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評價 李世民畫像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傳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興之業。
湯有天下,傳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號稱三宗。武王有天下,傳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與宣之功,其余無所稱焉。
雖《詩》《書》所載,時有闕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傳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見於後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嗚呼,可謂難得也! 《舊唐書》評價 史臣曰:臣觀文皇帝發跡多奇,聰明神武。
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誌業則鹹盡其才。所以屈突、尉遲,由仇敵而願傾心膂;馬周、劉洎,自疏遠而卒委鈞衡。
終平泰階,諒由斯道。嘗試論之:礎潤雲興,蟲鳴螽躍。
雖堯、舜之聖,不能用檮杌、窮奇而治平;伊、呂之賢,不能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抉目剖心,蟲流筋擢,良由遭值之異也。
以房、魏之智,不逾於丘、軻,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時也。況周發、周成之世襲,我有遺妍;較漢文、漢武之恢弘,彼多慚德。
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壹人而已! 吳兢在《貞觀政要·序》中說:“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 《貞觀政要》集論的撰者元朝的戈直說:“夫太宗之於正心修身之道,齊家明倫之方,誠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矣。
然其屈己而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用,寬厚而愛民,亦三代而下,絕無而僅有者也。後之人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豈不交有所益乎!”這裏所說,太宗在正心修身,齊家明倫方面,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主要是指太宗與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爭。
明憲宗在命儒臣訂正重刊《貞觀政要》時寫道:“太宗在唐為壹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
爭議評價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也是人,人無完人,是人就有錯誤。貞觀後期,唐太宗開始有了壹些變化,先從納諫開始體現出來。
貞觀十年(636年),魏征發現他“漸惡直言”,這是唐太宗走向壹些錯誤的開始。 壹是征伐高句麗,這個被某些人認為是錯誤的舉動,但是,就當時形勢來看,此征是必要的和需要的。
第壹,發動戰爭的責任是高句麗,高句麗悍然進攻唐朝附庸國新羅挑起戰端,為了維護權威,唐需要發動戰爭來保護自己的附屬國的利益。第二,戰爭中,唐軍是正義和人性的,這也是保證唐軍損失非常小的壹個外在條件,在唐軍攻占的城池中,均擁護唐軍。
但是由於為了保持正義性和人性化,導致偏求穩,而使戰期拉長。第三,唐軍的撤退和後續戰爭,充分體現了李世民的胸懷和高超的戰略思想,唐軍以2000人的損失消滅高句麗四萬人,千古罕見。
撤退之時,敵將城墻跪拜,也實屬罕見。唐軍後期的軍事騷擾和政治封鎖,使高句麗的實力每況愈下,最終高宗消滅高句麗。
名人評價 吳澄:“三代以後享國之久,唯漢與唐。”“太宗卓然而為唐三宗之冠。”
郭思貞:“二帝三王之治,後世莫能及者,順人之道,盡乎仁義也。唐太宗以英武之資,克敵人如拉朽,所向無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戈直:“至於後世之君,莫不列之講讀,形之論議,景仰而效法焉。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兩漢之賢君六七作,何貞觀之政獨赫然耳目之間哉?”“然屈己以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用,寬厚而愛民,亦三代以下,絕無而僅有者也。
後人之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豈不交有所益乎?” 浚儀國史修文誌:“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以來,未之有也。” 歐陽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
日本的清和天皇也給自己起了壹個貞觀年號(859-877)。 呂祖謙評價唐太宗:“當時之治,不唯貞觀而已,雖並隆於堯、舜可也。”
胡寅:“兩漢盛時,太宗所可及也。禹、湯、文、武之業,豈不在所希慕乎!” 範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為太宗乎?及其成功,復歸於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曾鞏:“法度之行,禮樂之盛,田疇之制,詳序之教,擬之先王未備也;躬親行陣之間,戰必勝,攻必取,天下莫不以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萬古所不及以政者,莫不服從,天下莫不以為盛,而非先王之所務也。”(近人曾有學案爭議,最後多方核實,此段是說太宗超越前王,而非不及) 司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
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後人評價唐初撥亂反正之功:“儒學之興古昔未有,以夫子為先聖實始於太宗,遂為萬世之定制廟祀遍天下,名物度數之詳,字義音釋之備,毫分縷析,是後世有考。”
宋朝詩人範成:汝不及生在貞觀中,粟米數錢無兵戍! 蘇轍: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壹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
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 理學家真德秀贊:“後世人主好學者莫如唐太宗,貞觀之規模不可以不復。”
明季歷代論書匯編,有評價唐太宗:“君人之大德有三:壹曰謙虛納諫,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儉愛民,後世人君之德未有過焉者也……後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後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格魯塞:“由於唐太宗的豐功偉績。
2. 有篇唐太宗的文言文,但不知道這篇文言文的具體內容唐太宗李世民有壹匹非常喜歡的駿馬,平常放在宮中飼養。壹天,這匹駿馬無緣無故突然死了。唐太宗大怒,要殺那養馬的宮人。皇後勸諫說:“從前齊景公因為馬死而殺人,晏子當著齊景公的面列出養馬人的罪狀,說:‘妳把馬養死了,這是第壹條罪狀;妳養死了馬而使國君殺人,老百姓知道後,壹定恨國君,這是妳的第二條罪狀;其他諸侯知道後,壹定看不起我國,這是妳的第三條罪狀。’齊景公聽後便免了養馬人的罪。陛下您讀書曾經讀到過這個故事的,難道忘了嗎?”唐太宗聽了皇後這番話怒氣就消了,他對大臣房玄齡說:“皇後用平常的故事來啟發影響我,確是很有益的。”
3. 求魏征正面上諫唐太宗的文言文與分析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遠者〔2〕,必浚其泉源〔3〕;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6〕,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9〕。
豈取之易,守之難乎?蓋在殷憂〔10〕,必竭誠以待下;既得誌,則縱情以傲物〔11〕。竭誠,則吳越〔12〕為壹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13〕。
雖董之以嚴刑〔14〕,振之以威怒〔15〕,終茍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復舟,所宜深慎。
奔車朽索,其可忽呼?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16〕,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17〕;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18〕;樂盤遊〔19〕,則思三驅以為度〔20〕;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21〕;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22〕;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此九德〔23〕。
簡能而任之〔24〕,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並用,垂拱而治。
何必勞神苦思,代百司之職役哉!〔26〕 ——選自中華書局標點本《舊唐書·魏征傳》 註釋 〔1〕固:使……穩固。 〔2〕遠:使……流得遠。
〔3〕浚:疏通,深挖。 〔4〕當:主持,掌握。
〔5〕居域中之大:占據天地間的壹大。《老子》上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壹焉。”域中,天地間。
〔6〕以:用,行。 〔7〕凡百:所有的。
〔8〕景:大。 〔9〕克:能夠。
蓋: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斷。 〔10〕蓋:承接上文,表示推斷原因。
殷:深。 〔11〕傲物:看不起別人。
物:這裏指自己以外的人。 〔12〕吳越:吳國和越國。
〔13〕行路:路人。 〔14〕董:督責,監督。
〔15〕振:同“震”,威嚇。 〔16〕作:興作,建築。
指興建宮室之類。 〔17〕謙沖:謙虛。
自牧:自我修養。 〔18〕下:居於……之下。
〔19〕盤遊:打獵遊樂。 〔20〕三驅:壹年打獵三次。
《禮·王制》:“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獵)。” 〔21〕敬:慎。
〔22〕黜:排斥。 〔23〕宏:使……光大。
茲:此。九德:指忠、信、敬、剛、柔、和、固、貞、順。
〔21〕簡:選拔。 〔25〕信者:誠信的人。
〔26〕百司:百官。 唐太宗即位初期,因隋鑒不遠,故能勵精圖治。
隨著功業日隆,生活漸加奢靡,“喜聞順旨之說”,“不悅逆耳之言”。魏征以此為憂,多次上疏切諫,本文是其中的壹篇。
全文圍繞“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的主旨,規勸唐太宗在政治上要慎始敬終,虛心納下,賞罰公正;用人時要知人善任,簡能擇善;生活上要崇尚節儉,不輕用民力。這些主張雖以鞏固李唐王朝為出發點,但客觀上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有利於初唐的強盛。
本文以“思”為線索,將所要論述的問題聯綴成文,文理清晰,結構縝密。並運用比喻、排比和對仗的修辭手法,說理透徹,音韻鏗鏘,氣勢充沛,是壹篇很好的論說文。
譯文: 我聽說過,要求樹木生長,就壹定要加固它的根本;想要河水流得長遠,就壹定要疏通它的源頭;想使國家安定,就壹定要積聚自己的道德仁義。水源不深卻希望水流得長遠,根不牢固卻要求樹木生長,道德不深厚卻想使國家安定,我雖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明智的人呢?國君掌握著帝王的大權重任,處於天地間至尊的地位,不考慮在安逸的環境中想到危難,戒除奢侈而厲行節儉,這也就象砍斷樹根卻要樹木長得茂盛,堵塞泉源卻希望流水長遠壹樣啊! 凡是古代的君主,承受上天的大命,開始做得好的確實很多,但是能夠堅持到底的卻很少。
難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就困難嗎?大概是他們在憂患深重的時候,必然竭盡誠意對待下屬,壹旦得誌,便放縱情欲,傲視他人。竭盡誠意,那麽即使象吳、越那樣敵對的國家也能結為壹個整體;傲視他人,那麽骨肉至親也會疏遠得象過路人壹樣。
即使用嚴酷的刑罰督責人們,用威風怒氣恫嚇人們,結果只能使人們圖求茍且以免於刑罰,卻不會懷念國君的恩德,表面上態度恭敬,可是心裏並不服氣。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
百姓象水壹樣,可以載船,也可以翻船,這是應該特別謹慎的。 用腐爛的繩索駕馭疾馳的馬車,這能輕視嗎?身為君臣,果真能夠做到:見了想要得到的東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將要大興土木,就想到要適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寧;考慮到帝位高隨時會有危險,就想到要謙虛,並且加強自我修養;害怕驕傲自滿,就想到江海是居於百川的下遊;喜歡打獵遊樂,就想到每年三次的限度;擔心意誌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終謹慎;憂慮會受蒙蔽,就想到虛心接納下屬的意見;害怕讒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惡小人;加恩於人時,就想到不要因為壹時高興而賞賜不當;施行刑罰時,就想到不要因為正在發怒而濫施刑罰。
完全做到上述十個方面,擴大九。
4. 有評論唐太宗李世民的文言文嗎《新唐書》評價 李世民畫像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禹有天下,傳十有六王,而少康有中興之業。
湯有天下,傳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號稱三宗。武王有天下,傳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與宣之功,其余無所稱焉。
雖《詩》《書》所載,時有闕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傳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見於後世者,此六七君而已。嗚呼,可謂難得也! 《舊唐書》評價 史臣曰:臣觀文皇帝發跡多奇,聰明神武。
拔人物則不私於黨,負誌業則鹹盡其才。所以屈突、尉遲,由仇敵而願傾心膂;馬周、劉洎,自疏遠而卒委鈞衡。
終平泰階,諒由斯道。嘗試論之:礎潤雲興,蟲鳴螽躍。
雖堯、舜之聖,不能用檮杌、窮奇而治平;伊、呂之賢,不能為夏桀、殷辛而昌盛。君臣之際,遭遇斯難,以至抉目剖心,蟲流筋擢,良由遭值之異也。
以房、魏之智,不逾於丘、軻,遂能尊主庇民者,遭時也。況周發、周成之世襲,我有遺妍;較漢文、漢武之恢弘,彼多慚德。
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壹人而已! 吳兢在《貞觀政要·序》中說:“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 《貞觀政要》集論的撰者元朝的戈直說:“夫太宗之於正心修身之道,齊家明倫之方,誠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矣。
然其屈己而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用,寬厚而愛民,亦三代而下,絕無而僅有者也。後之人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豈不交有所益乎!”這裏所說,太宗在正心修身,齊家明倫方面,有愧於二帝三王之事,主要是指太宗與其兄李建成的皇位之爭。
明憲宗在命儒臣訂正重刊《貞觀政要》時寫道:“太宗在唐為壹代英明之君,其濟世康民,偉有成烈,卓乎不可及已。所可惜者,正心修身,有愧於二帝三王之道,而治未純也。”
爭議評價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也是人,人無完人,是人就有錯誤。貞觀後期,唐太宗開始有了壹些變化,先從納諫開始體現出來。
貞觀十年(636年),魏征發現他“漸惡直言”,這是唐太宗走向壹些錯誤的開始。 壹是征伐高句麗,這個被某些人認為是錯誤的舉動,但是,就當時形勢來看,此征是必要的和需要的。
第壹,發動戰爭的責任是高句麗,高句麗悍然進攻唐朝附庸國新羅挑起戰端,為了維護權威,唐需要發動戰爭來保護自己的附屬國的利益。第二,戰爭中,唐軍是正義和人性的,這也是保證唐軍損失非常小的壹個外在條件,在唐軍攻占的城池中,均擁護唐軍。
但是由於為了保持正義性和人性化,導致偏求穩,而使戰期拉長。第三,唐軍的撤退和後續戰爭,充分體現了李世民的胸懷和高超的戰略思想,唐軍以2000人的損失消滅高句麗四萬人,千古罕見。
撤退之時,敵將城墻跪拜,也實屬罕見。唐軍後期的軍事騷擾和政治封鎖,使高句麗的實力每況愈下,最終高宗消滅高句麗。
名人評價 吳澄:“三代以後享國之久,唯漢與唐。”“太宗卓然而為唐三宗之冠。”
郭思貞:“二帝三王之治,後世莫能及者,順人之道,盡乎仁義也。唐太宗以英武之資,克敵人如拉朽,所向無前……二帝三王之治,特由此而推之耳。”
戈直:“至於後世之君,莫不列之講讀,形之論議,景仰而效法焉。夫二帝三王之事尚矣,兩漢之賢君六七作,何貞觀之政獨赫然耳目之間哉?”“然屈己以納諫,任賢而使能,恭儉而節用,寬厚而愛民,亦三代以下,絕無而僅有者也。
後人之君,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豈不交有所益乎?” 浚儀國史修文誌:“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以來,未之有也。” 歐陽修:“盛哉,太宗之烈也!其除隋之亂,比跡湯、武;致治之美,庶幾成、康。”
日本的清和天皇也給自己起了壹個貞觀年號(859-877)。 呂祖謙評價唐太宗:“當時之治,不唯貞觀而已,雖並隆於堯、舜可也。”
胡寅:“兩漢盛時,太宗所可及也。禹、湯、文、武之業,豈不在所希慕乎!” 範祖禹“治道在人主所力行耳,孰不可為太宗乎?及其成功,復歸於下,此前世帝王之所不及也。”
曾鞏:“法度之行,禮樂之盛,田疇之制,詳序之教,擬之先王未備也;躬親行陣之間,戰必勝,攻必取,天下莫不以為武,而非先王之所尚也;四夷萬古所不及以政者,莫不服從,天下莫不以為盛,而非先王之所務也。”(近人曾有學案爭議,最後多方核實,此段是說太宗超越前王,而非不及) 司馬光:“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
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後人評價唐初撥亂反正之功:“儒學之興古昔未有,以夫子為先聖實始於太宗,遂為萬世之定制廟祀遍天下,名物度數之詳,字義音釋之備,毫分縷析,是後世有考。”
宋朝詩人範成:汝不及生在貞觀中,粟米數錢無兵戍! 蘇轍:唐太宗之賢,自西漢以來,壹人而已。任賢使能,將相莫非其人,恭儉節用,天下幾至刑措。
自三代以下,未見其比也。 理學家真德秀贊:“後世人主好學者莫如唐太宗,貞觀之規模不可以不復。”
明季歷代論書匯編,有評價唐太宗:“君人之大德有三:壹曰謙虛納諫,二曰知人善任,三曰恭儉愛民,後世人君之德未有過焉者也……後世制度之美,莫能加也……至精至妙,後世人才之盛莫能及也……” 格魯塞:“由於唐太宗的豐功偉績,壹個不可預知的中國,。
5. 文言文閱讀是唐太宗的燈影裏的故事
——三鏡自照
太宗謂侍臣曰:逗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鏡,以防己過。
——《全唐文紀事》
釋:唐太宗對親近的臣子們說:逗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以過去的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的興衰規律;以別人為鏡子,可以明了自己的得失是非。我常保存這三面鏡子,用來防備自己的過失。
記:太宗之三鏡,可謂國之三寶。各以銅、古、人為鏡,其照各異。
若人皆持有此三鏡,則道可興也。銅鏡明,人必正形知禮;古鏡明,國必興富;人鏡明,人必仁良淳善。則可謂盛世之征也。
6. 唐太宗教子 文言文貞觀十八年,太宗謂侍臣曰:“古有胎教世子,朕則不暇。但近自建立太子,遇物必有誨諭,見其臨食將飯,謂曰:‘汝知飯乎?’對曰:‘不知。’曰:‘凡稼穡艱難,皆出人力,不奪其時,常有此飯。’見其乘馬,又謂曰:‘汝知馬乎?’對曰:‘不知。’曰:‘能代人勞苦者也,以時消息,不盡其力,則可以常有馬也。’見其乘舟,又謂曰:‘汝知舟乎?’對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爾方為人主,可不畏懼!’見其休於曲木之下,又謂曰:‘汝知此樹乎?’對曰:‘不知。’曰:‘此木雖曲,得繩則正,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聖。此傅說所言,可以自鑒。
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古時候有胎教世子的說法,我卻沒有時間考慮這事。但最近自建立太子以來,遇到事物都要對他教誨曉諭。見他對著飯菜準備吃飯時,便問他:‘妳知道飯是怎樣來的?’回答說:‘不知道。’我說:‘凡是播種、收獲的農事都很艱難辛苦,全靠農民努力務農,不去占用他們勞作的時間,才常有這樣的飯吃。’看到他騎馬,又問他:‘妳知道馬是怎樣來的嗎?’回答說:‘不知道。’我說:‘這是能夠替人代勞的東西,要使他既勞作又得到休息,不耗盡氣力,這樣就可以常有馬騎。’看到他乘船,又問他:‘妳知道船是怎樣運行的嗎?’回答說:‘不知道。’我說:‘船好比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載船,也能推翻船,妳不久將做君主了,怎能不畏懼!’看到他在彎曲的樹下休息,又問他:‘妳知道彎曲的樹如何能正直嗎?’回答說:‘不知道。’我說:‘這樹雖然彎曲,打上墨線就可以正直成材。做君主的雖然有時做出壹些荒唐的事,但是虛心接受諫諍就可以聖明,這是傅說講的道理,可以對照自己作為鑒戒。’”
7. 唐太宗誨太子文言文譯文貞觀十八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古時候有胎教世子的說法,我卻沒有時間考慮這事。
但最近自設立太子以來,遇到事物都要對他教誨曉諭。見他對著飯菜準備吃飯時,便問他:‘妳知道飯是怎樣來的?’回答說:‘不知道。
’我說:‘凡是播種、收獲的農事都很艱難辛苦,全靠農民努力務農,不去占用他們勞作的時間,才常有這樣的飯吃。’看到他騎馬,又問他:‘妳知道馬是怎樣來的嗎?’回答說:‘不知道。
’我說:‘這是能夠替人代勞的東西,要使他既勞作又得到休息,不耗盡氣力,這樣就可以常有馬騎。’看到他乘船,又問他:‘妳知道船是怎樣運行的嗎?’回答說:‘不知道。
’我說:‘船好比君主,水好比是百姓,水能浮載船,也能推翻船,妳不久將做君主了,怎能不畏懼!’看到他在彎曲的樹下休息,又問他:‘妳知道彎曲的樹如何能正直嗎?’回答說:‘不知道。’我說:‘這樹雖然彎曲,打上墨線就可以正直成材。
做君主的雖然有時做出壹些荒唐的事,但是虛心接受諫諍就可以聖明,這是傅說講的道理,可以對照自己作為鑒戒。’”。
8. 古文《唐太宗安民》的原文和翻譯原文:貞觀九年,太宗謂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師,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煬帝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黷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乎?”
譯文:在貞觀九年(李世民的年號),唐太宗對侍衛官說:“以前(隋文帝)剛剛平定京師的時候,宮裏面美女古玩滿院。(然而)隋煬帝仍然不知足,不斷征求,同時東征西討,窮兵黷武,百姓不能忍受,於是導致了(隋朝)滅亡。這些都是朕(皇帝自稱)親眼目睹,因此(我)日夜努力,只希望清白英明,使得天下太平無事。於是才能(官吏)不盛行兵役,年年糧食豐收,百姓安居樂業。治理國家猶如栽樹,數的根部不搖擺,才能枝葉茂盛。君主英明,百姓怎麽就不能夠安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