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華民族從遠古到清晚期以前,創造和發展起來的古典文化。“壹定的文化是壹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和發展,也有它所依賴的經濟和政治土壤。?
在五千多年的漫長古代史中,中國社會主要的生產、交換方式始終是農業生產和自然經濟。這與中亞、西亞的遊牧民族,工商業發達的海洋民族都有明顯區別。這期間,宗法制在中國長盛不衰,成為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封建專制制度則延續了兩千多年,在世界歷史上絕無僅有。與這種經濟形態和政治制度相聯系的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價值觀的作用,強烈地左右著古代中國人的行為取向,而作為壹種歷史的積澱,它至今仍然影響和制約著當代的中國人。?
傳統文化貴中尚和,否定人與人之間相互競爭,把“中庸”視為實現人際關系和諧的途徑,主張人要安分守己,扮演不同角色就履行不同義務。例如,處理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關系時,就以“五倫”為標準,不能超越“規範”行事。?
在個人和集體之間,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重視群體,輕視個人。家族是通過血緣關系組成的群體,古代中國人壹直以家族為本位,耕讀傳家、尊老尚古、追求穩定是他們的治家之道。“國”是“家族”的延伸,是社會成員***同的家,所以個人對國家也負有重要責任。?
處理人與自然關系時,傳統文化表現為重道輕器,重人倫輕自然。它重視人的道德修養,但忽視自然科學知識,甚至不把自然當作人的認識客體,而是賦予自然界以人的情感,通過體驗自然的情感實現“天人合壹”。?
傳統文化造就了古代中國人勤勞、勇敢、節儉、樸實、熱愛祖國的傳統美德。但是,也使他們養成散漫、遲緩、樂土重遷、輕視智力、目光短淺、不思進取、重古薄今、競爭意識薄弱、家族觀念濃厚等習慣。在古代社會裏,這樣的文化壹方面體現了農民階級的行為方式、心理狀態和世界觀,另壹方面也符合統治者反對革命、抵制改革、強化統治、要求人民當順民的願望。?
2 中國傳統文化與市場經濟的矛盾?
中國傳統文化既然是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農耕文化、封建文明,這就決定了它在本質上必然與我們正在建立和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相對立。這種對立,貫穿了資本運動的各個階段。?
生產是資本運動的起點。生產者要獲得超額利潤,就必須努力采用新技術、新工具、新的生產組織方式,提高勞動生產率。可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復古保守、重道輕器的。孔子本人就非常推崇“周禮”,把變革視為“禮崩樂壞”,西漢的董仲舒也很保守,主張“天不變,道亦不變”。傳統文化又屬於倫理政治型文化,重視修身養性,道德文章,排斥科學技術,甚至把技術發明稱為“奇技淫巧”。在這樣的文化熏陶下,許多中國企業對新技術、新生產項目態度謹慎、保守,輕視自主創新,忽視企業制度變革。在農業生產方面,傳統的小農經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中國農民習慣於各家各戶直接占有生產資料,分散進行個體小生產,親自享用自己的產品。其結果是阻礙了農業的規模經營和產業化發展,嚴重的地區在人口增加,人均耕作面積減少以後,沒有拋棄這樣的小生產方式,出現了“返貧”現象。?
市場經濟的分配原則是兼顧效率與公平,通常做法是按貢獻大小進行壹次分配,再通過社會調節進行二次分配。而中國傳統文化對財富分配的價值取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既不考慮公平更不追求效率,只註重結果平均。在這種分配觀念的影響下,平均主義在中國很有市場。窮人喜歡抱怨現實,甚至有“仇富”心裏,而富人又不敢“露富”,怕遭人嫉妒。這樣的心態在壹定程度上削弱了財富分配對勞動者的激勵功能,削弱了他們的自強不息、參與競爭的意識。?
市場經濟建立在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基礎上,要求商業發達,有完備的市場。而中國傳統文化則壹直是重農抑商的,認為農業是“本”商業是“末”,反對舍本逐末。現在,雖然人們在種田和經商之間,大多傾向於後者,但對商人的偏見並沒有消失,“無商不奸”的說法仍然廣泛流傳。這種對商人和商業行為的歧視不利於市場的發展,是農業社會的特點,不應該存在於完善的市場經濟之中。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市場,不僅是商品市場,還包括要素市場。傳統的樂土重遷、追求安逸的生活習慣,讓中國人在就業中不願遠離家鄉,不願更換工作崗位,這顯然妨礙勞動力市場發揮人才配置作用。市場經濟中的市場還應該是統壹、開放、競爭公平的市場,傳統文化過於註重倫理關系、家族觀念,這使人情、關系、地方保護甚至觀念形態等因素在經濟生活中也發揮了作用,造成了市場的扭曲。?
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又是實現再生產的基礎。消費者的主觀心理動機影響他在消費過程中的消費數量和消費方向。壹個國家國民的消費動機如果得不到有效激發和升級,很容易導致消費不足從而引起生產過剩的危機。遺憾的是,傳統文化中恰恰有抑制消費動機的因素。孔子曾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宋明理學家更進壹步提出“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的主張。從中可見,傳統文化對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都充滿漠視,更不可能支持高檔消費和服務消費。現在,我們國家儲蓄率高,經濟增長方式沒能從投資拉動型轉向消費推動型。這就和中國人“節欲有度”“知足常樂”“居安思危”的生活觀念有關。中國另外壹個消費傳統是自給自足,正像老子所推崇的“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種觀念不僅不利於擴大消費,而且會反作用於生產、交換,不利於社會分工和經濟往來的發展。?
盡管和西方文明相比,中國傳統文化在市場經濟面前顯得先天不足,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需要“西化”,需要用西方文明取代中華文明。“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批判繼承,推陳出新”才是我們對待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
傳統文化具有自然經濟和封建主義的本質,但鴉片戰爭以後,中國經歷了西學東漸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次文化大變革。現在的中國文化已經和傳統的中國文化大有不同了。雖然傳統文化的負面影響還未消失,但是新的觀念正在形成。改革創新正在取代復古保守,尊重科學正在取代重道輕器,社會分工正在取代自給自足,競爭意識正在取代平均主義,民主觀念正在取代等級觀念……總之,傳統文化中的消極方面在市場經濟面前是沒有生命力的,是必然走到它的對立面去的。這就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
市場經濟的運行依賴市場機制。然而,市場也會失靈,也有缺陷,這恰好為我們“取其精華,批判繼承”提供了機會。傳統文化經過改造,可以在現代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有助於完善市場經濟制度。?
現代市場經濟,應該是市場基礎作用和計劃調控作用的結合。為了對付市場失靈,政府應該履行自己的經濟職能,成為壹只“看得見的手”。西方國家在二戰後壹段時間,也的確推行凱恩斯主義,大搞國家計劃。但他們的理論和實踐無法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和生產社會化的矛盾,最終出現了“滯脹”局面。上世紀80年代以後這些國家轉而推行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宏觀調控廣受批判。相比之下,中國的調控比較成功,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平穩、持續發展。這得益於中國的市場經濟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之上,也得益於中國文化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傳統。這些傳統有助於調控政策得到人民的廣泛支持並突破私人資本局部利益的限制,發揮其積極作用。在中國,鼓吹市場萬能的自由主義思潮始終不能占據主流地位。?
市場經濟是壹種資源配置方式,是壹種手段,不具有價值取向。可我們發展經濟卻不能回避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要這個根本目的。而文化恰恰禰補了市場的這個缺陷,因為文化的核心就是價值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仁愛思想,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就可以發展為以人為本的思想,它體現出經濟發展的動力、目的和結果: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為人民***享。?
經濟發展需要有壹批優秀企業家作為領軍人物。優秀的企業家不僅要有卓越的才幹,也要有理想、有社會責任、有職業道德。而這種企業家精神是不能由市場機制提供的,相反,市場機制使資本惟利是圖,為了牟取暴利,經營者可能不惜踐踏人間壹切法律和道德。這樣會使社會福利受到損失,市場秩序陷入混亂。而中國文化在培養企業家精神方面,也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傳統文化就教人立誌高遠,要有崇高的責任感、使命感。對企業家來說,就是要有把企業做強做大的雄心,要承認企業的社會職能,把企業辦好了還要主動回報社會。傳統文化還有先義後利的利義觀,這也有助於企業家反對見利忘義,堅持誠信經營的商業道德。?
五千多年來,中國的文化體系長期延續發展,沒有中斷。這說明,中國文化是很有生命力的,是能夠與時俱進的。借著市場經濟的契機,中國文化將能很快地剔除不利於時代進步的腐朽部分,同時升華和豐富其精華部分。因此,中國文化不僅不會在市場經濟中消亡,相反,它將在市場經濟的催化下獲得新生並服務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