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倫理道德的主要使命是調整和規範傳統社會中人們的思想行為,使其合乎壹定的秩序或利益。面臨社會的轉型與變革,傳統倫理道德常常會難以勝任其應有使命,所以,倫理道德也要處於變化、發展之中,它必須接受和適應新生的事物、現象,調整自身的內容與形式;反過來,新生的事物、現象在壹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原有倫理道德的約束。相對於傳統倫理道德而言,互聯網是壹件全新的事物,它也受倫理道德的約束,同時互聯網也對傳統倫理道德構成了多重沖擊。壹、道德主體的缺席 在現實生活中,人的主體地位始終是不可動搖的。並且,人的名字總是同他們的社會地位、權力、收入、聲望甚至性別、容貌聯系在壹起的,現實生活中的每壹件事情都能被人們拿來和某人“對號入座”,總是能找到肇事者、參與者等相關的人物。因此,現實生活中的道德主體通常是明顯、確定的。然而,在互聯網上,道德主體卻往往模糊難辨,有“缺席”的傾向。 1.主體的符號化 在互聯網上,人們慣於展示的不再是容貌、衣著、談吐、聲望等現實生活中的特征,而是壹串串符號。同樣,人們的網絡交往對象也只能是壹串串符號。這些符號可以被賦予各種意義,包含各種信息,但要追究其深層信息很難,試圖把網絡符號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進行壹壹對應更是不可能,因為互聯網具有跨越時空界限的特性,常常使人和網結合表現出隨機、偶然、毫無規律性。在網絡社會中,絕大多數言論、行為,都無法歸結到現實生活中的某人,最多只能找到言論、行為的源頭———某壹串符號。 通常,現實生活中的人只有壹個正當的名字、壹個正當的身份,當他在某壹確定的時間地點工作、學習時,他將無法再在另壹時間、地點出現,即所謂“分身乏術”。而在網上,壹個網民可以匿名,也可以擁有任意多的網絡名(或用戶ID),可以賦予每壹個網絡名壹種職業、壹種性格,他能夠在網絡時空中任意馳騁,“分身有術”。多重身份在現實生活中常常使人疲於奔命,在互聯網上卻是壹種時尚。由行為主體的符號化所導致的身份多重、行為多變,使得主體自己也常常難以堅持固有的倫理道德觀念。因為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常常是“情境主義”的,它們的適用性會根據時間、形勢、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壹旦改變的頻率過快、幅度過大,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常常會顯得無所適從。例如壹個網民在虛擬社區A中所感受到的是自我奮鬥、自強不息;在虛擬社區B中又被互相幫助、同舟***濟所吸引;在網站C中又加入“強者為王”的遊戲。在反差巨大的角色轉換中,行為主體固有的基於身份的倫理道德觀念會受到動搖。 相應地,現實生活中觀點明確、立場堅定的道德主體也會隨著符號化的過程陷入模糊、猶疑的境地,道德主體的倫理意識、道德標準與價值判斷也會在符號化所造成的分裂、多元傾向中趨於淡薄,甚至產生回避、退縮的現象。 2.人格的虛擬化 與主體符號化直接相關的壹個現象是網絡人格的虛擬化。隨著三維動畫及數字技術的不斷完善,互聯網世界中的虛擬環境越來越逼真、富有吸引力。網民在日臻發達的網絡社會中,也經歷著種種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想象的變化。主體身份的符號化使得網民有時幾乎成為網絡活動的“局外人”,他們進行網絡活動時,只需借助鍵盤、鼠標等計算機設備來操縱那個在網上代表自己的符號,現實生活中“心動身隨”的狀況被改變。有的網民甚至常常覺得無法控制自己在網絡交往中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所擁有的強烈的人格觀念、責任觀念時常被網上的虛擬氣氛沖淡。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自己給予別人的印象、對自己的人格表現十分重視,總是竭力維護和爭取尊嚴、榮譽,因而在日常行為中總是努力按照理想塑造自己的人格,嚴格遵守生活中的種種準則、規範,唯恐自己的人格受損。互聯網為網民提供了匿名、化名的機會,使人隱藏在電腦屏幕的壹串串字符之中。由於身份可以被掩蓋、偽裝,所以很多人開始忽略自己的網絡人格、忽略自己在網上的行為與表現。壹些人甚至從根本上否認網絡人格的存在。 人格“虛擬”的壹個直接後果是會使原有的人格意識趨於淡薄,在現實生活中樹立的人格理想對行為的影響力也趨於減弱。隨心所欲、隨波逐流在網絡人格中所占的比重漸增,崇高、高尚、堅強等傳統的人格塑造模式常常被忽略,表率、榜樣的作用也呈現出明顯的降低趨勢。網絡人格的虛擬化使得傳統倫理道德常常難以確定所要引導、約束和規範的對象,道德主體與道德準則之間常常呈現出壹種“若即若離”的格局。 3.自我豁免 在現實生活中,行為主體處在明確具體的社會關系、社會實踐之中,極難擺脫相關人乃至公眾的註意、監督與評價。網絡行為主體的匿名、隱形,導致了頗多認識、判斷方面的模糊與困惑。在多數情況下,人們難以找到某壹網絡行為、網絡事件的發起者與促成者。在網上,除了行為者本人,別人幾乎無法對網絡行為實施的時間、方式進行估計或幹預。隨著網民的數量呈指數上升的趨勢,網絡行為的“私人性”“自主性”也隨之增多。即使壹些網絡管理者會對網絡采取監控措施,其力度也根本不足以幹涉每壹位網民的隨機行為。並且,互聯網中“信息自由”“保護隱私”等合理要求也常常助長了網絡行為的任意性。 由此,網絡行為使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面臨困境:發生在互聯網上的謊言、偷竊、欺詐等行為,其責任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與傳統意義的社會關系、社會實踐的接觸,責任者之外的其他人根本無法像在現實社會中那樣迅速、有針對性地產生道德反應、作出道德判斷、采取道德措施。倫理道德規範的力量往往只能表現為行為者自身固有的“道德感”,體現在“道德的我”與“行為的我”的對峙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行為者幾乎可以隨意地解釋他所接受的倫理規範並用來為自己辯護,乃至頻繁地實施“自我豁免權”:僅我壹個人這麽做,對整個網絡的危害是微小的。並且,既然沒有人知道危害由我造成,那麽規範對我個人而言便是無效的。[1] “自我豁免”是“慎獨”的反面,是網絡主體符號化、人格虛擬化的產物。它時常會助長逃避道德責任、違背道德規範現象的發生,同時還會賦予這些行為以各種理由。黑客倫理中就包含了較為典型的“自我豁免”觀念。在黑客看來,人們也許並不知道妳在互聯網上究竟是什麽樣的人,但是卻可以知道妳是個專家還是新手,因為妳在網上所表現的技能及熟練程度會說明壹切。而計算機與電腦網絡本身就是壹個崇尚智能、強調學習的世界,所以這個世界裏的邏輯是“因為我能夠,所以我有權這麽做”“即使我侵入妳的主機是不恰當的,錯誤也在妳,因為妳沒有采取足夠的防範措施”。在難以確定規範對象、難以建立外在監督環境的情況下,“自我豁免”是道德主體有意缺席道德審判的最主要方式。 二、道德標準的多元 與現實社會中較清楚、單壹的傳統道德標準相比,互聯網上的道德標準具有模糊、多元化的趨向。促成這種趨向的原因主要在於網絡世界的新奇疊出、網絡氛圍的突出個性以及網絡文化的多元碰撞等。 1.新奇疊出的網絡世界 互聯網是壹個獨立於現實社會之外的、充滿新奇事物的廣闊電子世界。電子郵件使人們對郵遞員逐漸陌生,遠程教育使傳統的課堂教學面臨窘境,電子商務使諸多企業發生劇變……層出不窮的創新與變革使網絡社會具備了強烈的吸引力,越來越多的人積極投入到網民群體之中。 互聯網壹方面是信息的寶庫,另壹方面也是垃圾信息、錯誤信息泛濫的場所。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讓人們只享受有用的信息資源而不接觸有害信息。人們在欣賞高雅網絡藝術的同時,常常會被強行鏈接到色情網頁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調查表明,過多地瀏覽黃色、暴力內容的人,其原有的倫理道德意識會減弱,道德標準會發生偏移。沈溺於網上沖浪、網上聊天的人,更是常常被電子公告欄中“絕對自由”“價值多元”等煽動性內容感染,對傳統倫理道德標準產生懷疑甚至否棄。 基於“專家主義”的黑客是網絡世界中的另類網民。壹方面,他們以智力挑戰為樂,以提高自身的網絡技能、維護和完善網絡秩序;另壹方面,他們又常常將自己的智能、時間和金錢浪費在無意義的網絡攻防遊戲中,並且破壞著他們想要維護的網絡秩序。簡單地從行為結果來評判黑客現象是不夠的,只有深入他們所稟持的道德標準、考察他們的道德理想,探尋其中自相矛盾、沖突的癥結所在,才能對黑客行為形成真正理解:新奇的、前所未見的網絡事件使我們的傳統倫理道德標準失去應有的效用,壹些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奇特的道德標準不斷湧現。 2.突出個性的網絡氛圍 互聯網擁有的用戶數量越來越多,各種網上社區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但與此同時,現實生活中面對面交流的機會與時間也越來越少,“熟人社會”對人們的凝聚力逐漸減弱。很多人寧願坐在電腦前給所有親友發電子郵件而不願登門拜訪。網絡交往越來越多地占據著人們的時間,走親訪友、外出娛樂、體育鍛煉、甚至於休息睡眠的時間必然相應減少。可以說,電腦網絡在不知不覺中重新安排了我們的生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 從形式上看,人們被不斷地吸引、聚集到網絡中來,導致了人群的分裂,以及人際關系的冷漠化。因為網絡空間無限廣闊、網絡信息不斷更新,人們在網上很難再建立壹個與現實社會中相似的穩定、安寧、熟悉的“生活小區”,網絡對網民的吸引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對眼球的刺激”和“對興趣的慫恿”。在這種情況下,網民的網絡行為是較少顧及公***利益與公眾輿論的:與現實社會中不同,所謂的“公***利益”並不明顯,“公眾輿論”對自己的影響也極其微弱。因此,張揚個性便成為互聯網上壹個十分普遍的現象。 個性的張揚,加上互聯網上對“信息自由”“人人平等”的鼓勵,使得政府、宗族等傳統權威的力量得到削弱。沒有誰能夠獨自擁有互聯網,互聯網也不承認有壹個最終的管理者。在網上,所有的網民都是自己的領導和主人,因為所有人都可以擁有網絡的壹部分。每壹個網民都既是參與者,又是組織者;所有網民都有發表意見、表達觀點、作出決定的權利,但同時,誰都沒有絕對的發言權,沒有誰能夠剝奪他人的權利而為其做出決定。在這個意義上,互聯網是網民解放個性、突出個性的世界。這使得現實社會中基於公***利益、公眾輿論,深受政府、宗族等傳統權威影響而形成的倫理道德標準面臨沖擊,很多網民寧願放棄舊有的單壹化道德標準,轉而尋求其他的道德依據,甚至幹脆將道德標準懸置壹邊。 3.多元碰撞的網絡文化 互聯網集文字、聲音、圖像於壹體,構成壹種立體化的傳播形態,在吸引眾多網民加入其中的同時,還造就了獨特的網絡文化。網絡文化以其高度的綜合性,突破了簡單文字或靜態圖像的局限;互聯網的全球化拓展,使網絡文化具備了吸取世界各地文化成果的可能;網絡技術所提供的虛擬、互動功能,更促成多元異質文化的碰撞、融匯,並使之成為網絡文化的重要方面。 多元文化的碰撞是網絡文化的壹大特色。互聯網所促成的全球化比現實世界中任何壹種“全球化”方案都要徹底:國境線、政府、國籍、種族,統統都被消除或忽略,網民可以在網絡社會中設定壹個任意的身份。網絡文化超越了傳統的主流文化與非主流文化的劃界,顯現著不同階級文化、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的***生***存,存在著系統的文化意識與混沌的心理的相互滲透與並存、文化精華與文化糟粕的交織纏繞、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互相融匯。不同的階級文化和民族文化已沒有主次之分,信息接受者可以不受任何外在的約束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好惡,自由地接觸任何壹種思想文化。[2]網絡文化的這種特質促成了壹種奇特的局面:壹方面,固守封閉、壹元的傳統文化在互聯網上已經顯得不合時宜;另壹方面,各國、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又依然要求維護自己的生命力,要求擴大自身的影響。 據統計,互聯網上流通的大部分信息為英語信息。網上各種語言的使用頻率依次為英語84%,德語4.5%,日語3.1%,法語1.8%。占據了語言這壹傳播工具的優勢,英語國家的宣傳論調、價值觀念、道德標準必然會在網絡文化中確立優先地位。而非英語國家的文化影響力自然會相應較小。 對此,法國政府和文化界宣稱,要在互聯網上打壹場“文化戰爭”,以阻止互聯網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法國語言和文化的萎縮。他們決定,凡有關法國信息的主頁必須使用法語,並提倡在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網頁也要與法語並用。 網絡文化的多元碰撞使廣大網民難以保守、封閉地壹味堅持原有的倫理道德標準,而在異質文化所力倡的各具理由、各有傾向的道德標準面前,人們常常會面臨困惑。比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人認為瀏覽色情內容是不道德、甚至是違法的;而另壹些人則傾向於認為既然信息自由,那麽瀏覽什麽內容是自己的私人事務,與他人無關,更無關道德;還有人強調色情與人體藝術的區別,以此作出道德辯護。 三、道德評判的弱化 在網絡環境中,受道德主體缺席,道德標準多元的影響,人們的道德評判意識、道德評判力度以及道德評判效果都呈現出弱化的趨勢。 1.道德評判意識降低 互聯網以層出不窮的新奇事物,吸引著網民的註意力。人們在獲取前所未有的豐富信息、感受多元文化沖擊的同時,常常會迷失應有的道德評判意識。按照丹尼爾·貝爾的觀念,計算機、網絡等現代大眾傳媒在現代社會***同營造了壹種平面化、標準化的“快餐文化”,這種文化消解了傳統文化的深度模式,“產生出壹種距離的銷蝕現象,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即刻反應,沖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動性。審美距離壹旦銷蝕,思考回味也沒了余地,觀眾被投入經驗的覆蓋之下”[3]。於是,傳統社會中人們所堅守的道德評判意識,在壹次又壹次強調感官刺激、強調享樂、強調快節奏的網絡時尚中受到削弱。 互聯網無邊際、無中心、拒斥權威的狀況,壹方面使網民獲取了現實生活中難以享有的信息自由權,使他們可以自由發表言論,對所有的事件、現象表達自己的意見;但另壹方面,網民們在言論的極端自由中,常常減少了道德關懷。造成道德關懷不足的原因在於:道德關懷大多是針對那些發生在自己周圍、為自己所熟悉、與自己有關的事情,但互聯網上的絕大多數事件、現象與每壹個網民的聯系都似乎“可有可無”。互聯網上每天更新的內容讓人目不暇接,並且真假難辨,網民在接受信息轟炸的同時,又要註意鑒別其真偽,已經是勉為其難。就某壹事件而言,人們的道德關懷程度無疑很難達到現實生活中的水平。相應地,道德評判意識也會降低。 調查表明,人們在網上回答“如何看待婚外戀”“如何評價說謊現象”“對黑客的看法”之類的問題時,很多人選擇“無所謂”“不好說”之類模棱兩可的答案。所表現出的道德感較低,缺乏應有的道德反應能力和道德評判意識。 2.道德評判力度減輕 在互聯網的網絡論壇、電子公告欄中,隨處可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言論,隨時可以發現千奇百怪的網絡事件:許多人在網上肆意辱罵他人、攻擊政府、偷窺私人信息、發送惡作劇的垃圾郵件。對於這種情況,網民們也並不是完全聽之任之、置之不理,他們也會作出各種回應,加以批評。但遺憾的是,大多數批評意見中缺乏深入的道德思考,與現實社會中人們常常作出的道德評判相比,力度明顯不夠。傳統倫理道德評判中應有的嚴肅、謹慎、深刻常常被電子公告欄中的戲謔、隨便、輕率所取代。網上的道德評判經常流於七嘴八舌,陷入“誰都批評等於誰都沒批評”的境地。這壹方面是由於網絡世界中的超快節奏,使得人們無暇仔細反思某壹行為應有的道德依據,沒有精力對道德準則的援引、道德推理的進行、道德規範的運用加以追究;另壹方面也由於人們自身對網絡道德的有意忽略。調查顯示,在“學習”“工作”“通信”“娛樂”等上網理由中,選擇“娛樂”的人所占比重最大。很多人抱著輕松、休閑或尋求刺激的心態上網,而傾向於將道德標準、道德評判之類的東西拋在壹邊。 還有人認為,反正互聯網是壹個虛擬的世界,網上的不道德行為對現實生活並不能產生什麽危害,因而持“怎麽都行”的寬容態度。人們常常受到逼真的圖像、富有震撼力的音響效果、驚險的故事情節之類因素的引誘,迷戀於網絡遊戲,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放棄了自己在現實社會中原有的道德判斷力。網上的帝國征戰、勇士闖關、古墓盜寶乃至賭王爭霸,極容易使人在感官刺激、智能挑戰中患上“道德麻木癥”。試想:就吸引力而言,內容枯燥、形式古板且總是讓人無法任性而為的道德規範,怎麽比得上虛擬技術所創造的壯麗景觀和夢幻感覺。 3.道德評判效果微弱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交往面較窄,交往對象大都是親友、鄰裏、同事等與自己生活圈子密切相關的“熟人”,人們的壹言壹行總是處於“熟人”的註意、監督之中。壹旦有人違背了公認的道德規範,立即會受到勸誡、批評和指責。倘若有人無視這些道德評判,壹般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當然,懲罰並非采取強制的、類似法律制裁的方式,而是以貶低其社會聲望、疏散其社會關系、凍結其交往活動等方式進行。這些方式在“熟人社會”中所產生的影響往往是十分巨大的。因而,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評判常常產生較好的引導、規範人們言行的效果。 但是在漫無邊際的數字化網絡社會中,由於網絡監控機制無法發揮效力,人們時常難以找到網絡言論、網絡行為的責任人。即使能夠對某壹網絡事件作出恰當的道德評判,也常常由於缺乏評判對象而落不到實處。對於實施網絡行為的本人來講,也可以在“沒人知道我是誰”或“反正沒人認識我”等心態的掩護下,忽略甚至蔑視各種道德評判。現實社會中由熟人的目光、公眾的輿論、親友的感情所築成的道德防線在網上很容易陷於崩潰狀態。壹方面,目前的網絡道德本身尚處於不成熟階段,對很多網絡行為仍無法從道德層面作出評價;另壹方面,網上的道德制裁途徑和制裁手段仍很缺乏,無法將道德評判與行為責任人的切實利益聯系起來,評判者往往會受到“妳可以批評我,但妳能把我怎麽樣”的嘲弄。 可以預見的是,在道德評判效果變得微弱的同時,傳統倫理道德基礎也將受到動搖。朋友妳再加上點現實問題和政治結合起來就可以了
上一篇:論述20世紀30年代歐美新傳統教育思潮的主要觀點及其影響。下一篇:高中議論文萬能素材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