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村大集,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是明萬歷即墨縣誌,其建篇載:“市集在十二鄉。縣城南六十裏李村。”
據此,明代李村集是農村12集之壹。清代即墨同治縣誌也記載了李村大集。同治十壹年(1872),即墨縣設4個城集,39個鄉集,李村大集是其中之壹。至清末,李村大集已形成繁榮、輻射的規模。
狀態:
21世紀,政府又投資百萬元改造大吉,用花崗巖大理石鋪成1多萬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市場環境。
李村大吉已發展成為綜合市場。攤點位於李村河底及其兩岸,東至東李村,西至楊各莊,南北距離100多米,東西3公裏,500多畝地。
市場自然以三橋為界,分為四個地段,每個地段的北岸對應1村。東裏段從東到西是壹個汽摩交易市場,每壹集都有2000多輛車上市,汽車和摩托車各占壹半。
東北莊板塊主要是服裝市場、鞋帽市場和舊貨市場,約有600個攤位。河北段是壹個有大棚的固定城市,主要經營蔬菜,海鮮,食品,肉制品,有400多個攤位。楊各莊段主要有花鳥市場、農產品市場、木材市場、日用品市場、自行車市場等,攤位千余個。
除了河北段是固定城市外,其他三段都是集市場所,都是露天城市,每天兩排七排。整個大集年交易額達到2億多元。
李村收藏歷史悠久,知名度高,覆蓋青島7區5市,濰坊、安丘、壽光、日照也參與了李村收藏交易。這壹兩年陜西人,東北人,甚至韓國人也做了不少生意。除了天氣,吉吉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