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有壹雙長長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在它頭勁的下面,還背著壹個小小的房子,大概是因為下雨的時候,沒有地方躲,才背上了小房子吧?我連忙把它帶回家。
蝸牛把我們家的花盆當做了草地,它喜歡吃菜葉。當我拿菜葉去餵它的時候,它就慢慢地靠近菜葉,上前聞了聞,啊?蝸牛有鼻子?它的鼻子在哪裏?科學老師告訴我們:它的眼睛旁邊的兩個小觸角就是鼻子!瞧,蝸牛得到了食物的信息,開始用它小小的嘴吸菜葉的汁水了。
蝸牛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生活。如果把它放在被雨水打濕的地方,它會很快伸出頭來,如果把它放在太陽光下,它就會連忙把頭縮到期殼裏去。
蝸牛的爬行本領非常強。有壹天早晨我去看蝸牛,發現蝸牛不見了,怎麽找也找不到。這時我突然想到蝸牛爬行的時候,會留下銀白色的痕跡,要是我按照它爬行的痕跡,順藤摸瓜,壹定可以找到它。找啊找,原來它爬到了屋頂上,呆在它自己的小房子裏呢。
這就是我可愛小蝸牛。
請采納
2. 作文蝸牛怎麽寫蝸牛是壹種非常可愛的動物,它們有時頑皮,有時乖巧。
蝸牛有壹個小小的腦袋,上面長著兩對又細又長的觸角,像四根電線,前後擺著,觸角上有兩個芝麻般的黑逗號。我問了壹下家人,家人說這是蝸牛細小的眼睛,原來,蝸牛的眼睛長得這麽隱蔽,可真有趣。妳只要碰壹下它的觸角,它就會連忙縮回來。蝸牛的身上有壹個大大的殼,像壹座房子,上面有許多五顏六色的花紋,可美麗了。蝸牛的腳在哪裏呢?我壹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於是,我查看了資料,終於,我找到了答案,原來,蝸牛的腳在腹部的邊上,在爬行中會產生壹種黏黏的液體,摸上去像膠水壹樣。
蝸牛的吃食很奇怪,有時快,有時慢,有時還很挑食。有壹次,我在蝸牛的旁邊放了壹片青菜,蝸牛壹動不動。過了壹會兒,它才開始慢悠悠地吃起來,嘴巴壹伸壹縮的,很可愛。我又放了壹塊蘋果,它壹見,拼命地向蘋果爬去,像是有人要來搶它的食物似的,爬到蘋果邊,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接著,我又拿了壹塊肉來餵蝸牛,可蝸牛壹點兒也不喜歡吃,坐在“凳子”上悶悶不樂,好像在生氣呢!
蝸牛也愛鍛煉身體。於是,我就組織了壹場蝸牛跑步比賽。我把三只可愛的蝸牛放在地上,敲了敲它們的殼。三只小蝸牛開始拼命地向前爬山,壹只比壹只快,身子像層層波浪在湧動。它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註視著前方,壹定想快點到終點。這時,壹只蝸牛轉了個彎,出界了,被淘汰了。剩下兩只蝸牛還在爭先恐後地爬著。它們妳追我趕緊,特別精彩。忽然,壹只蝸牛停了下來,壹定是爬累了它想休息壹會兒。還剩下壹只蝸牛,依然飛快地爬著,不壹會兒,那只蝸牛來到了終點,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小蝸牛呀,妳雖然小,但妳是那麽可愛、淘氣,我愛妳這個新朋友。
3. 我與蝸牛的壹件事,作文如何寫漆黑的夜晚,小區的花壇邊,兩個人打著盞手電,正徘徊尋找著什麽。
他們是誰?他們在幹什麽?不要驚奇,他們是我和爸爸在捉蝸牛呀!因為我們知道,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生活,所以每壹片葉子,每壹叢草垛我們都不放過。終於,老爸叫了起來:“找到了,找到了!”我興奮地圍上去看:在手電昏暗的燈光下,兩只蝸牛正在葉子上爬呢,還有壹條銀色的線拖在後面。
我奇怪地問爸爸:“這條線是什麽?”“這是蝸牛體內分泌的液體,幫助它辨認路線。”爸爸解釋道。
就這樣,這兩只蝸牛被我和爸爸請到了我們家,我還給它們起了好聽的名字:“火火”、“水水”。 放學回家,我做的第壹件事情,就是把我的“火火”和“水水”從盒子裏請出來,放在我的寫字臺上,仔細地觀察了壹番。
經過兩天的觀察,我發現了: 1、“水水”的殼是右旋的,而“火火”的殼卻是左旋的。 2、它們的觸角能伸縮。
3、它們的軀體上有小小的鱗狀物體。 為什麽“火火”和“水水”的殼會不壹樣?它們的軀體上小小的鱗狀物體有什麽作用?我問爸爸,爸爸說不上來。
到學校裏問老師,可那天科學老師不在,我沒問成功。我準備再找機會問個清楚。
希望老師能給我壹個滿意的答案。 最有趣的要數蝸牛賽跑了。
那天科學課,我們把蝸牛擺在“起跑線”上,然後讓蝸牛自由爬行,看哪只蝸牛先到“終點”。瞧!劉佳樂的蝸牛偏離了“軌道”,王松鑒的蝸牛爬到別的蝸牛上去了,真是和他壹樣頑皮,虞卓立的蝸牛呢,幹脆邊爬邊拉起了屎,懶人屎多,莫非它也是壹個“懶漢”?``````只有我的“火火”壹路順風,遙遙領先,取得了勝利。
趙老師說:“這只蝸牛像妳壹樣,總拿第壹。”我聽了心裏喜滋滋的,比吃了蜜還甜呢! 這兩只蝸牛在我家住了壹星期,我打算將它們放回大自然。
雖然我很舍不得,因為他們帶給我太多的快樂。可我知道,對他們來說,回到大自然是他們的快樂。
我也應該給他們快樂。
4. 以周傑倫《蝸牛》這首歌寫壹篇作文要求:1.體裁不限2.字數最好在蝸牛精神與夢想 “我要壹步壹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我又聽了壹遍周傑倫的《蝸牛》,每聽壹次都覺得有很多感想,以至於我將它作為座右銘! “我要壹步壹步往上爬,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這是《蝸牛》的歌詞,“我要壹步壹步往上爬,在最高的點乘著葉片往前飛”這句話表明了蝸牛堅定的毅力,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則讓我覺得每人都要有夢,然後朝著這個夢去努力,然後用蝸牛的精神,壹定可以辦到!夢想是壹種信念支撐著人的思想,人們沒有了夢,即壹無所有.夢想是美好的,但有許多實現不了,是怎麽回事?就是因為缺少了蝸牛精神.蝸牛在向上“攀登”時,上去2米可能會滑下1米,但是蝸牛不怕苦不怕累,依然繼續向上爬,最終才能在最高點乘著葉片往前飛,飛向自己的天空.我覺得我們都缺少蝸牛精神,有了蝸牛精神,什麽事都很簡單.例如:學習,妳不怕苦不怕累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做筆記,下課仔細做作業,好好復習,考試根本就是小菜壹碟,沒問題! 我要像蝸牛壹樣壹步壹步往上爬,乘著葉片飛向藍天.希望沒聽過的朋友去聽壹聽,從中應該可以獲得壹些感受.我也希望大家都有蝸牛精神,將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我就是稻香與神仙希望大家能支持我與我壹樣有著蝸牛的精神! 蝸牛向上爬 該不該擱下重重的殼 尋找到底哪裏有藍天 隨著輕輕的風輕輕的飄 歷經的傷都不感覺疼 ――――周傑倫《蝸牛》 這些傷,真的都不痛嗎?所有的傷,終有壹天都會好的吧!只是個時間問題,不過傷口傷的太深就會留下壹道道傷疤. 沒有受過傷的人才會譏笑別人的傷疤.要是受過傷的人還以取笑別人的傷為樂趣的話,那種人極有可能是精神變態,以前被打擊過頭了的.還可以自嘲吧,在每壹次的嘗試中失敗時.只要不把傷當作自己的借口就好,這樣拿傷口變相地乞求別人施舍憐憫的人才最可笑. 每壹個即將到來的明天都有可能是藍天.就算要刮風下雨又怎樣呢?我總不能如此輕易地被打倒吧!無數個雷閃電鳴的日子都挺過來了,總不能因害怕在風雨中受傷害而放棄自己行進的目標吧,等到達屬於自己的天空時,壹切都會好起來的,不是嗎? 我要壹步壹步往上爬 等待陽光靜靜看著它的臉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重重的殼掛著輕輕的仰望 ――――周傑倫《蝸牛》 壹步、兩步、三步、四步……我就像樹藤上的蝸牛壹樣走的那麽緩慢,或者,是爬行.這個倔強的小東西,它爬的那麽慢,它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爬到樹頂呢.它不知道這棵樹上長不出它夢想中香甜的果實嗎?帶著自己的夢想壹步壹步地堅持著.是的,它應該還在爬.這樣,壹直到達樹的頂端,就自由了吧?到那時,所有的淚和汗,也都不算白流了.哪怕樹上沒有結壹顆果實,但等到它爬到書頂時它就是勇士,就是征服者! 乘著葉片在風中飛翔的感覺壹定很好吧! 那時的天空應該會很晴朗吧,而且,氣溫不要太熱.然後,這只蝸牛在空中俯瞰,俯瞰它曾爬過的每壹寸土地,每壹尺樹皮.這樣的榮耀,也足夠了. 嘿!那麽蝸牛,向上爬吧。
5. 蝸牛怎寫說明文作文300字牛的秘密 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
忽然,看到壹只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麽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壹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裏?”壹連串的問號浮上我的腦海。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妳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麽不親自去實驗壹下呢?”對呀!我怎麽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壹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采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
我先撿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只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
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初步的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分析“蝸牛爬行時為什麽會留下壹條長長的線”。我把蝸牛捉到高處,等它頭伸出殼時,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還沒碰著蝸牛,它的頭又縮回去了。
我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幹事情剛開始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麽壹“激”,又來勁了。
忽然,壹個辦法又從我腦海中間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用壹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蝸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麽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裏,我把壹片白菜葉放在壹只蝸牛面前,只見那只蝸牛先伸出壹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壹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想:大概壹對是眼睛,另壹對是鼻子吧。
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呢,我又取了壹片樹葉,再拿來壹片同樣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壹只蝸牛面前,由於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壹個秘密:大觸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觸手具有鼻的功能。
通過這壹連串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壹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發現問題,井學著解決問題的能力。 --------------------- 葵 花 兒時在街上玩耍,常唱著這樣壹支歌:“什麽鳥兒愛奔跑?什麽鳥兒愛歌唱?什麽花兒水中開?什麽花兒向太陽……”其中這“向太陽”的花兒,就是葵花。
葵花,又名向日葵。為什麽叫向日葵呢?就因為葵花的花盤會轉動。
每天早晨,太陽剛壹出來,花盤就向著太陽。從早到晚,不管太陽在什麽位置,葵花總是向著太陽。
這,大概就是它的名字的來由吧。 那麽,葵花的花盤為什麽總是向著太陽呢?記得小時候,我聽到過這樣壹個傳說:太陽神原來有好幾個兒子,他們輪流在天上值日。
其中的壹個兒子,覺得總在天上太沒意思,就偷偷地溜到地上來玩。可是壹從天上下來,他就不能發光了,身不由己地落到壹棵小樹的頂上,日久天長,他就和樹長在壹起,逐漸變成了葵花。
到了這時,他又覺得還是天上好玩,後悔極了。想回到天上去,卻再也不可能了。
從此,他只好在地上看著在天上輪流值日的太陽兄弟, 每天從早到晚,日復壹日,目光始終不離開太陽。上了中學,學習了植物課,對葵花為什麽總是向著太陽轉有了科學的認識。
植物學家發現,在葵花盤的背後,有壹種對光的辨析能力特別強的物質。這種物質喜陰不喜陽,為了避免受到光照,就便花盤的正面不斷地改變方向,永遠跟著太陽轉。
由此看來,葵花向太陽,不是什麽神的意誌,而是生活的壹種本能。 葵花,是壹年生的草本植物。
到了成熟的季節,個子足有七八尺,八九尺,甚至壹丈多高。杯口粗細的莖稈上頂著壹個金燦燦、沈甸甸的大花盤,在肥大的葵葉襯托下,真有氣魄,真威風呀! 葵花和大多數植物壹樣,也是春種秋收。
壹般在芒種前後播種,幾天後,嫩芽就會破土而出了。起初嫩芽只長出兩個莢,渾身上下都是深綠色。
莢厚厚的,是略長壹點的橢圓形,沒有壹點棱角,莖也很光滑。當它長到壹尺多高的時候,樣子和顏色完全變了。
先前的深綠色都漸漸地變淺了。新長出的葉子每片都有了壹個葉尖,整個葉子成了桃形。
莖也粗了,同時長出了短短的絨毛。在頂部,還長出了壹個小小的花蕾。
這時,只要水肥適當,它就會很快地成長起來。到了六七月份,它長到壹人多高時壹般就不再向高處長了,像芭蕉扇般大的葉子從下往上逐漸變黃了,只有那個頂部的花蕾卻迅速地長大了,像壹個大花盤。
花盤周圍的花瓣,是金黃色的,精神抖擻,像是站崗的衛土。花盤有無數的小黃花,密密匝匝地擠在壹起,但排列得整整齊齊,井然有序。
葵花成熟時,那大花瓣和小黃花就逐漸地脫落了。在小黃花的下面便露出了黑色的葵花籽來。
葵花可以供人們觀賞,但主要還是壹種經濟作物。葵花籽可以食用,也可以榨油;葵花桿可以作籬。
6. 觀察蝸牛的作文怎麽寫天下著蒙蒙細雨,放學後,我在校門口發現了壹只很大的蝸牛,背上有壹個大大的殼,有壹圈圈的花紋,我便把它捉了回來想飼養它。
回到家,我把蝸牛養在壹個瓶子裏,便迫不及待地拿來壹個放大鏡來觀察它。我發現它壹***有兩對觸角,長長的壹對上有兩只小眼睛,正看著我呢!我碰了下觸角,觸角便縮進去了。蝸牛很膽小,壹點點動靜就把頭縮進殼裏壹動不動。
我找不到它的嘴巴,因為好奇,便到電腦上查資料。原來,蝸牛的嘴巴是貼在地上的,只有翻過來才能看見壹個小小的嘴巴,它也有牙齒,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有25000多顆。我想知道它是怎麽吃食物的,便拿來壹片菜葉,只見蝸牛馬上“奔”過來,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不壹會兒,菜葉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洞,而蝸牛呢正趴在菜葉上,好像很滿足似的。我想看它是怎樣爬行的,便把它拿出來放在地上。蝸牛慢慢地爬著,身後還留下壹條水印,這些水印是蝸牛的排泄物,還可以助於蝸牛爬行呢!
通過這次觀察蝸牛,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7. 觀察日記蝸牛的作文怎麽寫我家有壹只可愛的小蝸牛,我要好好地觀察它。
我發現,小蝸牛的背上背著壹座褐色的“小房子”,這座“小房子”就是它的殼。它的身體壹遇到危險就會馬上縮進殼裏,要過好長時間才會小心翼翼地探出頭來。小蝸牛還長著兩對觸角,壹對長壹對短。壹對短觸角在它爬行時會壹下又壹下的觸碰著地面,就像兩根探測棒,仔細地查看地面上有沒有東西。那對長觸角的頂端長著它的小眼睛,正好奇地打量著這個世界。
我還發現,蝸牛的行動十分緩慢,壹下壹下慢慢地蠕動著。並且它在爬行時腹部會分泌壹種黏液,所以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發出銀色的光芒。蝸牛是個膽小鬼,就連吃東西也不例外,我要把菜葉放到它身旁,它才會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我還知道,小蝸牛是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別看它個子小,它可有兩萬兩千顆牙齒呢!
觀察蝸牛讓我明白了許多東西,以後我要留心觀察身邊的每壹樣事物。
8. 小學生怎麽寫蝸牛的作文星期天,好不容易我在爸爸的幫助下在墻面上捉了壹只小小的蝸牛。
上課學科了!我趕緊把小蝸牛拿上來,可它依然在呼呼地睡大覺,我使勁地扔進水裏,過了壹會兒,我看小蝸牛的頭伸出來了沒有,他卻毫無蹤影。我心裏焦急地呼喚著它,我想如果我找不到它該怎麽辦呢?只能向別人借了唄!我四處尋覓,終於,我在盒子下找到了那只調皮的小蝸牛,我松了口氣 ,說:“小蝸牛呀!小蝸牛呀!妳怎麽跑到這兒來了?”於是,我把它輕輕地放在手心,生怕它又跑了,可他卻像壹只蚊子都把我給癢死了。我有用筆輕輕地碰它的殼,可它沒反應,我又用碰它的身子,它仍然沒反應。我生氣了,用手碰它的眼我又睛,這會兒它的反應就大了!它趕緊把那只眼睛收回去,就成了壹個獨眼龍了。把它放在鉛筆上,小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壹步壹步艱難地往上爬,不壹會兒,它又順著筆滑了下來。 這真是壹只既有趣又可愛的小蝸牛。
9. 蝸牛的作文咋麽寫星期天下午,天氣十分悶熱,我走進院子,擺弄著爸爸的“寶貝花草”。忽然,看到壹只蝸牛緩緩地爬上了葉子。“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為什麽它走過的地方總留下長長的壹條線?”“它的鼻子、眼睛在哪裏?”壹連串的問號浮上我的腦海。
我跑進屋,問正在看報的爸爸,爸爸笑著說:“妳既然想知道蝸牛的秘密,為什麽不親自去實驗壹下呢?”“對呀!我怎麽沒想到呢!”於是,我決定自己去實驗壹番。
“蝸牛是害蟲還是益蟲?”我先采取“用各種食品實驗烏龜的方法”來測驗蝸牛,我先撿來了白菜葉子、饅頭和小蚊子等,然後又捉了幾只蝸牛,分別編了號,把它們放在這些食物面前,大概它們都餓極了,爬向了自己喜愛的食物,只是每只蝸牛都選上了白菜葉子,嚼了起來,而對別的食物卻聞也不聞。不大會兒,白菜葉子便給吃光了。這下,我得出初步的結論,蝸牛是害蟲。
接著我又進行了第二項實驗,分析“蝸牛爬行時為什麽會留下壹條長長的線”,我把蝸牛捉到高處,等它頭伸出殼時,便想去捉住它的身子,可是我的手還沒碰著蝸牛,它的頭又縮回去了。我想,這蝸牛真是“膽小鬼!”連續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我真有點泄氣了。這時,爸爸走過來說:“幹事情剛開始就灰心,長大了還想當科學家呢!”我被爸爸這麽壹“激”,又來勁了。忽然,壹個辦法又從我腦海中閃過。“有了,有了!”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我用壹塊尖石塊小心翼翼地敲破蝸牛殼,抽出蝸牛身子,用手摸了摸它的下面,只覺得粘糊糊的,隱約還有小粒的東西,這是什麽呢?經過查閱書本,我找到了答案,原來那小粒的東西是它的腳,那粘糊糊的就是蝸牛的排泄物,它有助於蝸牛的爬行。
最後,我想看看蝸牛的眼睛、鼻子在哪裏。我把壹片白菜葉放在壹只蝸牛面前,只見那只蝸牛先伸出壹對較長的觸手碰了碰,又用下面較短的另壹對觸手再碰了碰,這才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我想:大概壹對是眼睛,另壹對是鼻子吧。可是到底哪對是眼睛,哪對是鼻子呢?我又取了壹片樹葉子,再拿來壹片同樣大小的白菜葉,分別放在另壹只蝸牛面前,由於差別不很大,這下蝸牛的眼睛可派不上用場啦!只見它用小觸手碰碰,便知道哪個是白菜葉子,哪個是樹葉子了。這下,我又發現了壹個秘密:大觸手具有眼的功能,小觸手具有鼻的功能。
通過這壹連串實驗,真是收益不小!我不但發現了蝸牛的秘密,還明白了壹個道理:長大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就必須從小培養發現問題,並學著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