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青銅奔馬,又稱馬龍超闕、馬塔閆飛、銅奔馬、壹只被馬攻擊的烏鴉、壹只吃草的鷹馬、壹只被馬放飛的獵鷹、淩雲的奔馬,是東漢的青銅器。1969 ~ 10出土於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現藏甘肅省博物館。
東漢銅奔馬高34.5cm,長45cm,寬13cm,重7.15kg。形象蒼勁俊朗,獨具魅力。馬昂首嘶鳴,軀幹強健,四肢細長,腿蹄靈便,三足向前騰空,壹腳向前飛奔。
2.明玉躺在馬上
這件展品是明代的文物。馬俯臥,四肢彎曲,馬頭向後看。翡翠顏色不純。壹方面以灰綠色為主,另壹方面是灰綠色和半黃綠色,好像是裂縫造成的。馬的神態極其悠閑。現收藏於臨海博物館。
3.唐三彩騰空了馬
唐三彩飛馬出土於安蓮湖制藥廠唐墓1966,高38cm,長52cm。這件文物釉色穩重,造型美觀,尤其是開蹄造型,在已發現的文物中絕無僅有。堪稱無與倫比的孤品,無價之寶。
4.唐代的三色馬
唐三彩馬是唐三彩中最常見的題材。壹般作為陪葬品,在唐代非常流行。唐朝末年,由於國力衰落,三彩陶器的生產開始逐漸萎縮,包括三色馬在內的器物質量也大不如前。宋遼時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但工藝和裝飾已明顯不同於唐代。
5、燒玉臥馬。
此展品為明代文物,長11.5cm,寬4cm,高6cm。白玉制成,通體鮮紅,膚色艷麗。作品雕工,玉馬回望臥姿,耳立尾纏身前。其四肢強健,體態恬靜平和,俗稱“龍頸馬”。現收藏於關府博物館。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東漢時期的銅奔馬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唐三彩飛馬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余明沃瑪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唐三彩馬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明火燒玉臥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