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有四千年古鎮:桐鄉的烏鎮,湖州的南潯,蘭溪的遊埠,義烏的佛寺。前兩個,江南六大古鎮中,大家都比較熟悉,來打卡的人應該不少。後兩者比較低調隱蔽,估計除了當地居民沒幾個人知道。有多低調?周末跑了壹趟,照片發在朋友圈。在義烏生活多年的同學回答:“佛寺是古鎮嗎?”然後我得去購物。“妳說,低調還是不低調?這個周末,我們從杭州出發,去探訪這兩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遊埠古鎮在金華蘭溪,意思是龍遊縣下遊的商埠。遊埠有“錢江上遊第壹港”的美譽,是浙、贛、閩、皖交界處重要的農副產品交易地和商埠。看,誰家興旺,誰就離不開便利的交通。
清末民國,水路運輸的優勢戛然而止,歲月仿佛在港口裏停止了流動。
兩條老街就像定格的照片,定格了當時的場景。老街還是老街,只是人少了,沒有遊客。
附近的壹篇遊記說:“幾千年過去了,雖然古老港口的交通優勢不復存在,但這種興奮壹直保留著。”
但是,那天我們出發晚了,路上耽誤了很多時間。當我們中午到達時,鎮上的街道空無壹人,我們錯過了久負盛名的優步早茶。我們沒有看到傳說中的傳統名吃優步酥餅“酥脆可口,狀如秋蟹,卻不忘”,也沒有機會見到茶館網絡名人。
那麽空,那麽靜,靜得讓人覺得孤獨。
街上沒有人
攝影展上的熱鬧場面在哪裏?
當太陽躲進雲層,我們找到了百年醬料店。
三福醬油是油口歷史上著名的醬油。它以大豆和小麥為原料,采用傳統工藝釀造而成。色澤鮮美,存放數年無“白腐”。是做菜的頂級調料。1939獲得巴拿馬金獎。壹百個藍灰色的大桶,帶著漁夫般的“大帽子”。下雨前戴上帽子,防止水進入缸內,防止醬油“開花”。晴天就把雨具拿掉,讓醬油沐浴陽光。
灰墻灰瓦上的藍天,斑駁的墻上沾染的歲月痕跡,還有濃濃的醬油味,巷子深處傳來孩子們啪嗒啪嗒的腳步聲。
佛寺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興,享有“千年古鎮、清風商埠、佛教聖地”的美譽。佛寺古鎮保留了店鋪的原貌,氣質與幽閉的遊步古鎮完全不同。
這裏熱鬧嘈雜,街上到處都是歡樂的煙花。古鎮的開發還在繼續,門票還沒收。
近2公裏的佛教直街,是佛教古鎮的商業中心和靈魂。直街、商會街、鹽步頭十字街、浮橋頭十字街和東西側街構成了古鎮的核心。從南到北分為尚潔、中街、夏傑三段,與義烏河水從北到南的流向反向稱呼——河的上遊是夏傑,河的下遊是尚潔,蘊含著“生財之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寓意。
老街的新華劇場仍然是佛教寺廟最具特色的文化地標。劇院裏有80年代常見的方桌和方椅,經常上演地方戲曲。
光束從劇院的天花板上斜射下來。妳聽到時間在低語嗎?
門外是城市的喧囂。
沿街店鋪多為二層木結構,均為清初和民國建築。巷子狹窄彎曲,沿街店鋪依然保留著樓下店面,樓上房屋的格局。老舊的木門,低矮的櫃臺隨處可見,時光倒流。
當我走進計燕絲綢村時,我突然看到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對比,我以為我誤入了民俗博物館。
“拍照?對,對,歡迎拍攝。不是博物館,不是博物館。都是我自己放的。”老板娘羞澀而自豪地回答,很可愛。誰說中年女性不能有室內設計的愛好?
走走停停,到義烏紅糖文化藝術館,尋找義烏人對紅糖最真實的記憶。
紅糖是很多義烏人最美好最甜蜜的回憶。許多城鎮和村莊都種植甘蔗。每年11月和12月,每個村子都開始榨糖。空氣中充滿了紅糖,鮮甜綿軟,可以做成各種糖類食物。壹代又壹代的義烏人,挑著糖的擔子,搖著撥浪鼓,走出大山,走過江南和江北,用雞毛換糖打入市場。
“百種商擔兩肩,壹對糖擔十八變;在大山裏走來走去,過年真好。“這是舊社會浙江義烏農民獨特而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數百年來,走村串戶、沿街叫賣,壹度是義烏許多農民的重要謀生手段。糖人的雞毛用他的撥浪鼓撬動了亞洲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不是天方夜譚,而是浙江義烏真實的歷史變遷。代代相傳的用雞毛換糖的商業傳統,是中國第壹城義烏小商品市場興起的歷史淵源。
當老街走到盡頭時,妳可以看到義烏河穿過藍藍館。
明清以來,無數船只在江面上來來往往,佛門浮橋碼頭是最重要的壹站。橫臥在河面上的浮橋,就像剛剛參觀過壹樣,壹邊是過去,壹邊是現在。誰在橋上,誰在精神上,是誰的風景?
無論時光如何變遷,城鎮都是依水而建,經濟也是沿水而興。情況總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流逝,有的時光凍結,有的逆流而上。
2018年5月24日,佛堂鎮入選最美特色小鎮50強。這個城鎮不簡單。
杭州到優步有三種方案:
方案1: 2小時27分185.6公裏12紅綠燈,途經:沈暢高速、杭新景高速收費65元;
方案二:2小時19分,203.6公裏,5個紅綠燈,途經:機場高速、滬昆高速收費75元左右;
方案三:2小時24分,201.6 km,18紅綠燈。途經:杭州繞城高速、滬昆高速收費85元左右。
從港口前往佛堂古鎮1小時9分鐘79.5公裏5個紅綠燈。途經:滬昆高速、金庸高速收費35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