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況
舞 蹈
服 飾 節 日
傣 族 dai zu Dai ethnic minority group
傣族概況
傣族現有人口102.5萬。傣族人主要聚居在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少數散居在附近其他縣。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有德宏方言和西雙版納方言。傣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使用文字略有不同,可分為傣仂文(西雙版納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繃文和金平傣文(又稱傣端文)4種。4種傣文都來源於古印度字母。傣族多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是壹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自遠古以來傣族先民就繁衍生息在中國西南部。公元1世紀,漢文史籍就已有關於傣族先民的記載,稱其為“滇越”“撣或擅”“僚或鳩僚”;唐宋時期,稱其為“金齒”“黑齒”“花蠻”“白衣”等;元明時期,稱其為“白夷”“百夷”“伯夷”等。傣族人過去自稱為“傣那”“傣雅”“傣繃”等,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傣族人民的意願,正名為傣族。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設置益州郡,傣族地區屬益州郡管轄。公元69年,傣族地區屬永昌郡。至明清兩代,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廢除世襲土司,改由臨時官員(即流官)統治的“改土歸流”政策起,傣族地區漸歸朝廷直接統治。民國時期在傣族地區成立了縣,設置了局。
傣族有千余年的老傣文文獻,有古老的貝葉經。傣族有自己獨特的歷法。傣歷和公歷紀元相差638年,即公歷的639年為傣歷元年。傣歷的年是陽歷年,月卻是陰歷月。傣歷分為三季,壹至四月為冷季,五至八月為熱季,九至十二月為雨季。傣族人民十分喜愛詩歌,尤其是敘事長詩。敘事詩《召樹屯與楠瑪諾娜》、《娥並與桑洛》等作品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傣族舞蹈種類很多,動作及內容主要模擬當地常見的動物的活動,在此基礎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來源於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也來源於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著名舞蹈家刀美蘭因表演孔雀舞而聞名中外。
潑水節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的新年,節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相當於公歷4月。潑水節這壹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後彼此潑水嬉戲,相互祝願。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後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壹片。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壹種幹欄式建築。竹樓近似方形,以數十根大竹子支撐,懸空鋪樓板;房頂用茅草排覆蓋,竹墻縫隙很大,既通風又透光,樓頂兩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樓分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飼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舂米、織布的地方。傣族男子壹般上穿無領對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婦女的服飾各地有較大差異,但基本上都以束發、筒裙和短衫為***同特征。筒裙長到腳面,衣衫緊而短,下擺僅及腰際,袖子卻又長又窄。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最具特色是竹筒飯。制作方法是將米裝進新鮮的竹筒後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吃起來清香可口。普洱茶是雲南西雙版納特產,唐代就遠銷中國各地,清代時遠銷東南亞及南亞,現已進入日本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成為中外馳名的名茶。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產非常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裏動植物品種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1991年西雙版納國家自然保護區正式向外界開放,人們可以親身遊歷大自然的寶庫,體味濃郁的亞熱帶風情。
(內容出自《中華各民族》壹書)返回
傣族舞蹈
孔雀舞——傣語叫“戛洛湧”、“煩洛湧”或“戛楠洛”。這是傣族人民最為喜聞樂見的舞蹈 ,流傳於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富饒美麗的傣鄉,素有“孔雀之鄉”的美稱,過去每當晨曦微明或夕陽斜照時,常見姿態旖旎的孔雀翩翩起舞,因此,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麗、善良的象征。每逢佳節,傣族人民都要雲集壹堂,觀看由民間藝人表演的根據民間故事、神話傳說,以及佛經故事等編成的孔雀舞及表現孔雀習性的舞蹈。如根據神話故事《魔鬼與孔雀》而編演的孔雀舞至今在民間廣為流傳。舞蹈表現了魔鬼欲霸占孔雀為妻,人面鳥身的孔雀,奮力抖動自己美麗的羽毛,那絢麗、燦爛的光芒使魔鬼兄弟雙目失明,孔雀取得了勝利。?
關於孔雀舞的由來在傣族人民中流傳著許多動人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傣族的領袖召麻粟帶領四千人去尋找幸福,到了“來少猛”後,聽到了水果掉進水中的聲音和魚吃水的聲音,看到孔雀隨著這動聽的聲音跳起優美的舞蹈,他們回來後,就模仿這些聲音和孔雀的動作。以鼓、鑔來伴奏,跳起孔雀舞。在壹些古老的緬寺壁畫和雕刻中,可以看到不少栩栩如生的人面鳥身的孔雀形象,這與頭戴尖塔盔和假面具、身著孔雀服的孔雀舞十分相似。明代《南詔野史》中也有關於孔雀舞的記載:“婚取長幼跳蹈,吹蘆笙為孔雀舞……”,可見孔雀舞的歷史源遠流長。?
孔雀舞壹般由壹、二人或三人表演。每當舞者跳到高興時,眾人就喝采“吾——吾”,“水 ——水”,氣氛十分熱烈。孔雀舞有較固定的表演程式,多為模仿孔雀飛出窩巢、靈敏視探 、安然漫步、尋水、飲水、戲水、洗澡、抖翅、曬翅、展翅與萬物比美、自由幸福的飛翔……等。孔雀舞的動作異常豐富,最常見的手式有掌式、孔雀手式”(拇指稍向裏扣,食指屈回,其 余三指如扇形翹起)、“眼式”(食指與拇指稍靠攏,其余三指如扇形翹起)等。步伐有踮步 、“起伏步”(動力腿由腳跟帶動向臀部踢起後全腳掌落地,主力腿隨之屈、伸)等。從舞蹈風格上可歸納如下三類:第壹為雄孔雀舞。民間多跳此舞。膝部起伏剛韌。舞姿有明顯的“三道彎”特點。第二為雌孔雀舞。在民間多由男子表演。膝部起伏柔韌緩慢,舞姿優美動作細膩,並常有拱胸和肩的轉動,體現其含蓄、嫵媚的形態,鼓點輕盈緩慢。第三為小孔雀舞。常采用快速的小顫和保持半蹲狀態的矮步,小腿靈活輕巧,常用連續的小聳肩,鼓點快速而輕巧。
傣族的鼓大體可分為兩種:壹種是單面鼓,傣語稱“光臘楞”。另壹種是雙面鼓,傣語稱“光雙臘”。因為單面鼓的形狀象大象的腿,因而起名為“象腳鼓”。?
1.象腳鼓舞:傣語叫“戛光”或“煩光”(傣語稱鼓為“光”,跳舞為“戛”)。“戛光”是傣族地區流行最廣的男子舞蹈。每當栽秧後和豐收時節,就跳起象腳鼓舞以示歡慶。象腳鼓不僅是壹種民間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樂器。傣族人民娛樂時,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腳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跳得有聲有色、酣暢盡興。
關於象腳鼓及其舞蹈的民間傳說很多,據傳:古時有壹對夫妻,勞動後在水潭邊小憩,突然風把熟透了的芒果從樹上吹落水中,發出“嘣——嘣”的響聲,這聲音給他們帶來了歡樂。他們回家後,便依照大象的腳將樹鏤空,蒙上牛皮制成鼓。在趕擺時,他們背著鼓去跳舞,不久象腳鼓舞就傳開了。又說:在很早以前,有兩個馴養大象的小夥子依照大象的腳做成了象腳鼓。在明代《百夷傳》中也有:“大小長皮鼓以手拊之”的記載。表演時,舞者以左肩背象腳鼓,鼓面對前,鼓尾向下,以右手擊鼓為主,左手配合。壹般用拳、掌、指敲打鼓面,有時也用肘、膝、足跟、腳趾等敲打。象腳鼓舞矯健、粗獷。雙膝的起伏和敲鼓的動作配合緊密,用手敲鼓時,膝部就彎曲。而擡手時膝部立直。舞蹈步伐很豐富,有“前點步半蹲”、“後點步半蹲”、“踏步全蹲”、“ 八字步半蹲”,還有以壹腿為主力,另壹腿做悠腿、擡腿、踢腳等姿態的動作,以及吸腿跳 、踢腿跳、彈腿跳、跨腿跳等。象腳鼓有長、中、小三種鼓形,根據鼓的形狀有三種不同的跳法。?
第壹種,長象腳鼓舞。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耿馬的孟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壹些地區和孟連壹帶。鼓身長二米左右,由於鼓身比較沈重,多為舞蹈伴奏用。舞時步伐緩慢、穩重,膝部起伏有力。鼓點最為豐富,已形成了壹定的鼓語,能表達傣族人民喜、怒、哀、樂的心情。?
第二種,中象腳鼓舞。主要流行在潞西縣、盈江縣、耿馬縣、景谷縣、猛懂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壹些地區。鼓身長約1.5米較輕便。其主要特點是舞時要將鼓尾擺起來、甩起來。由於在鼓尾上束有壹簇簇的孔雀羽毛,擺動起來十分好看。擺鼓就是讓鼓尾左右晃動,甩鼓就是將鼓首向下壓,使鼓尾向上甩。中象腳鼓舞不只是在節日跳,每年還有專門的賽鼓日子,以鼓音長短、音色好壞和鼓尾擺動大小為取勝標準。?
第三種,小象腳鼓舞。僅流行於西雙版納壹帶。鼓身長不到壹米,動作豐富,經常被用作孔雀舞的伴舞。動作幅度較大,有吸腿跳、彈腿跳、撩腿等步伐。?
2.戛伴光:“戛伴光”就是大家圍著鼓轉圈跳舞的意思,它是傣族人民中最普及最盛行的集體舞,它不限地點時間,幾十人幾百人均可圍成圓圈按順時針方向起舞,節日時通宵達旦歡舞不息。舞蹈樸實熱情,特點突出,婦女膝部的顫動較均勻,多順手順腳的舞動。壹般以“蹉步”、 “起伏步”、“點步”、“弓箭步”等步伐為主。手的動作較簡單,壹般以自然手式在胸前交替向下繞腕或從腋下向上掏手。大嫂們與老年人在裏圈起舞,老人的動作緩慢,膝部起伏明顯,常以大幅度的前俯後仰來表達自己激動的心情,他們的動作任意自由發揮,而在圈外的年輕人,則要求動作統壹整齊。戛伴光的鼓點非常豐富。?
3.雙面鼓舞:傣語叫“光邦”、“光兩”、“光雙臘”、“光宏”、“光猛央”等。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縣、瑞麗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壹些地區和耿馬縣、滄源縣的猛懂地區。是傣族最古老的壹種鼓舞。此種鼓壹頭大、壹頭小,兩面均蒙有皮。小雙面鼓長壹尺半左右,可橫掛在身上,舞時右手用手掌敲鼓,左手用竹片擊鼓,動作起伏大,常用深蹲等舞姿 ,三道彎造型較突出。大雙面鼓身筐米,直徑六十七公分。需要倆人用竹桿扛起來,舞者雙手掄槌,做雲手轉身,吸腿、跪蹲等動作打鼓。有的鼓則放在地上打,鼓聲鏗鏘有力。眾人圍成圈,手持鮮花或手巾載歌載舞,同戛伴光舞的表演形式相似。
魚舞——傣語叫“戛巴”。主要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縣,解放後才逐漸流傳到其它地區。據說在傣族發現了魚並學會捕魚的時候起,就跳起模仿魚兒的舞蹈。魚舞的表演者只有壹至二人,舞者身上套魚形道具起舞。魚舞比其它傣族民間舞更為柔和、細膩,靈巧而活潑。主要表現在起伏、柔和的屈膝半腳掌碎步動作上,小跳敏捷活潑,表現魚兒在風平浪靜的水中漫遊時,常采用全腳或半腳掌屈膝碎步行走,沒有起伏,雙手和上身只向左右擺動。在表現魚兒戲水或與急流搏鬥時,常采用小跳、小蹦子、小翻身等跳躍性動作,形象生動逼真。魚舞多采用魚形手式(壹手以手心蓋於另壹手的手背之上,大拇指伸展),或以雙手向外劃圓和雙臂在後擺動為典型動作。魚舞的鼓點比較緩慢、輕盈,豐富的鼓語不亞於孔雀舞。
大鵬鳥舞——傣語叫“戛倫”。是傣族人民在盛大的節日裏跳的壹種古老的民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壹帶。相傳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區不下雨,大地壹片枯焦,大鵬鳥置抱蛋的妻子於不顧,和雨神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數日後,大鵬擊敗了雨神害使其降了雨,但大鵬鳥的妻兒早已餓死。傣族人民為了表達對大鵬的敬意,遂產生了大鵬鳥舞,流傳至今。大鵬鳥舞矯健、粗獷,動作大而有力。舞蹈主要表現大鵬鳥與雨神搏鬥的動作和不畏強暴的氣質。動作變換快速有力,造型時間較長“三道彎”舞姿棱角突出。如:出場動作壹般是大跳接壹個大的舞姿造型,表現大鵬鳥從空中迅猛疾下的氣魄。多用爪式手型(手指張開成扇形)和掌式手型,這些手式加強了動作的力度。大鵬鳥舞的表演者只有壹至二人。過去舞蹈時帶大鵬鳥型道具和面具,現多已棄之不用,使舞蹈動作得到了充分的發展。鼓點異常豐富,鼓聲深厚有力。
鷺鷥舞——傣語叫“戛央”、“戛洛央”。是青年人在喜慶佳節時跳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潞西縣壹帶。過去,舞者要身著雪白的衣裳,雙肩披上兩條鮮紅的綢帶起舞,現在已不多見。在傣家村寨附近的竹林裏或水田中,常見到雪白的鷺鷥鳥。關於鷺鷥舞的來源民間傳說不壹,有壹種講:古時有壹個很窮的小夥子,每天勞動不止。鷺鷥非常喜愛他,為他跳起優雅的舞蹈,以後小夥子就與鷺鷥親切地對舞起來。後來,人們把這壹舞蹈編成了青年人的對舞。又說:壹種叫“央”的民族曾到過德宏壹帶,此種舞是表現他們在田間勞動的過程。鷺鷥舞壹般以對舞為主,動作相對,隊形多是兩橫排分左右出場,相遇後變成兩豎排、四排、兩個圈等。常由壹人指揮變換各種動作和圖形。鷺鷥舞的動作簡單、優雅。舞步的節奏處理與其它傣族民間舞不同,弱拍時雙膝快速彎曲,動力腿敏捷地擡起,重拍時雙膝韌性伸直,動力腿同時輕盈地全腳掌落地,形象地模仿了鷺鷥行走的動作。有雙手在胸前拍掌及拱胸等特殊動作。鼓點輕盈簡單。
花環舞——傣語叫“戛洞”,是青年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壹些地區。如今只在盛大的節日時才跳,已變成壹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從很早的年代起,每當潑水節和其它宗教節日來臨時,小夥子和姑娘們就成群結隊到深山密林和江邊采集最鮮艷最美麗的花,然後打著象腳鼓載歌載舞把鮮花送到緬寺搭成花亭……,這壹古老的習俗至今流傳在傣家村寨。關於花環舞的來源有這樣壹個傳說:從前有壹個窮苦的青年,去壩子趕擺時,覺得自己的衣服破爛不堪,就摘來許多花紮成花環套在身上,下山後隨著歡樂的象腳鼓聲跳起了舞 ……,壹個姑娘愛上了他,隨著他的舞唱起了歌,花環舞由此產生。花環是在長二米左右的竹篦上紮上鮮艷的花朵做成,舞時雙手握住花環的兩端,在移動步伐的同時,著重於花環的變化。並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花環舞跳到極樂時,由壹人指揮,舞者壹起由慢板轉入快板,有踮步、“頓錯步小跳”等動作。
煩整——傣語稱刀舞和棍、拳、棒這類舞為“煩整”、“戛整”、“令整”。是男性的舞蹈。流傳於廣大的傣族地區,與漢族的武術類似。風景秀麗的傣鄉,傣族男子都佩戴著壹把精制的利刀,標誌著他們的勇敢威武,同時刀也是生產勞動的有利工具。刀舞傣語叫“戛拉”或“煩拉”。動作有力、剛健,多采用“大八字跺步”、“彈腿”、“踢腿蹭跳”和“深蹲滑行”等步伐,這些動作在傣族民間舞中很少出現。刀舞有單刀、雙刀、短刀和長刀(類似劍)等種類及本地、內地、緬甸等不同的流派,各種流派有自己嚴格的表演程式和動作。可由壹人至十幾人表演,舞時無伴奏,或以象腳鼓伴奏。棍、棒、拳術與刀舞基本相似。
戛朵——亦稱“煩朵”,是壹種道具舞。此舞過去在盛大的宗教節日才跳,至今僅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孟連縣壹帶。“朵”是壹種神化了的動物,據說有獅子頭、狗嘴、鹿角、長頸、細毛。漢語把此舞稱為“馬鹿舞”。戛朵至今仍帶道具跳,道具身長壹丈,頸長八尺,用竹篦編成四十五公分的圓圈,外面用布包起來,剪碎的白紙粘在上面做為羽毛。壹般由倆人合作扮壹只馬鹿,前面的舞者飾馬鹿頭和前半身,用棍支撐頸部做劃字動作,後面的舞者掌握尾部,向兩邊做敏捷的小跳及跌撲、騰轉等動作。舞步、鼓點均與孔雀舞相似。
1.依拉賀舞,也稱“煩依賀”。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壹帶。在傣歷新年“潑水節”和 “開門節”或喜慶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歡跳此舞,因每段唱詞後面都有“依拉賀”做襯詞而得名。依拉賀舞的特點和戛伴光舞相似。?
2.蝴蝶舞,傣語稱“戛吆”。流行於耿馬縣孟定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縣壹帶。據說蝴蝶舞是為了賽舞時別開生面而創作的。表演時舞者將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飛舞的形態,其動作和鼓點都與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處。?
3.鬥笠舞,流行於金平縣壹帶。那裏炎熱而多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都離不開鬥笠。因而有了鬥笠舞。笠帽的動作有“扛帽”、“體前滾帽”、“滾肩帽”、“擺帽”等,舞時膝部起伏柔和,略呈三道彎造型,但不明顯。?
4.臘條舞,傣語稱“戛甸”。是壹種表演性的儀式舞蹈,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壹帶。舞蹈柔婉、含蓄,常用坐、立、跪及起伏步、擡前旁、後屈腿等步伐,雙手托住點燃的臘條,做掏手、向外劃圓等動作。?
5.雞舞,傣語稱“戛該”。是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縣的兒童舞蹈。舞蹈主要模仿雞覓食、相鬥等動作,以跳的時間長、速度快為勝。沒有樂器伴奏,壹般由孩子們數數而舞。?
6.十二馬舞,傣語稱“馬西雙”,是由十二個人表演的歌舞,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潞西縣等地。表演者腰間套系馬形狀的道具,壹手拉韁繩,壹手拿扇,以半腳掌碎顫跑步為主,變化各種隊形。壹般演唱十二個月的勞動,有時也表演壹定的故事情節。?
7.戛喃燕,意思是“小公主或小姐的舞蹈。”過去只在宗教節日或土司結婚、繼位時才跳,主要流行於滄源縣猛懂地區。以唱為主,內容有唱結婚、愛情及十二個月的生產勞動等。舞時男的在前打拳,女的手持扇子或手巾,動作與戛伴光舞相似。?
此外在金平縣還流傳有表現勞動生活的“劃船舞”、“摘花舞”、“撈魚舞”、“走路舞” 等。流傳在金平縣的扇子舞據說是壹種打鬼時跳的儀式舞蹈。流傳在耿馬縣孟定地區的“大象舞”傣語稱“戛張”。由倆人套系大象形狀的道具,模仿大象走步、敬禮等動作,由壹人持紅手帕引象而舞。流行於西雙版納的“婦女舞”,輕盈柔和。流行於瑞麗縣的“戛洛響”,是壹種模仿小鳥跳的舞,與小孔雀舞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