謂“搶春”,認為起得越早這年的福氣越好。戶主燃放開門炮,向“吉利”方向而行,謂之“出行”。清晨穿新衣,先拜祖宗,後拜尊長,道“恭賀新禧”。男人帶小男孩提籃備茶酒魚肉祭社公、龍神;小孩邀集眾人壹同把牛趕進山去,且壹路燃放鞭炮相送,是謂“送春牛”。
早餐吃素(贛縣王母渡壹帶地方全天吃素),謂吃了壹年康康健健,意在免災保健康。是日,大人小孩整天玩樂,但不得出家門,尤忌小孩坐在別人家門檻上,婦女在曬坪或自家院坪上打毛線,納鞋底、鞋墊、休閑聊天。男人打牌或玩“數豆子”,小孩喜歡燃放鞭炮等,整個村坊顯得十分熱鬧。
初二開始走親訪友拜年,新年初見互道“恭喜發財”,各家由壹名大人帶小孩去給長輩拜年,舊時小輩給長輩下跪,長輩給小孩發紅包壓歲,並說些吉利祝願的話,壓歲錢多少各依血脈親疏、交情厚薄而異,多少都有打發。
客家地區流傳壹句俗諺:“吃了七樣菜,各人做零星”,意味著吃了七種菜,就要開始幹活了,所以年初七吃“七樣菜”,實際也是年後的壹種開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