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壹生與鎮壓太平天國革命運動密不可分。1852年,曾國藩因母親去世在家。此時,太平天國的革命風暴已經席卷了半個中國。雖然清政府從全國各地調集了大量八旗綠營官兵對付太平軍,但這支腐朽的反革命武裝不堪壹擊,完全喪失了抵抗革命軍的能力。因此,清政府多次發布賞賜勇團的命令,試圖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裝遏制革命勢力的發展,這就為曾國藩湘軍的出現提供了契機。1853 65438+10月,清廷任命曾國藩為侍郎,在湘督。曾國藩無視守制三年的恩賜,積極行動,開始了他對抗太平天國的畢生事業。他知道,如果按照應永的舊組織方式,是無法對付規模龐大、組織嚴密的農民軍的,所以他建議在綠營之外重新建立壹支正規軍——湘軍。湘軍的主要特點是:壹是以封建宗法制度為紐帶,團結軍隊。湘軍的官兵壹般都是通過自己的老鄉、親戚、親友、老師、學生選拔招募的。每個營只服從壹個營官,全軍只服從壹個曾國藩。第二,湘軍將領多選自受孔孟影響,在科舉道路上失意,壹心以戰功獵取名利的中小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這些人通常標榜朱成的理學,把捍衛封建統治秩序作為自己的最高目標。第三,以“衛道”為名,湘軍其實是壹群殺人放火的強盜。曾國藩在長沙練兵的時候,已經因為殺得多得了個“剃了光頭”的外號。在與太平軍的戰鬥中,曾國藩用劫掠財物、冊封官員等方法來鼓舞士氣,形成了湘軍猛士傷殘的性質。
1854年初,湘軍組建陸軍第十三營、海軍第十營,壹萬七千余人。同年正式開始打太平軍。曾國藩以個人名義發出檄文,誣稱太平天國為“粵匪”,說他出來鎮壓革命不僅是為了保衛清朝,也是為了保衛整個舊傳統。他號召所有“文人”為捍衛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而戰。
曾國藩兌現了自己的諾言。1854年,率領湘軍在湘鄂情對太平軍進行瘋狂反擊。65438+二月,湘軍進入九江,形勢對太平天國非常不利。曾國藩狂喜地喊道:“收拾河道,直奔金陵。”為了扭轉這種被動局面,太平天國派石達開等人領兵西援,在湖口、九江戰役中殲滅了湘軍水師。1855年2月2日,11年2日,太平軍放火燒了停泊在江面上的100多艘湘軍船只,奪了曾國藩的船。曾國藩絕望了,投水自殺,被部下救起,倉皇逃入南昌,被太平軍包圍,使他“呼救無門”,“夢魂屢驚”。
1856年,太平天國內部大亂,湘軍趁機卷土重來。12年攻陷武漢,隨後李率湘軍主力投入江西戰場,困住九江,向太平軍重要軍事據點三河鎮進逼。很明顯,曾國藩的意圖是先拿下武漢、九江,再以湖北、江西為大後方,與太平軍爭奪安徽,重點特別放在安慶。他認為,只要占領安慶,就可以順流而下,直取太平天國首都天京。1858 165438+10月,太平將軍陳玉成、李秀成在三河猛攻湘軍。三支軍隊包圍了李和的營地,項被打敗了。李以下的400多名文武百官全部被消滅。曾國藩不得不承認:“三河之挫,殺了我城六千人,士氣大傷!”
曾國藩的湘軍,雖敗於三河,但並未崩潰,仍堅持奪取安慶,進於天京的策略。1860年,曾國藩親率八萬湘軍圍剿安慶。此時太平軍在江南大敗營壘,東進至蘇、常州。鹹豐帝大怒,要求曾國藩迅速派兵救援,但他拒絕接受命令,說:“目前與淮南有關的安慶軍,將來壹定會攻克金陵的張本。”為解安慶之圍,太平天國決定兵分兩路,突入敵後,攻占武漢。這壹行動引起了湘軍的恐慌。有人主張撤回安慶之圍,回湖北救援。但曾國藩不為所動,仍堅持原來的提議,說:“我只想攻破安慶,不想與之爭得失。”果然,太平軍西取武漢的計劃沒能實現,但曾國藩孤註壹擲,如願以償。經過5個月的鬥爭,1861年9月5日,安慶終於落入湘軍手中。
1860、10年,清政府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中外反動派勾結太平天國鎮壓革命運動的時機已經成熟。
1860年6月,壹向對湘軍疑心重重的鹹豐帝,不得不指示唯壹能與太平軍抗衡的漢族大地主曾國藩,代理兩江總督。八月,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監督江南事務。慈禧、宜信上臺後,1861年底,曾國藩奉命監管江浙皖贛四省軍務,四省總督、知府均被收編。就這樣,曾國藩集團成為地主階級統治勢力中最大的力量,並逐漸獲得西方列強的青睞和支持。
1862年春,清政府宣布借助外國侵略者鎮壓太平軍“不是為了遙控”。曾國藩也認為帝國主義“對我有德”,“在當前形勢下,沒有什麽好辦法可以依靠洋兵”。他決心巴結外國侵略者,憐憫他們,與他們聯手鎮壓太平天國。1862年初,贊助左為浙江巡撫,領兵入浙,贊助李鴻章為江蘇巡撫,引淮軍來滬,讓其配合侵略軍進攻太平軍。曾國藩親自坐鎮安慶,派弟弟曾國荃率領湘軍主力從皖北向東,進逼天京。
在中外反革命勢力勾結的過程中,曾國藩等人開始向外國訂購大量船炮,請洋人訓練軍隊,組織新的軍火工業。1861年在安慶設兵工廠,仿制洋槍洋炮。此後,許多省份也建立了軍火工業。這些行業在殺害中國人民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1864年春,江浙大部分太平天國基地失守,同時天京城門也被湘軍圍剿。7月19,天京淪陷。“湘軍破城時,人人被殺,房子被燒,孩子也被卷進湘軍。”湘軍裏從上到下,每個人都買了壹個大竹籃,搶到錢就往裏裝。曾國藩聽了覺得理所當然,心裏很高興,但覺得自己搶得還不夠。由於積極殺民,曾國藩的湘軍在十幾年間連升三等以上,其中不乏知府。
太平天國失敗後,太平軍在江北剩余部分加入了撚軍,非常強大。清廷命曾國藩監管直隸、山東、河南三省軍務。曾國藩率領兩萬湘軍和六萬淮軍,裝備洋槍洋炮,在北方“剿撚”。他的方針是“重壓制而不窮追猛打”,提出了“重點設防”等計劃,企圖把撚軍阻擋在運河和沙河地區,使其無處可逃,進而被消滅。但撚軍突破曾國藩防線,順利進入山東,使曾國藩的戰略計劃全部破產。曾國藩被免職,由李鴻章接任。
1870年,時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奉命赴天津辦理天津教案。原來,6月21,65438日,天津數千民眾因不滿法國天主教會綁架民眾、虐殺嬰兒,聚集在法國天主教會門前,聲討侵略者的殘暴罪行。法國領事馮大爺認為這位官員持槍不當回事,於是在街上遇到天津知府劉傑並開槍射擊,當場打死劉傑的仆人壹人,激起群眾更大憤慨,當場將馮大爺打死,並放火燒教堂。事件發生後,英、美、法等國聯合抗議,並出動軍艦炫耀武力。曾國藩到天津後,根據他的媚日政策,“惟河北抽簽急功近利,不算不求愛之罪之壹。”中國人被殺20人,流放25人(天津地方官也被貶為流放)。曾國藩的賣國行為,讓整個國家都被朝野罵了壹頓。就連他在湖南的同鄉也砸爛燒了湖廣會館裏吹噓他名氣的牌匾,他自己也在眾人的責罵中可恥地死去。
壹生
曾國藩出生於嘉慶65438+2006年10月11日,父親曾麟書是教師。科舉出身,18 (1838)道光進士,在各部任侍郎。1853年,清政府給了它尋求實力鎮壓太平天國的機會。在其家鄉湖南,依托師徒、親友等復雜的人際關系,建立了壹支地方團體訓練,名為湘軍。湘軍作為地方官僚的私人武裝,成為中國南方抗擊太平天國的主要力量之壹。曾國藩殘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使用嚴刑峻法。歷史上說“壹個人被派到周知,壹個人被派去審判強盜。解的嚴重了就定,輕了就打死,輕了就是千夫所指。.....案件將立即審理,法律將立即執行,不存在拖延的預期。”他不僅直接殺人,他的父親和四個兄弟也殺人,就是有人指責他殺人太多,罵他“曾光頭”、“曾屠夫”。據說現在南京的孩子晚上哭,媽媽說剃了光頭,孩子就不哭了。
天津宗教計劃是65438年至0870年(同治九年)在天津發生的震驚中外的宗教計劃。自清末《天津條約》開放傳教以來,傳教士開始在各地傳教傳教。但由於基督教與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巨大差異,傳教士和教民(即中國的基督徒,很多都是不法無賴和地痞)往往與民眾產生各種誤解和沖突。各種反教帖、讒言流傳,群眾信以為真,導致群情激昂,聚眾發問。還有混入教會的“宗教食客”,素質低下,乘勢欺人。傳教士被他們蒙蔽,幹涉訴訟,惹事生非。有時會形成大規模的沖突,也就是教案。
當時,外國傳教士經常利用慈善活動吸引中國人加入教會,而托兒所是傳教士經常組織的慈善機構,用來收容大量無家可歸的孤兒,但這樣的舉動往往會引起公眾的懷疑。比如1868的揚州宗教案,也是由苗圃引起的。
1862年,法國天主教神父魏如梅通過法國駐天津領事與三口通商產業大臣崇厚交涉,獲得天津三岔河口北岸望海樓舊址(1773,三層樓閣65438間,天津名樓,又名海河或河樓,當時已廢棄)及其西側崇西觀(65443但是,最初幾年,我只能躲在東門附近的深宅大院裏,為病號設壹個仁德堂。1866年,法國牧師謝福音(1820-1870)赴天津傳教。5月1869日,望海樓和崇熙殿舊址拆除,年底建成天津第壹座天主教堂——後勝利教堂(聖母勝利教堂)。法國駐天津領事館搬進了東邊望海樓宮殿的廢墟。
事件
1870四五月份期間,天津發生多起兒童失蹤、被綁架事件。6月初,天氣炎熱,疫情流行。三四十個孤兒在托兒所裏病死了。每天都有數百人去墓地觀看並挖掘孩子們的屍體。於是人們開始造謠說,外國尼姑把托兒所當拐杖,其實是綁架殺害兒童當藥材。6月20日,居民交給政府的歹徒吳蘭珍在教區居民王三和教會的懺悔中受到牽連。結果民怨沸騰,士紳雲集,書院停辦,反西化情緒高漲。
6月21日上午,天津知府劉傑帶犯人吳蘭珍到望海樓天主教堂對質,發現教堂裏沒有王三子,也沒有吳蘭珍提供的棚子柵欄。"據說犯人不認識大廳裏的人,不能作證。"父親謝福音也已與崇厚商議如何處理托兒所的善後事宜。但當時已有數千人包圍了教堂,教堂工作人員與圍觀者發生爭吵,引發扔磚和打鬥。法國駐天津領事亨利·豐塔尼耶(1830-1870)請求總督崇厚出兵鎮壓,但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在去教堂的路上,他與知縣劉傑發生爭執,壹怒之下開槍,不幸打死了知縣的仆人。百姓大怒,先殺了馮大爺和他的秘書西門。後來,10名修女、2名神父、2名其他法國領事館工作人員、2名法國國民、3名俄羅斯國民和30多名中國信徒被殺害,法國領事館、望海樓天主教堂、仁慈教堂和當地英美傳教士開辦的4所基督教堂被燒毀。破壞持續了三個小時。
6月24日,外國軍艦來到天津,七國大臣向總理衙門抗議,法國為首。
交叉相關影響
法方最初要求處決主管中國的官員,清朝派直隸總督曾國藩前往調查,與法方交涉。當時朝廷大部分官員認為不應該向其屈服,不惜壹戰,所以局勢緊張。
但考慮到當時的形勢,曾國藩並不想與法國開戰。首先,他向英美俄做出了賠償,以便最終能單獨與法國談判。後來經過他的調查,“證實”托兒所沒有發生誘拐和傷害兒童的情況,於是應法方要求,決定最後處決18人(、崔、馮瘸子等。,行刑日期為10,19),流放25人,放了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但是法國因為後來的普法戰爭,不重視東方事務,所以接受了這個條件。
這次交涉的結果,朝廷官員和輿論都很不滿意,極大地影響了曾國藩的聲譽。另壹方面,天津宗教計劃的消息也影響了全國其他地區,產生了對西方傳教士的惡評和不信任,這也造成了壹些地區的宗教計劃。
1897年,望海樓天主教堂在空置20多年後重建,在義和團運動期間第二次被燒毀。庚子賠款用於1903第二次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