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明皇族的太子和父親朱元璋,本應衣食無憂,養尊處優,卻跋山涉水采集雜草,種在自己的宮殿裏,並親自品嘗各種野菜,把那些可食用的野菜畫下來,寫成《救荒本草》,以便在荒年給百姓壹個指引。
在明朝200多年的歷史中,很多人著書研究野菜的食用,都是為了救荒。由於明朝頻繁的自然災害,人們經常不得不挖野菜來維持生計。
許多明朝皇室的朱家人都有壹些不同尋常的愛好。有些人喜歡做木匠,有些人喜歡煉金術...這位還有壹個獨特的愛好——種野菜。此外,我根據自己對野菜的研究,寫了壹本植物學書籍――拯救饑荒的草藥。
朱,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是明太祖的弟弟。皇族的王子吃的奢侈應該不成問題。很好理解,這個王子種的是野菜,真的不可思議。王子為什麽要種野菜?
朱及其時代在歷史上,明朝是壹個自然災害頻繁的朝代,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據《明史》和《明誌》記載,明代的主要災害有水災、旱災、地震、雹災、蝗災、沙塵暴、疫病和霜雪,這八種自然災害發生的總次數達6199次,有的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省區。如果扣除重復災害的次數,明朝這八次災害的次數不少於577次。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水災、旱災、地震都超過1000次,水災多達2000次,平均每年7次。
明代的中國是傳統的農業社會,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產業。自然災害無疑直接摧毀了農業的發展。農田被沖走,莊稼被淹,蝗災使人們失去莊稼。據記載,明代洪武、永樂時期黃河流域水旱蝗災十分嚴重。據記載,明朝永樂八年,黃河發生洪水,受災14000余戶,近20萬頭牲畜被水流沖走,7500余畝土地被沖走。田地被毀,牲畜消失,房屋被沖走,人們流離失所。
明朝以前的元朝,民族壓迫極其嚴重,戰亂頻繁,人民無法過上安定的生活。明初,戰爭剛停,百姓還沒有得到休養生息,生活比較苦,但自然災害頻繁。所以“苗竭,皮麥不收,民窮極矣...人們撿草來充饑。”這種句子常用於明朝皇帝的奏折中。朱吉生就生活在這樣壹個時代。
王子的宮殿長滿了雜草。直到他的父親朱元璋建立南京作為首都並成為大明皇帝,朱才出生為王子。他八歲時被封為國王。朱元璋不喜歡兒子們在身邊,怕他們造反,就給他們每人封了壹個地方,派他們作為諸侯到處去,還規定不準擅自離開封地。朱的封地在河南開封,也是壹個旱澇災害嚴重的地區。朱二十八歲時,私自離開封地,到了安徽鳳陽。他父親知道了這件事,治好了他,把他送到了雲南。
在明朝,雲南是壹個蠻荒之地。朱看到,當地居民生活環境不好,很多人生病,缺醫少藥的情況十分嚴重。朱組織衙門裏的醫生編了壹本方便實用的書《袖珍方子》,感覺現在就像壹本袖珍工具書,讓大家生病的時候都可以查閱。朱從小就目睹了戰爭和自然災害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對醫學非常感興趣。他認為醫學可以拯救生命,延長生命。
朱在雲南住了兩年後,得到父親的原諒,被召回封地。
由於朱的領地開封府是著名的黃泛區,這裏的人們經常用野生食用植物填飽肚子,誤食中毒者也屢見不鮮。
看到這種情況,朱決定專門研究野生植物。他親自帶人跑遍郭峰的“山野平原”和“探訪野生老田夫”,采集實物標本,篩選出400多種可以用來充饑的植物。為了進壹步觀察這些植物的生長情況,他琢磨著在宮中辟出壹塊地,把那些生長在山坡上的曠野裏的野生植物種到宮中的花園裏。他每天都觀察、研究和記錄這些野生植物的生長情況。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他是壹個合格的植物學家。
朱種這些野菜野果不僅僅是為了觀賞。他種植它們是為了找出這些野菜和野果中哪些可以吃,這樣他就可以告訴災民在荒年該吃什麽,不該吃什麽。為了區分壹種植物是否有毒,味道是否合適,朱杜在加工成食品之前,必須親自品嘗。最後,朱整理了465,438+04種荒時可以食用的植物資料。他還特意請畫家把植物的葉、花、果、枝畫成畫,附在每種植物的介紹上。他把自己的研究整理成了壹本名為《救災草藥》的書,詳細記錄了每種植物的名稱、產地環境、形狀、味道、烹飪方法,可謂野菜指南。書中有些我們今天視為觀賞植物的物種,在荒年是可以食用的野菜,比如香石竹、萱草萱草,而萱草的葉子在當時還是可以食用的,其花還沒有被列入食用範圍。《救荒本草》中,大部分雜草都是用焯水去苦,用油鹽冷食。
明朝人研究野菜救荒,其實自古就有植物方面的本草書籍。神農嘗百草,寫神農本草經。唐代有蒙驁的《本草綱目》,宋後有蘇頌的《本草綱目》,唐慎微的《本草綱目》等。,但這些書並不是專門用來“救荒”的。但在明代,有幾種專門為救荒而編輯的書籍,包括朱的《救荒本草》、王蟠的《野食譜》、周的《儒草編》(四卷本)、寶山的《野菜誌》等。饑荒年之所以有那麽多人特別重視食用野菜野果,也說明了明代惡劣的自然條件。
朱無疑是中國本草學研究中第壹個關註荒政問題、立足民生研究野菜的植物學家。在朱之後幾十年,另壹個叫王攀的人開始尋找可食用的野菜。他的野菜食譜記載了60種野菜,不僅有解釋,還編了詩和插圖。
王磐之後不到壹百年,另壹個叫周的人也開始研究野菜,也是為了救荒。他寫了《野菜錄》。明末徐光啟編著的《農政全書》,收錄了朱的《救荒本草》。他自己說:“我從來沒有忘記我的土地,我每天早上和晚上都去訪問它,並詳細詢問它。”在總結祖先經驗的基礎上,我得到了60多種野菜。明朝末年,婺源人寶山深入黃山建房居住。他花了七年時間寫野菜記錄。
對野菜救荒的研究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明代歷史。隨著這些研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平時被忽視,遇到困難就會挺身而出的野菜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幾乎每個家庭都掌握了幾種野菜的采集和食用。
鏈接杜甫愛吃馬齒莧和野菜,直到辭職。歷史上恐怕只有晉朝的漢斯·張。這個人在洛陽做官,卻思念千裏之外的家鄉蒓菜,於是幹脆辭職回鄉,盡情地吃蒓菜。漢斯·張是中國歷史上為了口腹之欲而辭職的異類,這就是“居高臨下的思維”的典故。
蘇東坡不僅是文豪,還是美食家。他知道每壹種食物的美。作為父母,他自力更生,親自下廚。蘇東坡最喜歡春天的藜蒿(又名茼蒿、蘆蒿)。1084年,蘇東坡被宋神宗派往汝州工作。他今天經過南京特意品嘗了藜蒿。後來蘇大的詩人們多次路過南京時,壹有機會就會吃藜蒿。他對這種又香又嫩、有清火祛瘀功效的野菜十分贊賞。他曾寫過壹首詩:“初聞蘆蒿之美,見新芽。”蘇東坡在《惠崇春江夜景》中也對藜蒿念念不忘,詩中雲:“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是鴨先知。蘆蒿滿地短葦芽,正是河豚要上的時候。”
在唐代,吃野菜被視為壹種情趣,詩人也通過描寫野菜的詩詞來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白居易、陸遊、李白都寫過野菜詩。白居易和路由都喜歡春天吃薺菜,李白更喜歡蕨菜。詩人杜甫最喜歡的野菜是馬齒莧。杜甫在《園官送菜》中表達了對馬齒莧的喜愛:“菊苣針如刺,馬齒葉已繁。青青的,埋在中央花園裏。”
古人吃野菜,不僅老百姓吃,皇帝、大臣、達官貴人也吃。清朝的李世民、朱元璋、雍正帝都是吃過野菜的皇帝,但他們大多以吃野菜來標榜自己的愛民和節儉。其中不乏嘗鮮者。民間傳說,清朝乾隆皇帝突發奇想,還讓廚師在宮裏給他做了壹道馬齒莧的菜。
歸根結底,古代的大部分名人吃野菜不是為了吃,而是為了味道和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