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塔是天津廣播電視塔的簡稱,位於市區西南部,水上公園對面。天塔總高度415.2米,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二高塔,並高於北京的中央電視塔。
遊人登上天塔極目遠眺,津門全景盡收眼底,寬敞漂亮的中心廣場、挺拔秀麗的國際商廈,近處可觀水上公園的全景,遠處壹座座高樓櫛比鱗次。倘若傍晚登上天塔,依偎在黃昏的暮色中,看著全城的燈火漸明,更別有壹番情趣。
天塔上還有壹個旋轉餐廳,每4時旋轉360度,在這裏還可以品嘗到不同的天津風味,有狗不理包子、貓不聞水餃等,邊就餐,邊觀景,可算是津門遊覽中最舒適安逸的事兒了...
南市食品街
南市食品街坐落於和平區南市商業區,1985年元旦開業,占地面積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1萬平方米,營業面積2.8萬平方米,日客流量8萬人,年銷售額1.7億元,是全國最大的以經營飲食名優食品為主的商業群體,1989年與南市旅館街聯袂定名為“雙城醉月”,成為津門壹景。
南市食品街采用民族古建築形式,如同宮殿壹般。街內分四個商業區,三層營業區,四門相通,形成十字街道,玻璃穹頂聯成壹體。87家廳店裝修各具特色,形成外古內洋的風格。
南市食品街匯集全國各地著名風味佳肴,大中型餐館34家,特色小吃店22家,名優食品店22家,文化娛樂商店8家,薈萃川、魯、粵、湘、蘇、浙、閩、徽8大菜系的佳肴及津菜、京菜、清真大菜、燒烤活鮮、西餐、日式菜肴,有天津“三絕”---桂發祥麻花、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等回漢民間小吃140多種,是壹座集餐飲、購物、旅遊為壹體,多功能的消費樂園。
自然博物館
在河西區馬場道206號,1953年在原北疆博物院基礎上建立。建築面積10716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2700平方米。是我國歷史最長、藏品最豐富的地礦、生物學科的自然博物館之壹。館藏以古生物、動物、植物標本為主,有標本近40萬。其中以古生物化石最為珍貴。
序廳:當您步入陳列大廳,壹幅美麗的自然景觀就呈現在您面前:蔥郁的森林,清澈的泉水,湛藍的天空,伴著鳥語花香好不愜意!大自然正向您敞開寬廣的胸懷,任您遨遊、求索、吸取、享受……橫亙其下方的近百平方米紫銅浮雕壁,它把人們帶向遠古,去尋覓生命發生、發展之源,探知生物進化的歷史軌跡。序廳是以"地球與生命"為主題進行設計的。我們居住的地球已經歷了大約46億年的發展歷史。她是人類迄今確知唯壹具有生命的星球。設置於序廳中央的大型地球模型,將告訴人們地球的形態、結構和自轉運動,並依次顯示地核、地幔、地殼、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氣圈等內外圈層。籠罩其上方的拱形天幕,將設置數個星座,寓意地球系運行於宇宙間的壹顆天體。
水生生物廳:從太空看,地球是壹顆藍色的行星,它表面70%以上的面積被水覆蓋。它孕育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並繁衍出壹個非常多樣的水生生物世界,從最簡單的原生生物到大腦發達的哺乳動物。由水生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對維持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這裏,旨在通過活的水生生物使您近壹步體會生物多樣性及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向公眾展示五彩繽紛的海洋生物世界,提倡熱愛海洋,保護海洋資源,珍惜自然的環境意識。讓我們壹起來認識海底世界,保護地球家園,使我們***有的海洋世界永遠煥發勃勃生機。
昆蟲廳:在廣袤的大自然中,生活著壹類體型較小、種類繁多、色彩斑斕、形態各異、生機勃勃的小動物——昆蟲。它幾乎占據了地球的每壹個角落。據統計,在地球上約有100萬種昆蟲,占已知動物類的3/4。其種類之多,數量之大,是任何其它動物所無法相比的。它們必然對我們人類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展覽分為兩大部分:第壹部分昆蟲大世界,通過比恐龍出現更早的動物——昆蟲;昆蟲的近親;生命的故事——昆蟲變態;保全生命的自衛與偽裝藝術;壹只昆蟲的構造解剖,介紹了昆蟲的基本知識。第二部分千姿百態的昆蟲。通過有原始狀態翅的昆蟲;最美麗的昆蟲——蛾和蝶;身披盔甲的昆蟲——甲蟲;排放臭味的昆蟲;會唱歌的昆蟲;令人討厭的昆蟲;社會性生活的昆蟲;世界各地的觀賞昆蟲的展現能使您增長昆蟲方面的知識,開闊視野,充分領略昆蟲世界的神奇魅力,為您的生活增添壹份新的樂趣。
熱帶植物園:在170平方米熱帶溫室內,您可以看到蒲葵、假檳榔、酒瓶椰子、泰氏櫚、榕樹、菩提樹、蘇鐵、南洋杉、鶴望蘭、巨人旅人蕉等典型熱帶植物,在林下還有烏毛蕨、鳳尾蕨、小鹿角蕨等蕨類植物。此外,您還能見到木葉仙人掌、犀角、鐵蘭、蝴蝶蘭、萬帶蘭、豬籠草、鐵十字海棠、哥倫比亞花燭及非洲紫羅蘭等。
兩棲爬行廳:在大自然的懷抱中,人與動物戚戚相關,***同擁有這個充滿生機的世界。為了讓觀眾更多地了解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這裏展出了珍貴稀少的兩棲爬行動物的神態憨姿,介紹了各種動物的產地、生活習性、形體特征,其中包括被稱為活化石的揚子鱷、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最大的蛇類——蟒蛇、以及兇殘的灣鱷等,讓您去了解動物世界,增長科學知識。
海洋貝類廳:海洋貝類作為奇妙的海洋生物世界的壹大種族是動物界中的第二大類群。該廳試圖通過大量珍稀熱帶海洋貝類標本向廣大觀眾打開壹扇了解海洋,認識海洋貝類資源的窗口,該廳分貝類漫談、滄海桑田貝殼堤、天津滄桑多變三個部份,由淺入深地向觀眾提示貝類漫長而復雜的演化過程。海洋貝類廳將把您帶到壹個神奇的海洋貝類世界,在那裏您可以領略到形態多姿,色彩斑斕的熱帶海洋貝類。再現了天津古海岸與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天津滄海變桑田的演變過程,從而喚醒人們保護自然環境。
古生物壹廳:本廳主要展現中生代爬行動物大發展的熱鬧非凡的場面,突出深受廣大觀眾青睞的中生代特有動物——恐龍的風采,使大家獲得更多的有關恐龍的知識。中生代,即地球史的中世紀生命的時代,劃分為三個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大約從距今2.5億年前開始到6500萬年前止,延續了1.85億年。中生代時期,氣候溫暖、濕潤,四季如春,到處生長著蕨類和銀杏、蘇鐵、松柏與裸子植物,這種環境很適宜爬行動物生存,尤其是各類恐龍,迅速繁衍、分化、遍布世界各地,成功地成為當時地球上的統治者。因而中生代被人們稱為"爬行動物時代"或"恐龍時代"。
古生物二廳:該廳展出的是距今1000萬年到1萬年間的古哺乳動物,它們是在甘肅慶陽、山西榆社、河北陽原和內蒙薩拉烏蘇等地出土的,已在本館珍藏了半個世紀以上。今天在地球上生活著的哺乳動物,大約有四千多種。然而在漫長的歲月中,曾經有更多種類在世界上生活和繁衍過壹個時期,後來又滅絕了。這次展出的標本,再現了遠古生物的真實狀況,以使人們更好的了解古代哺乳動物的演化過程。
動物生態廳:該展廳展示的是按生態地理形式陳列的爬行、鳥獸動物群。既有東北的浩瀚林海,也有遼闊的塞北草原;亞熱帶的高山林灌,還有南疆的熱帶雨林。生活在其中的動物栩栩如生,豐富多彩,***約140種,200余件。展覽配以高山、流水,並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了它們生活的動態場景及動物種類白天和黑夜的變化,走上松軟的草地,來到高大的榕樹下,使觀眾猶如走進曠野,壹覽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動物生態廳還有多媒體觸模、電腦拼圖、連線問答等讓觀眾親自動手,使觀眾流連忘返。由於環境的破壞,壹些動物正在走向滅絕,犀牛發出的陣陣呻吟,又使我們想些什麽呢?保護植被,保護動物,讓我們的地球再現碧綠方舟,鳥語花香。
電教廳:電教廳系采用國際先進的高亮度大屏幕投影機,全日循環放映有關生物、環保專題電視片。團體觀眾可自選片名,中小學校也可在此講課,組織智力競賽等各種活動。
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位於南開區東門外的宮南大街、宮北大街,全長580米,以天後宮為全街的中心。整體建築是仿清代民間建築風格,在宮南和宮北兩邊,各有壹座彩繪牌坊,分別是“津門故裏”和“沽上藝苑”四字,街內的近百家店鋪均為清式建築,門窗上多飾有彩繪圖案,內容以歷史、神話、人物、花鳥為主,形式有透雕、浮雕、圓雕等。
元泰定三年(1326),為利漕運,在此建天妃宮(俗稱西廟,後改天後宮),遂形成宮前(廣場)、宮南(大街)、宮北(大街)。明代,商賈紛至,市面繁榮。清末,此地長源號楊家和天成號韓家靠鹽業和海運發跡,分別成為天津著名的“八大家”之壹。
建國後,天後宮曾壹度衰落。1985年重修天後宮,將宮南大街和宮北大街壹並改造成仿古文化街。1989年正式定名古文化街。街道兩側均為仿明清風格的磚木結構兩層建築,天後宮(媽祖廟)位於全街的中心。沿街有出售泥人張作品的華寶齋,楊柳青畫店,以及出售文房四寶、名人字畫、戲裝古玩的天壹閣、藝林閣、古紡閣等店鋪80余家。各家店鋪的匾額均由當今的書法家和名人書寫。南北街口各有牌坊壹座,上書“津門故裏”和“沽上藝苑”。整個街道古色古香、富麗堂皇。1991年被選為天津市十大景觀之壹,定名“故裏尋蹤”。
全街近百家店堂,有經營天津地方特色的楊柳青年畫的楊柳青畫社,經營泥人彩塑的泥人張彩塑工藝品經營部,有經營文房四寶,名人字畫的四寶堂,春在堂,有經營文物古玩的文物公司萃文齋門市部,還有經營全國各地的景泰藍,雙面繡,牙玉雕,藝術陶瓷,中西樂器金銀飾品等上萬種名優工藝品的幾十家店堂,各種商品貨真價實,物美價廉,商家以質量和信譽吸引中外遊客。
古文化街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辛苦經營12年,總營業額累計6.9億元,創利稅5800萬元,***接待中外遊客1200萬人次,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後來這裏參觀視察,鄧小平同誌在視察古文化街時說:“古文化街很有特色,對外國人壹定有吸引力。”
位置:位於南開區東門外的宮南大街、宮北大街
面積:總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
古文化街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如文房四寶、名人字畫、文物古玩、工藝品等,最有名的有楊柳青畫社、泥人張彩塑工藝品經營部等。此外,古文化街還有老字號的小吃鋪,如石頭門坎飯莊等。徜徉在古文化街上,品味彌漫其間的濃濃的津味、古味和文化味,妳的天津之遊才會完滿。
624、824、24、4路車可到。
梁啟超故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是戊戍變法主要成員之壹,與康有為齊名,近代史稱“康梁變法”。辛亥革命後曾先後出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幣制局總裁、財政部長等職。
梁啟超是中國近代很有影響的人物,壹生著作甚豐。他於民國初年在天津意租界西馬路(今河北區民族路)購得壹塊地皮,面積約4市畝,於1914年建成壹所住宅,此後又建壹所書齋--飲冰室,住宅為二層西式樓房,前後***有兩幢。前樓為主樓,帶地下室。壹、二層各有9間居室。整體建築分為兩部分,東半部為梁氏專用,有小書房、客廳、起居室等;西半部是家屬住房。後樓為附屬建築,有廚房、鍋爐房、貯藏室、傭人住房等。前樓與後樓有走廊、天橋連接。整所建築面積1100余平方米,主樓為磚木結構,水泥罩面,塑有花紋,異形紅色瓦頂,石砌高臺階,雙槽門窗,整所建築相當講究,有花園、汽車房、傳達室。
飲冰室在今河北區民族路46號,與住宅(民族路44號)相連,建於1924年,是壹所淺灰色兩層小洋樓。樓內正面有三個小拱廳,門前兩側是石臺階,當中有蓄水池,池中雕壹座石獸,口中噴水常年不斷。壹樓正中為大廳,大廳周圍5間房子除1間為雜房外,其余為書房和圖書室。二樓靠西北角也是1間大廳,靠東南角有幾間主要作臥室或圖書資料室。梁氏後期就住在這裏從事著述。
梁氏的飲冰定由意大利建築師白羅尼歐設計,為天井外廊式帶封閉罩棚。建築造型別致,正中大廳實際是天井院的罩棚,罩棚高出屋頂,用花玻璃鑲成。該所建築***有房34間,建築面積949.5平方米。
為紀念梁啟超先生誕生120周年,市政府計劃在此建“梁啟超紀念館”。故居於1983年被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門票:5元
位置:位於會城鎮茶坑管理區
面積:建築面積1500多平方米
梁啟超故居建於清光緒年間,是壹座古老的青磚平房,入門跨過小天井,便見壹古色古香的房間。正廳、兩廂的耳房都有小摟閣,樓閣上有走馬式的曲折欄桿,使建築物具有晚清建築特色。正廳和偏廳門前都有小天井,兩廳相隔壹條水巷,有石梯可上偏廳屋頂的閣亭,亭前有小陽臺。離故居不遠,還有兩處是梁啟超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壹處是故居前的“怡堂書室”另壹處是村口的“奎樓”,俗稱“文昌閣”,後來成為“宏文社學”的所在地。梁啟超故居內設陳列室,存放梁啟超的部分遺物、著作,展出生平事跡及照片等,供旅遊者參觀瞻仰。故居門前有空地1500平方米,四周栽上綠樹及各種花卉。
公交1路車。
石家大院
現辟為楊柳青民俗博物館。位於西青區場柳青鎮。是清代津門八大家之壹石萬程第四子石元士舊宅,稱尊美堂。始建於1875年,占地6千多平方米,由大、小四進院落組成,規模宏大,建造精巧。有“華北第壹宅”之稱。堂院坐北朝南,南北長96米,東西寬62米,占地面積6080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2.900多平方米。整個建築包含十二個院落,所有院落都是正偏布局,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跨進石家大院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壹條大青方磚鋪就的長甬道。甬道的東側,原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寢室,現在是展品陳列區,陳列了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歷代傑作和磚雕藝術品。甬道西側,主要有花廳、戲樓、佛堂等建築,是石氏家族會晤賓朋、娛樂消閑、誦經禮佛的場所,現辟為博物館的“石府復原陳列區”。花廳即客廳,現已按照原來的陳設進行復原。與花廳壹墻之隔的是戲樓,這是北方最大的民宅戲樓,造型落落大方,特別是以美輪美奐的內部裝點著稱於世,令觀者瞠目。出佛堂,往西跨壹道隔扇門,就是“天津民俗陳列館”了,這裏展現了具用濃郁地方民間特色的楊柳青風箏、剪紙、花會道具以及婚俗等。大院建築的內外檐裝修,用料考究,作工精細,磚雕木刻形式多樣,是清代津沽豪富住宅常見的做法。現為天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獨樂寺
獨樂寺位於薊縣城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唐代,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樓閣建築,寺內16米高的巨型泥塑觀音為國內所僅見。寺內的觀音閣和山門重建於遼統和二年,是國內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壹。
其山門是獨樂寺的大門,門額上懸掛的"獨樂寺"3字大匾,相傳為明代官吏嚴嵩所題。山門內有兩尊高大的天王塑像守衛兩旁,俗稱"哼""哈"二將,是遼代彩塑珍品。山門臺基之上立著粗大的木柱20根,4根角柱柱頭微向內收,柱腳略出向外,這是我國古代工匠創造的"側腳"技法,作用是穩定結構,防止建築外傾。每根柱頭之上,累疊著許多形似"鬥"的方木塊和樣子象長拱的曲木。這壹組組木構件叫做"鬥拱"。鬥拱是我國古建築所獨具的特征,它不僅美化建築,而且可以減少立柱和橫梁之間的"切力"。鬥拱之上是橫梁,梁頭承托著檁子,它們通過榫鉚,有機地連接在壹起,負荷建築物的全部重量,這種框架式木結構,是我國古建築稱道於世的突出成就。山門屋頂作四面坡形,古稱廡殿頂,坡面和緩微曲,檐角如翼如飛,造型別致優雅,這是我國古代建築中的又壹重要特點g。
獨樂寺自創建以來,壹直是宗教活動中心。1961年獨樂寺被國務院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獨樂寺已和白塔寺、魯班廟、鼓樓壹起成為薊縣古城內的著名旅遊景點。
門票:18元
位置:位於天津薊縣城西門內
獨樂寺山門正脊是鴟尾,長長的尾巴翹轉向內,猶如雉鳥飛翔,十分生動,是我國現存古建築中年代最早的鴟尾實物。
走過山門,穿過千年古柏,壹座雄偉的樓閣平地崛起,這就是獨樂寺的主體建築觀音閣。觀音閣高23米,是我國現存雙層樓閣建築最高的壹座。它的突出特點是"鬥拱"結構。上下檐的鬥拱粗大雄偉,排列疏朗,起著承重作用。整個大閣的鬥拱種類繁多,因位置和功能的需要不同,***采用了24種結構,和其他構件配合,組成壹個優美統壹的整體。
獨樂寺觀音閣集我國木結構建築之大成,是國內現存年代最早的古代木結構樓閣。據文獻記載,獨樂寺自遼代重建以來,曾經受過幾十次地震,獨樂寺的山門和觀音閣卻安然無恙。
觀音閣內,壹尊高達16米的觀音塑像矗立中央,觀音塑像因頭頂10個小佛頭,被稱為11面觀音,是國內最大的泥塑之壹。觀音的兩側侍立著兩尊菩薩,面目豐潤,姿態優美,和唐代仕女畫壹脈相承,這是古代雕塑家以當時生活的人物形象施於佛圖的典型實例。觀音閣四壁,繪著五彩繽紛的壁畫,南墻大門兩側是四臂和三頭六臂的明王像,北墻後門兩側和東、西墻畫著18羅漢。這些都是古代藝術中的精華。
在市區東北角長途汽車站乘去興隆方向的汽車,途中在薊縣下車即可,也可乘天津至薊縣的火車。
我就是天津人,天津真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