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請問壹下各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歷程是什麽呢?謝謝大家了~~~

請問壹下各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歷程是什麽呢?謝謝大家了~~~

中國思想發展史

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國古代經歷了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近代時期,在西方的資產階級思想影響下,產生了幾次重大的思想解放運動,20世紀初期馬克思主義思想開始影響我國。20世紀以來,資產階級思想和馬克思主義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論成果,並影響著中國社會的發展。

1.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莊與道家、孔孟與儒家、墨翟與墨家、韓非子與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及其特點。

認識:(1)“百家爭鳴"出現的原因、實質及影響:春秋戰國時期社會歷史的巨大變動,舊的思想觀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論上的重新認識;諸子百家爭鳴是思想領域對種種歷史的、現實的問題鬥爭的反映;各個國家的政治變革與相互競爭也需要理論指導;“學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聚徒講學之風大盛,自由的學術風氣使各個學派得以發表自己的政見和主張;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為學術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自然科學特別是數學、天文學的發展,為社會科學發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論據,使思想認識進壹步深化。“百家爭鳴”實際上是這壹時期政治、經濟的大變革在意識形態中的必然反映。“百家爭鳴”的出現,促進學術文化的繁榮,開創了思辨、討論的學術風氣,形成了壹系列哲學流派,影響了後世文化的發展;各派學說,為不同階級、階層服務,各取所需,有的成為諸侯國改革變法、立國發展的理論基石;“百家爭鳴”是春秋戰國時期改革變法的前奏,又促進了社會變革的進壹步發展。

(2)儒、法、道家思想的特點:這三派為封建統治者設計了各具特色的治國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強調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提倡法治和暴力統治;道家提倡順乎自然,“無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補性,分別適用不同的情況。事實上到了漢武帝以後,中國歷代統治者均采用以儒家倫理道德為中心,以法家嚴刑峻法為輔助,以道家權術政治為手段的統治模式,影響深遠。

2.傳統中國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發展:春秋末期產生,戰國時期初步發展,兩漢時期官方化、經學化、神學化,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與玄、釋、道教相互批駁與相互滲透,宋元明清時期理學化,至五四運動受到嚴厲的批判,儒學在思想意識上占統治地位的時代宣告結束。

認識:(1)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取得主導地位的原因: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學之所以獨領風騷,壹方面是因為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宣揚天命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宣傳忠孝,嚴格等級次序;政治上主張“大壹統”,維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這些都是壹切剝削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後***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另壹方面,是因為儒家的入世說,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的改變面目。特別是漢代的儒學,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並與陰陽五行說相結合,制造了君權神授,“天不變,道也不變”的理論,以神權論證君權,以天道論證人道,使儒學長期成為統治階級的政治哲學。另外,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紛爭、鬥爭中發展起來的。儒家為了豐富自己的哲學,在批評佛、道兩教的同時,也充分吸取它們當中對自己有用的思想資料,以充實和發展自己的哲學體系。宋明理學既是“三教合流”的產物,同時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質和立場。

(2)儒學的現代價值:儒家的大壹統意識,民本意識、道德意識與和諧意識等,對維護中華民族統壹、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謀求社會的***同發展和保護生態環境都不無裨益。

3.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潮流: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方列強經濟、軍事、政治、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國的思想界圍繞著“向西方學習”展開了廣泛深入的探討,先後湧現出許多思想流派。鴉片戰爭期間,林則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揭開了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的序幕。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突破了封建頑固派的陳腐觀念,為中國近代化提供了壹定的條件。19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傳人和洋務運動的興起,產生了早期資產階級維新思想,開始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為以後的戊戌變法奠定了思想基礎。19世紀末,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要求改革政治制度,實行君主立憲政體,發展資本主義。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形成並得到發展。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把西方的國家學說和中國國情結合,提出“三民主義”,並以此作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蓬勃發展,先以“民主”和“科學”為號召,後以馬克思主義為旗幟,成為中國又壹次思想解放運動。中國***產黨成立後,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革命運動的指導思想。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毛澤東思想也開始逐步形成。

認識:近代中國思想解放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從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這壹時期主要是以地主階級改革派、洋務派為代表,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主張“師夷長技”,學習西方僅停留在“器物”的層面上。(2)從戊戌變法至五四運動前夕。這壹時期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不同派別先後登上政治舞臺,他們以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為指導思想,主張效仿西方變革中國傳統的政治體制,繼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層。資產階級思想啟蒙、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傳播和新文化運動興起,構成了中國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3)從五四運動至新中國成立。這壹時期,中國無產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由中國***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其間經歷了“學俄國走十月革命道路”到“走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思想歷程。中國人民第壹次真正找到自己的路——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路。

近代中國人學習西方、尋求變革的思想主題是為了中國的獨立、民主和富強。學習西方與抵制侵略、啟蒙和救亡相連,體現強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質。學西方的歷程是壹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裏不斷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復雜歷程。甲午戰爭失敗,宣告了單靠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是不能挽救中國的,而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失敗說明了完全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同樣也不能挽救中國。國人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實踐證明,真正適合中國國情的就是社會主義道路。思想解放是社會變革的先導。正如洋務思想付諸實踐,開啟了中國近代化的第壹步——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思想的發展直接導致了戊戌變法的發生;資產階級革命思想傳播,推進了辛亥革命的爆發;民主和科學的提倡,動搖封建思想統治地位,呼喚了五四運動的到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其中國化,成為中國***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強大中國的思想武器。

4.20世紀以來中國重大思想理論成果:主要包括: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認識:(1)“三民主義”集中反映了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和民主權利的***同願望,是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它指導資產階級推翻了中國的君主專制統治,但沒有明確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要求,也沒有徹底的土地綱領,因此,它不可能指導資產階級革命派取得革命的勝利。(2)毛澤東思想指導無產階級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鄧小平理論指導中國***產黨人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三個代表”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實踐證明:(1)馬克思主義是中國***產黨的指導思想,它只有實現中國化,與中國實踐相結合,並在中國得到進壹步發展,才能化作革命和建設的內在需要,才能引導中國革命和建設走向勝利之途,實踐證明把馬克思主義神聖化、教條化必將導致中國革命和建設受挫。(2)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三者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偉大的三大成果,是壹脈相承的統壹的科學體系。毛澤東思想主要解決了“中國的社會性質是什麽,中國革命的性質是什麽,中國怎樣進行革命”的問題,它是指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行動指南;鄧小平理論回答了“什麽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課題,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武器;“三個代表”主要回答了21世紀“建設壹個什麽樣的黨,如何建設黨”的課題,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全面綱領,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武器。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9170

關於中國文化思想發展歷程的探討

現在我們中國開始走向強大,思想也越來越多的受到了國外的影響,幾乎年齡相差十歲左右就是壹個代溝。很多老壹輩人覺得現在是壹代不如壹代,特別是象我這樣八十年代出生的,被稱為小皇帝的壹代。我覺得這並不是壹種倒退,而是時代發展的壹種必然結果。我們這壹代從小是生活在中國文化和國外文化融合的時代,思想受國外思想的影響是必然的,而且也從小開始了解世界,知道中國只是世界的壹部分等等,這樣我們自然就更容易國際化,思想比老壹輩人開闊,喜歡去探索,開拓世界。盡管我們現在還有很多問題很困惑,很多人生活在空虛之中,思想沒有寄托。這雖然是壹種不好的現象,但這也是中國從農業社會過度到工業社會的壹個特殊階段。這也預示了壹種新的中國文化的即將產生,由於新生事物都是在不斷的矛盾中成長,所以不能因為他暫時的弱小和不成熟而低估他的威力。

現在我們來看看歷史,經過歐洲的文藝復興以後,歐洲人的思想開闊了,而且國家越來越強盛。特別是19世紀的英國,只有我們中國的四十分之壹大的地方,結果卻占了世界四分之壹的殖民地,我覺得思想開闊才是真正的強盛,否則疆土遲早會縮水的,清末的領土流失就是這個道理。

清朝思想的禁錮使我們現在很多老壹輩還是保持著那時候的保守思維,不希望接觸新事物,抵觸改變,認為什麽都是以前好,等等我就不多說了,甚至文革的產生也間接的和這種思想禁錮有關系。

所以我個人覺得中國的思想到了明朝末年就停止不前,而且越來越格式化了。

中國思想最活躍的時候在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有點象現在社會的思想沖突問題),成熟於漢武帝時期,發展於唐宋,元朝的時候思想由於蒙古的統治而受到了強烈的沖擊——堂堂華夏怎麽會被蠻夷完全征服?那時候中國的大漢族思想開始受到沖擊,有了開始探索新出路的苗頭。明朝的時候,封建關系的矛盾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探索新的出路,資本主義萌芽也開始了。

清朝的建立不但沒有延續這種轉變(如果大家的思想都開闊了,那滿人就混

不下去了,他們是從奴隸社會過度過來的,封建的思想還在啟蒙之中)反而用了文字獄和八股文來維護封建統治,讓人們越來越思想狹隘,或者說越來越迂腐,越來越笨。終於中國從剛開始的開辟絲綢之路的進取精神變成了只會講

普天之下莫為王土的井底之蛙了,這種毒害甚至還延續到了現在。

雖然並不能說清朝壹無所是,但他確實也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停滯。現在中國要恢復他往日的強盛就必須把開闊思想的路走到底,開拓進取的精神永遠保留下來,不斷探索,不斷上進,我想壹種適合於工業社會的壹個全新的中國思想即將誕生!相信這壹天就是那不久的將來。

  • 上一篇:客家土樓的故事或歷史
  • 下一篇:奧運會五福娃的名字的寓意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