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電影是第七藝術”的說法流傳甚廣,在電影界以至文藝界,在電影愛好者心目中,幾乎早成定論,實際上,這是壹個極其有害的規定,它嚴重攪亂了電影工作者的思想,給電影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阻礙,引發了“藝術電影”的神話和所謂“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對立”的虛幻戰爭。
“第七藝術”之說的虛妄在於它抹殺了電影作為20世紀新興藝術與已經存在了千百年的傳統藝術之間的根本性差別,企圖把電影強行納入傳統藝術的美學框架,改變它的大眾文化屬性,使它成為供少數人把玩、在由所謂的精英分子組成的小圈子裏互相吹捧的沙龍藝術。
謂予不信,請從其起源說起。
根據電影史的記載,早在上世紀的十年代,當電影還處於童年時期,電影理論尚未形成之時,歐洲的壹些傳統藝術勢力十分強大的國家裏的壹些藝術知識分子註意到了電影的“藝術潛力”,開始致力於把電影這門新興藝術置於他們的控制之下。我們都知道,直到20世紀初,傳統藝術基本上仍然保持著由藝術保護人(宮廷、貴族和新興資產階級)養活藝術家、中下層人民與藝術欣賞無緣的老格局。大眾文化的興起尚在萌芽時期,在露天廣場上或鎳幣影院裏看電影的下層人民,也完全沒有在欣賞藝術品的意識。
這時有壹位名叫裏卡多·卡努杜的名不見經傳的意大利藝術評論家站出來說,電影是壹門具有巨大藝術魅力的“光的藝術”,應當是排在六種傳統藝術之後的“第七藝術”。他認為不能容許由商人利用電影來講故事牟利,喝令“讓商人走開”,把“電影還給藝術家”。他說的“藝術家”是指電影圈外的從事傳統藝術創作的人,如畫家、音樂家、舞蹈家等等,電影人在他眼裏是沒有資格被稱為藝術家的。這番言論得到了許多歐洲國家的藝術知識分子的喝彩和響應,“藝術電影”壹詞於焉不脛而走,在讓商人走開的號召下,已經在世界電影市場上獨占鰲頭的法國百代公司向法國作家協會拱手稱臣,放棄大眾,不再“媚俗”,改走“藝術電影路線”,為“精英分子”服務。在創作上出現了與現代派藝術相呼應的先鋒派電影,在巴黎,出現了公開排斥普通觀眾的“老鴿籠”影院。其結果是:歐洲把世界電影市場拱手讓給了新興的好萊塢。
在“藝術電影”的大旗下,“精英分子”大肆攻擊面向大眾的電影,說它是“惟利是圖”的、迎合大眾的低級趣味的“商業電影”,別有用心地誇大所謂“藝術與商業的對立”和“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對立”。他們還利用“藝術電影”的定義的模糊性,把“優質電影”和“精品電影”說成是“藝術電影”的“同義詞”,以此來壯大“藝術電影”的隊伍,嚴重攪亂了電影工作者和電影愛好者的思想。愛好電影的人們對此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