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的不斷積累、技術的不斷創新、組織的不斷變革,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不竭之源,誰做到了“永遠領先半步”,使企業在知識含量、技術含量方面有足夠的儲備並不斷超前,誰就擁有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的把握。企業任何實踐都需要相應文化的指導與支持,所以企業的最終發展必然回歸於文化的發展。
(壹) 中國傳統文化 有人說, 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視為 “智性文化” , 那麽中國文化則可以稱之為 “德性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從先輩傳承下來的豐厚的歷史遺產。它不僅記錄了中華民族和中國文化發生、演化的歷史,而且作為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行為準則、 風俗習慣,滲透在每個中國人的血脈中,制約著今日之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指以企業為主體的、廣義的、深層的文化,是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所形成的獨特的企業價值觀念、道德規範、行為準則、傳統作風、群體意識及整個企業人員的素質,是壹種重要的經營資源,是企業的無形資本和靈魂,具有很大的滲透力和凝聚力,是維護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運作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同的文化觀念,是企業員工在認識上和行為上的***同理解,它貫穿於企業的全部活動之中,並決定著企業全體成員的精神面貌和整個企業的素質、行為和競爭能力。企業文化包括企業素質、企業形象、企業精神、企業風格和企業作用等。從層次上劃分,其表層是物質文化,如企業發展速度、產品和服務質量、標語圖徽、員工著裝等;中間層次是制度行為文化,它主要表現為公司章程和員工行為規範等各項規章制度;最裏層的是精神文化,即企業價值觀、企業理念等,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二) 中國傳統文化與企業文化 中國企業文化建設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企業文化的中國化和本土化。要想發展、繁榮中國的企業文化,壹方面要吸收國內外企業文化的優秀部分;另壹方面要把我們好的傳統繼承下來,在融合的過程中創新,實現兩種文化的對接和超越”。 傳統是壹種歷史的長期積澱,傳統文化是壹種相對永恒的東西。從經濟的角度說,每壹個時代都必然要遇到前人留給他們的生產力、資金和環境。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積澱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從總體上看是以自然經濟為基礎、家族為本位、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這壹基本精神而展開的。其中充滿了矛盾,也具有鮮明的兩重性。
二、 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積澱了豐富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從總體上看是以自然經濟為基礎、家族為本位、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這壹基本精神而展開的。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誠信忠厚、勤勞敬業、成人達己的處世哲學,家族、重集體、重社會、重國家的倫理觀念,順應自然、少思寡欲、修身立德、厚德載物的人本思想以及強烈的愛國主義民族意識、公而忘私的主人翁意識和團體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傳統美德,對企業文化建設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但是,傳統文化中的壹些消極因素,如重人情、講面子、裙帶關系、嫉賢妒能、消極避世以及“自私、貪婪”的人性惡習與傳統信仰衰落等消極文化因素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消極影響也很大。所對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充滿了矛盾,具有鮮明的兩重性。
(壹) 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的積極影響
1、“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為考慮壹切的根本,企業的管理者要在企業中建立壹種“以人為中心”的文化氛圍,其含義包含三點:第壹,“企業即人”。企業是由人組成的集合體,因此應以人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時刻把調動人的積極性放在主導地位。第二,“企業為人”。辦企業是為了滿足人、滿足社會的需要,並提高員工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業為人”與“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對立統壹的關系,當兩者發生沖突時應舍棄後者而取前者。第三,“企業靠人”。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是全體員工,必須依靠全體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實行全員參與,以調動每位員工的積極性,促進最終目標的實現。
2、“剛健進取”的民族精神。早在古老的《周易》中,就對剛健有為、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作出了經典性的表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成為中華文化精神的重要內涵,成為中國民族精神的象征,鼓勵企業的全體員工愈在挫折厄運面前,愈要有抗爭的勇氣和力量,愈要有堅韌的探索和持久的忍耐。
3、“和諧合作”的思想方法。註重和諧與合作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個基本精神,孟子在國家事務管理方面提出上下和諧的思想,闡述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命題。對於現代企業而言,建立壹種“和合”的文化氛圍,對它的各項發展都有重大的意義。鄧榮霖等(2006)在研究中國情境下不同的文化類型、組織結構對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的不同影響時,設想中國企業的員工會更加適應那些強調和諧人際關系和集體目標的組織文化,從而將具有這兩方面特征的組織文化作為研究的重點。
4、“崇德重義”的企業倫理。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高度推崇道德和道義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易》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這個意思。體現在企業倫理上就是“價實”、“貨真”、“量足”、“守義”,這既是企業的倫理道德觀念,也是企業的行為準則。
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的消極影響 常建坤(2006)在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對企業家創新精神的影響時發現,中國文化對 企業家創新精神所起的正面影響要小於西方文化。
1、求穩怕亂,反對壹切變革創新。“先王之道”不能違,“祖宗之法”不可變,是我們民族傳統文化的壹個重要信條。在我們今天的企業裏,低頭幹活少說話,本本份份隨大流,仍然能得到好評,過上安穩日子,還往往能被選為“先進”,推為“優秀”。而不安於現狀,總想越出些“規矩”、弄出些“新意”的人卻不被看好。在民族文化心理中,“離經叛道”最為世情所不容,也往往最傷當權者、管理者的感情和神經。由此形成了停滯的、僵化的和消極的企業文化,成為創新的重要阻力。
2、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念,以“安貧樂道”為尚。我國傳統文化有“崇德重義”的道德規範,但它把義和利絕對對立起來,反對人們要求改變自身生存條件的願望和為此所進行的鬥爭。既然功利和人欲被看作是惡的、應該拋棄的東西,力量的培養、知識的研求,也就必然被忽視。從社會效果來看,這種文化效果流行的結果,造成知識分子空談心性、輕視實踐的性格,偏重向內心尋覓“天理”、“良知”,而鄙視向外界探索客觀世界,以致阻塞了探索知識、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銳氣。
3、強調群體意識,忽視對人的個性的認可與培養,不利於企業員工個體意識的發揮。這種思想意識的長期影響,使人們難以堅持個人的看法,企業家不敢大膽實施自己的改革方案,不願顯示個人的力量,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企業文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1、培養企業員工的主體意識。企業創新文化建設提倡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因此要培養其主體意識,可以概括為以下兩方面:參與意識。員工應關心企業發展,參與企業管理,企業對於員工的建議應及時、正確地接納和反饋,避免不同部門之間互相推諉,這樣員工才會對企業產生歸屬感,並勇於承擔責任;獨立意識。員工能夠自由迅速地就某些職責範圍內的事情做出決定,並對所做的決定負責,將企業的長遠利益與個人價值實現相結合,企業充分尊重每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意願,在企業長遠發展的前提下,盡可能為每個員工提供發展自我的空間。
2、企業創新環境的建設。企業創新環境的建設包含硬環境建設與軟環境建設兩個方面: 硬環境建設主要是指建設創新工作賴以進行的各種物質環境條件。如創新所需的工具、設備、儀器,創新試驗的條件,創新資料,信息溝通和管理方式與手段,工作場所及生活環境等;軟環境即企業內的創新氛圍,主要指壹種對創新的無形推動與激發力量,大多數人願意在有情趣、有事業目標和創新氣氛的環境中工作,而不僅僅滿足於完成例行工作。
3、創新價值觀的培育和提煉。企業的群體創新應當包括集中群體創新和分散群體創新。群體創新文化無疑十分需要集體主義精神,因此,企業發揚我國傳統文化重視集體的思想,營造群體創新文化,使企業員工以企業利益和發展為己任,團結協作,努力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