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雕塑藝術
西方古代時期的雕塑在很長的壹段時間裏主要是為圖騰、魔法和宗教服務。
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華坎河谷是偉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誕生地。而後在墨西哥灣地區出現了當時最先進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奧爾麥克文化。
它被喻為墨西哥文明的前身。公元前300年左右瑪雅文化開始出現並發展,它繼承了中美洲文化傳統,發展了大型雕塑,如神廟等。14世紀上半葉,墨西哥土著阿茲臺克人統治了墨西哥河谷,建立了君主專制王國,形成了阿茲臺克文化。16世紀時,西班牙人征服了阿茲臺克王朝,接著向南方掠奪並統治了印加文化的發源地——秘魯。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美術形式之壹。黑非洲的浮雕和圓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材、金屬和陶瓷。它大致分為兩類:壹類是民間美術,為宗教、魔法服務,也有表現自身生活的作品;另壹類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宮廷美術。這兩類雕塑都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裝飾性,富有表現力,視覺沖擊力強。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獨特魅力。古埃及文化是非洲文化長河中壹顆燦爛的星星。古埃及雕刻是雕塑與建築完美結合的藝術典範,具有歷史性紀念碑似的宏偉、博大和非常高的藝術成就。如某些浮雕為了保持建築的平面性,壓縮體積與繪畫形式中的線的組合,達到了壹種新奇的藝術效果。
大洋洲和非洲有些文化是相似的。例如大洋洲的美術、雕刻也是為宗教和社會需要服務的。大洋洲雕塑中最著名的是復活節島上的巨大石像。
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獨有的藝術後來大多數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殘留了壹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學上的退化。
歐洲古典時期的藝術是壹種在赤貧後產生的新的美術形式,這種美術形式給後來整個西方美術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希臘雕塑家努力地使他們的作品顯示出活力,他歐洲古典時期的藝術是壹種在赤貧後產生的新的美術形式,這種美術形式給後來整個西方美術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希臘雕塑家努力地使他們的作品顯示出活力,他們努力並迅速地學習掌握了人體解剖結構,並逐漸取代了早期的“幾何”風格,形成了最重要的人體法則,即把人的重心放在壹條腿上,另壹條腿則保持松弛。從而利用這壹動態的視覺錯覺,在無知覺的石頭上表現出形體外部的松緊和內部的運動。它標誌了雕塑古典時期的真正來臨。同時,在古典時期浮雕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此外,古羅馬在藝術上深受希臘的影響,但仍保持其自身的特色。特別是在肖像雕塑上,他們更註重客觀對象,追求個性化,而非希臘的理想化。
2.宗教對雕塑發展的影響
西方把這壹時期稱為中世紀時期(也叫中間時期),它所包括的範圍是從古典時期結束起,直到文藝復興之前。這壹漫長的日子被基督教統治著,所以形成了基督教美術。這壹時期的雕塑,摒棄了關於自然比例的種種古典法則,而去尋求壹種更適合基督教題材的、形式多樣的、比例被拉長了的形象。這種用抽象法式來處理的雕塑,使作品每個部分都充滿了生機。這種形式的雕塑,反映了雕塑家力求把身體和靈魂結合在壹起的願望,而這種美術風格上的創新竟成為13世紀偉大的哥特式雕塑的先軀。
與此相同,東方也產生了壹種宗教——佛教。佛教誕生在印度,佛教的誕生也帶動了佛教藝術特別是佛教雕塑的發展。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這方面的成就是顯而易見的。印度人對視覺藝術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維的。在印度,雕塑、建築甚至繪畫均能以被觸覺感知的三維立體的觀念來表現。他們制作雕塑不是有意模仿對象,而是創造出經概括的形體,這些雕塑有壹種厚實的分量感,從而達到了壹種對質感、三維空間,以及紀念碑氣勢的表現。兩漢後佛教傳入中國,後又傳入日本等地。3.西方文藝復興
意大利的文藝復興是壹次著名的歷史運動,始於1401年,是文化藝術的壹次再生。整個西方文化的知識面貌產生了具大的變化。它不僅恢復了古典時期古典美術的形式和題材中的關於人文主義文化的含義,同時強調以科學的態度觀察客觀事物,這種藝術作品突出地表現了藝術家對透視學和解剖學的深刻認識。個性的解放和世俗文化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兩大特點。這壹時期產生了許多傑出的藝術家,其中多那太羅和米開朗基羅是雕塑的傑出代表。被稱為“文藝復興三傑”之壹的米開朗基羅的藝術成就不僅僅表現在雕塑上,還深入到美術的各個領域.
4.巴羅克和羅可可時期
十七八世紀,受羅馬的影響產生了巴羅克和羅可可風格的雕塑。巴羅克雕塑很少是單件作品或單獨存在,它的設計以四周的建築為背景,創造出光影、空氣、環境等與雕塑緊密相連的氛圍。才華橫溢的吉安·洛侖索·貝爾尼尼是雕塑家、建築師、畫家、舞臺設計師和作家。這位天才是巴羅克的傑出代表,他把高超的技術和藝術完美地結合在壹起。無論在選題方向,還是在制作方面都表現出驚人的藝術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18世紀壹些英法雕塑家以壹種忠於客觀對象的表現手法創造了新型的,通常是肖像的作品,這種風格被稱為羅可可。如讓·安托萬·烏東的《伏爾泰》。5.19世紀的雕塑藝術
19世紀,在歐洲的許多城市廣場和公***建築上安置了壹大批顯示出卓越技藝的紀念碑和紀念性雕塑。法國著名雕塑家讓·巴普希斯特·卡爾普以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創作了《舞蹈》。整個作品充滿了生氣,節奏流暢優美。弗朗索瓦·呂德的《凱旋門》浮雕充滿了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梅達爾村·羅索把印象派繪畫理論用於雕塑,從而把繪畫和雕塑融合在壹起。他的作品表現了在色光的照耀下雕塑最閃動最精彩的部分,而讓其它部分減弱,表現了豐富的光影和人物性格變化
談到19世紀的雕塑,不能不提到羅丹。羅丹的藝術天才和獨特個性,使他的作品從墨守成規中走了出來。作為壹位天才雕塑家,羅丹的秘訣在於善於用雕像的動態和姿勢表達內心的情感和內涵,並註入了令人無法忘懷的現實主義和人文主義思想。
6.20世紀的雕塑藝術
20世紀是壹個色彩繽紛的時代,各種思潮和流派不斷產生並流行,並波及整個世界,如立體派、表現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流行主義、抽象構成和照象寫實等等,不管這些流派的形式和主張有何不同,他們都是決裂於傳統藝術的新形式。
20世紀雕塑的兩大主流之壹是康丁斯坦·布朗庫西(1876~1957)。
布朗庫西對現代雕塑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他最重要的貢獻是創始了壹種具有普遍意義的象征物,這種象征物的雕塑形式簡潔、強調形體的基本屬性。由於現代生活的急劇變化和快節奏,以及雜亂無章的事物,人們要求在心理上接納壹種單純的、簡潔的藝術形式。另壹種是立體派的雕塑,創立人是畢加索,但代表人物是烏克蘭出生的亞歷山大·阿基本科,他的作品特點是把堅實的平面與挖空的開放的體積對比形成壹種獨特的節奏和動感,並用凹陷的結構取代原本堅實的甚至凸出的結構使空間流動起來,並探索了正負空間的轉換。立體派的代表還有蕾蒙、杜桑·維隆、昂利·洛郎斯、雅克·李普契茲。
在立體派雕塑家創作的同時,意大利雕塑家們也創造了壹種不同的風格——“未來派”,恩墻托·波菊尼宣稱:“絕對地和徹底地放棄有限的線條和封閉的雕塑。”“讓我們把人體打開,把環境關閉到人體裏面去。”
在這兩大主流之外較著名的流派還有構成派。構成派雕塑家瑙姆、加博、安·培布索奈(1886~1962)在創作中,用壹種新的方式把物體所占有的空間進行了新的塑造,他們提出用空間、時間來取代量感,也通過構成雕塑尋求壹種建築新型的表現形式,對建築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並采用和探討了新型材料,從而把雕塑要素與建築要素完美地結合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