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落子形成於上世紀20年代遼沈地區,源於蓮花落子、拆出小戲、唐山落子,在融合關東民眾語言、習俗和欣賞特點的基礎上,吸收了二人轉等民間藝術,形成了具有東北風格的戲曲。
2.東北古建築傳統彩畫、地仗(油飾)技藝
東北古建築傳統彩畫、地仗(油飾),是我國獨特工藝,見證了東北地區幾千年建築歷史的發展,其彩畫工藝具有傳統審美的取向性和文化完美表現性,具有鮮明的東北地域特點。
3.回民小鼓高蹺
清朝光緒年間,河北壹帶的回民遷居沈陽後,將回民小鼓高蹺帶到沈陽。經過幾代藝人的發展和完善,在人物扮相、表演形式、舞蹈風格上,回民小鼓高蹺形成了沈陽地區特色。
4.馬家燒賣制作技藝
清代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回民馬春在盛京城內制作燒賣,以餡大、皮薄、汁滿、味好為特點,深受百姓歡迎。馬家燒賣是回民的傳統美食,風味獨特,至今已傳承了5代。
5.老龍口白酒傳統釀造工藝
老龍口白酒釀造工藝達300年歷史,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在原址原井水釀造白酒;沿用傳統端午踩曲和用曲工藝;沿用百年窖池發酵;采用傳統“混蒸混燒老五甄”操作法;沿用百年酒海(木制儲酒器)陳釀,精心勾調。
6.老邊餃子
老邊餃子於清代道光九年(1829年),由邊福創制,經過多年實踐探索,研制出了獨特的“湯煸餡”制作工藝,形成了“皮薄餡大、鮮香味美、濃郁不膩”的特點,至今已傳承5代。
7.面人湯技藝
沈陽的面塑專家湯林玉,俗稱“面人湯”,為子承父業,沈陽面塑的主要傳人。湯林玉的面塑主要以古典小說戲曲中的人物和片段為創作題材。他從事面塑創作幾十年,作品萬余件。
8.朝鮮族“回甲”祝壽
“回甲”又叫“還甲”、“花甲”。朝鮮族把60歲看成人生的分水嶺,每當老人60周歲時,子女們都要為老人舉辦“回甲”宴,成為朝鮮族子女孝敬老人、報答老人養育之恩的民族風俗,具有濃郁的朝鮮民族氣息。
9.沈陽關氏皮影
沈陽關氏皮影是中國北方皮影分支,具有百余年歷史,主要分布在沈北地區。關氏皮影語言道白通俗靈活、唱腔圓潤動聽,是集繪畫、唱腔、舞蹈於壹體的綜合藝術形式,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至今,關氏皮影已傳承了4代。
10.錫伯族抓嘎拉哈
抓嘎拉哈是錫伯族古老的傳統遊戲,以約200個羊嘎拉哈為“子兒”,炕頭、炕梢各壹隊,每隊4人,或坐或跪,兩隊輪流抓“子兒”,直至抓光,以抓到“子兒”的數量多寡論輸贏。
11.譚振山口頭文學
80歲高齡的譚振山,是新民羅家房鄉人。他從14歲開始,就在田間、炕頭、街口、門前,把自己收集的故事講給大家聽。目前,譚振山能說出名目的故事達600余則,他曾赴日本參加“92世界民間故事博覽會”,成為迄今為止我國第壹位走出國門的故事家。
12.新民傳統二人轉
新民二人轉是在東北民歌、小調基礎上形成的集歌、舞、說於壹身的藝術形式,俗稱“蹦蹦”,建國後改稱“二人轉”,已近200年歷史。新民被稱為二人轉“老窩”,傳承譜系清楚,藝人輩出,劇目豐富,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
13.薩滿歌
薩滿歌又稱“漢軍旗香”(漢軍燒香祭祖儀式),是集唱詞、音樂、舞蹈和少數民族信仰於壹體的綜合性民間藝術,在沈北地區廣泛流傳,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現已傳承至第六代。
14.東北大鼓
東北大鼓是民間藝人在東北民歌、小調基礎上衍化出的壹種說唱形式,原以地域命名,稱“奉天大鼓”,後流傳東三省,改稱“東北大鼓”。東北大鼓具有200多年歷史,有著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
15.京劇唐派藝術
京劇唐派藝術,由劇本和舞臺表演兩方面組成。壹是創作劇本,在唐韻笙近60年的舞臺藝術生涯中,他親自創作改編的劇本有四五十部之多;二是表演藝術,唐派藝術的代表劇目,是以《東周列國誌》等為題材的歷史正劇。
16.評劇“韓、花、筱”三大流派藝術
韓少雲、花淑蘭、筱俊亭,均為我國著名的評劇表演藝術家,形成了我國評劇藝術的三大流派。其中,韓少雲以樸實、深邃、細膩、優美、大方的表演風格著稱;花淑蘭音域寬,吐字清晰,字正腔圓,韻味濃郁;筱俊亭嗓音低回渾厚,剛柔相濟,行腔俏麗,委婉抒情。
17.蔡氏飛車走壁技藝
蔡氏飛車走壁技藝,是已故全國著名雜技藝術家蔡少武先生創建的,為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木桶飛車走壁和環球飛車走壁絕技,它將驚險與技巧相結合、體育與雜技於壹體,蜚聲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