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奉天機器局擴建略大,機器鑄十枚帶孔銅錢。五月,義和團興起,時事不穩。5438年6月+10月,俄軍攻占省城奉天,奉天機器局被俄軍占領並摧毀。
3.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三月,盛京將軍向俄方提出交涉,奉天機器局收回,與造幣廠分離,成立“奉天制造銀元總局”,修復受損機器;7月恢復生產,並生產了常規楊龍。
4.1926期間,經過兩次直接服役的戰爭,服役體系內軍閥的軍費急劇膨脹,船票貶值。為了緩解困難,銀行集團出資,東北三省官銀行和東北三省兵工廠附設造幣廠,恢復大銀元的鑄造。張學良上臺後,認為造幣廠和兵工廠應該分開經營,於是命名為“遼寧造幣廠”。
5.6月沈陽解放後1948 11,“滿洲中央銀行造幣廠”更名為“東北銀行工業司”,後更名為“東北銀行工業司總廠”,集中印制東北銀行的地方貨幣紙幣、銀元和有價證券。其間多次更名,直至1987,廠名改為“沈陽造幣廠”。
著名的湘繡
湘繡起源於民間刺繡,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長沙最早發現的楚墓之壹,於1958年在龍峰出土。1972,長沙馬王堆出土40件繡衣、繡錦。刺繡花樣10多種,繡花線18種,針種多樣,達到了針整齊、線灑脫、繡巧的境界。到了清代,長沙繡遍布城鄉。據都城誌載:"長沙縣同治居住區,婦女工繡,東西紡織幾次,均由豪門或金田歸還。被譽為“塑造了夏寧、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