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東北民俗

東北民俗

在東北,有這樣壹句順口溜:“大姑娘拿著煙袋,窗紙貼在外面餵孩子。”

這就是著名的“東北三怪”。

我不怕暴露我的年齡。“東北三怪”我都經歷過。

現在這“三怪”已經淡出了東北人的生活。它們是故事,是笑話,是回憶。

我是70年代出生的,那時候大姑娘抽包很少見。但是,老太太抽包是很常見的。幾乎每個有老太太的家庭都有壹個大煙袋。

老太太們以前都是少女,抽煙袋的習慣肯定是從少女時代就開始了。

煙袋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煙袋鍋、煙袋桿和煙袋口。

水煙壺大部分是銅的,有些是鉛和鐵的。煙絲條是中空的木頭。煙壺大部分是玉做的。

當時的煙袋根據長度不同主要分為三種:長煙袋、中長煙袋、短煙袋。

老太太們提的煙袋和老人提的不同。

老人手裏拿著壹個短煙袋,俗稱“煙袋鍋”。這主要是因為男性在外工作,“煙鍋”攜帶方便。

老太太們手裏拿的要麽是壹米多長的“大煙袋”,要麽是半米長的“二煙袋”,可能是因為煙桿長,“煙袋油”粘在長煙桿內壁上,不那麽嗆人。

據說東北大姑娘拿煙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當時煙草從俄羅斯進入關東地區。關東土地肥沃,適合煙草生長。這裏種植的煙葉豐滿醇厚,成為享譽海內外的“關東煙草”。

當時居住在東北的滿族人長期過著漁獵生活,經常與蛇、蠍子、蚊子、昆蟲為伍。抽關東煙不僅能驅蚊驅蟲,還能防止被毒蛇咬傷。因此,吸煙不僅是滿族人的壹種消遣和愛好,還能起到防身的作用。男女抽包的習慣壹直流傳下來。大姑娘抽壹包煙也不稀奇。

在東北,煤煙是民間常用的壹種止血劑。小時候受傷,大人在傷口上抹壹點煙灰殺菌止血。煙袋裏的油還有消毒止痛的作用。經常看到裹著腳的大爺大媽們頭疼的時候,就用壹根細竹簽或者細鐵絲,從長長的煙袋桿上把煙袋裏的油“滲透”出來,放在圓形的牛皮紙上,像貼膏藥壹樣貼在太陽穴上止痛。

奶奶家的老人去世後,基本沒有帶大煙袋的女人了。現在東北農村很難找到大煙袋。據說很多都被民間文物販子拿走了,因為大煙袋都是祖上傳下來的,煙袋鍋口大多是明清的古董。

可能有人會好奇,為什麽東北的窗戶都用紙糊而不用玻璃?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那時候東北沒有玻璃,也沒有塑料布,只能用紙糊。

小時候大家聽評書,或者看武俠小說。經常有這樣的描述:

我看到壹個偉大的戰士躡手躡腳地走到窗前,手指沾著口水,他輕輕地捅了足夠的紙專註地觀看...

某某戰士用竹筒刺破足夠的紙,吹進迷奸藥...

可以判斷,糊夠紙並不是東北特有的生活習慣。

之所以能被列為東北怪獸,是因為東北在窗外貼了足夠多的紙。

其實外面貼夠紙是有科學道理的。

壹種是貼在窗外減少噪音。窗戶外觀光滑,風吹在窗戶上的聲音小,不會震動,窗紙也不容易被風撕破。

第二,和東北氣候有很大關系。中國東北的冬天有很多雪。如果貼在裏面,下雪的時候容易在窗欞裏積雪,天氣好的時候雪融化成水,窗戶紙濕了容易破。

第三,有利於照明用火的安全。內窗臺是擺放煤油燈和蠟燭的好地方,夠紙貼在外面,這樣蠟燭就不容易燒夠紙,比較安全。

小時候農村有貼夠紙的窗戶。當時新建的房子已經用上了玻璃窗,老房子還貼著窗戶紙。夠紙就是專門賣貼窗戶的那種紙。像現在厚厚的宣紙,灰黃色,很粗糙,很結實。如果住新房的人玻璃碎了,不能及時買回來更換,就臨時用足夠的紙貼在擋風玻璃上。

冬天,即使是玻璃窗,也要用足夠的紙粘貼窗縫,即在木質窗框之間的縫隙用足夠的紙粘貼,以抵禦寒冷。

現在東北農村的居民樓都是塑鋼窗斷橋鋁,已經不需要貼足夠的紙了,小孩子也不知道為什麽要貼足夠的紙。

這臺起重機不是懸掛式起重機。取而代之的是,嬰兒被放進壹個叫做“休閑車”的物體裏,懸掛在半空中。

休閑車又稱搖車或休閑車,是東北家家戶戶哄孩子的傳統工具。

遊車多為木制或竹制,橢圓形,似羅,塗以紅漆,繪有花鳥或鉆石、蝙蝠等圖案。中間接頭處鉚壹個銅箍,綁繩子的地方裝壹個銅環。為了吸引孩子不哭不鬧,繩子上系著壹個小銅鈴。油車壹般是用繩子掛在炕上面的橫梁上。壹個大人躺在炕上輕輕壹推,有車來回擺動,裏面的孩子不壹會兒就睡著了。

東北之所以有這樣的育兒工具,是長期生活智慧的結晶。

因為東北的房子都是土坯或者粘土做的。家裏經常有老鼠,貓狗也自由進出,炕上躺著的嬰兒隨時都有危險。於是,人們在橫梁上綁了壹根繩子,下面掛了壹個籃子,把籃子裏的孩子吊在空中。後來發展成了漂亮的休閑車。把孩子放在裏面,綁住他的手腳,即使孩子醒了也不會掉出來,小動物也不會威脅到寶寶的安全。孩子睡著後,大人就不用擔心地上幹活了。

小時候是睡在悠哉車裏長大的,以前也是在悠哉車裏哄妹妹長大的。

現在,鄉下再也沒有保存完好的休閑車了,只能去博物館懷舊。

東北三怪是滿族文化的縮影。雖然退出了歷史舞臺,但卻在民族民俗學史上留下了濃重的壹筆。希望若幹年後,有人知道東北三怪的來歷,讓這段歷史不會消失在茫茫煙海中…

  • 上一篇:
  • 下一篇:“東北三怪”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