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曾國藩小時候非常勤奮,睡覺時也上“鬧鐘”定時。他在睡覺的房間裏放壹個銅盆,銅盆上方用繩子懸壹只秤砣,和繩子十字交叉綁壹炷點燃的香。這炷香慢慢燃燒,逐漸燒到了拴著秤砣的繩子。繩子燃斷,秤砣“咣當”壹聲掉入銅盆。曾國藩就這樣被叫醒,開始讀書。
其實這種“鬧鐘”不是曾國藩的獨創!用壹炷點燃的香來報時的方法,在清代之前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了,古人稱之為“香鐘”或“火鐘”。“香鐘”的工作方法是這樣的:把壹支粗細均勻、燃燒速度穩定的香放在壹個船形的槽裏,在香的末端用細線系壹只銅鈴。
這支香燃燒到拴銅鈴的地方,銅鈴就落在下面的金屬盤裏,人們聽到響聲,就知道預定的時刻到了。這種“火鐘”也叫“火鬧鐘”。因為香的材質、外部的風力等原因,火鐘計時往往不是很準確,只能大概地掌握時間。
除了火鐘外,還有利用水來計算時間的水鐘。我國在兩千多年前就有了壹種滴水計時的水鐘,又叫刻漏。最早的刻漏是壹只陶制的壺,叫做漏壺,壺的底部有壹只極小的出水孔,壺內有壹支帶有刻度的箭。
壺內的水緩慢地漏出,隨著水位的下降,箭也逐漸下沈。根據箭上和水平面對應的刻度,人們就可以判斷時間的長短。這種刻漏主要用在軍事上,用來掌控和把握戰場上的時間。
後來,刻漏逐漸發展成熟,結構也變得復雜起來。單只漏壺變成了多只漏壺,材質也由陶變成了銅。幾只漏壺由高到低呈階梯形排列,最高的漏壺裏註滿水,水流經過下面的各個漏壺,緩慢而均勻地漏到最低的漏壺裏。
最低的壺裏放著木箭,壺裏的水多了,木箭就浮起來,根據箭身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時間。單層和雙層刻漏可以計算壹小時到幾小時的時間,多層刻漏可以掌握更長的時間。
總結:宋代時,刻漏廣泛地運用在皇室、官府和民間,成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計時工具。這時的人們已經註意到,刻漏的準確性隨著環境的幹、濕、冷、暖發生著變化。
因此,人們在使用刻漏時特別註意對日晷和星宿的參照,時間掌握得越來越精確。由此可見,雖然沒有鐘表,古人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還是能有效地掌握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