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今汶上縣境內約在15000年前,即有華夏先民在此繁衍聚居。位於城東3千米的東賈柏遺址,是濟寧境內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址,距今約7000年左右,是北辛文化的重要代表,屬於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的發展階段。 至商代,境內置厥國。周代,先後置郕國,中都邑、闞邑,周武王封同母弟叔武於郕,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戰國時,齊置平陸邑。 秦統壹中國,行郡縣制,縣境內約分屬薛郡的張縣(治邑在今東平縣霍莊汶上景色(15張))、無鹽縣(治邑在今東平縣無鹽村)。 漢宣帝甘露二年(前52年)前後,境內始置東平陸縣,隸屬兗州東平國。此為汶上建縣之始。 三國魏晉,今縣境統屬兗州東平國(郡)東平陸縣。南朝時改稱平陸縣、樂平縣。隋初仍稱平陸縣。 唐天寶元年(742)三月,改稱中都縣,移縣城於今治。 金貞元元年(1153年)更名汶陽縣。金泰和八年(1208年),取”汶水在上(北)”之意,更名汶上縣,此為“汶上”專用地名之始,沿用至今。 疆域: 明萬歷年間,汶上境域,北至東平界沙河站張村,東至寧陽縣界西梳村,南至濟寧州界康莊驛,西至鄆城縣界肖皮口,西北至安山西面的張博士集(今屬梁山縣),西南至孟姑集以西申家海(今屬嘉祥縣),東南至南唐陽,東北至琵琶山。最大橫距75公裏,最大縱距35公裏。此縣界明清時穩定時間較長,境域也較大,約為今縣境的2.5倍。 民國時期,全縣面積1380平方公裏,為山東省較大縣之壹,曾有“壹滕二曹三汶上”之說。 現在,全縣面積877平方公裏,南北最大縱距58公裏,東西最大橫距35公裏,東臨兗州、寧陽,西連梁山、嘉祥,南與濟寧市任城區接壤,北枕大汶河,與肥城、東平相望。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氣候:汶上縣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區,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降水年季變化大,春季多南風,少雨幹旱,由於氣溫回升快,季末高溫,常出現幹熱風,形成春旱;夏季多東南風,天氣炎熱,降雨集中,日照時間長,濕度大,有利於作物生長;秋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水量30年平均628毫米,因東南風和西北風頻繁互易,常出現秋旱和連陰雨;冬季多西北風,幹旱少雪。 地貌:汶上地處魯中低山丘陵與魯西平原交接地帶,東北屬古老泰山隆起的殘丘低嶺,西南部屬古大野澤,梁山泊東畔,整個地勢由東北緩頃西南,至高點為曇山頂峰,海拔171.7米;最低點在蜀山湖湖底,海拔36.5米,中部地勢平坦,為黃河沖擊平原,土層厚、土質好、地下水較豐富,為糧棉高產區。 歷史上有山、有水、有湖泉。 山脈:境內山丘屬泰沂山系,多為東南西北走向,純山面積31平方公裏,主要曇山、太白山(水牛山)、臥佛山、彩山、九峰山等。太白山醉似臥牛,亦叫水牛山,有摩崖石刻,唐汶上寶相寺景色(13張)代大詩人李白曾到此觀賞,因此得名。 河流:境內屬淮河流域京杭大運河水系。內河主要有小汶河、泉河、小新河、因勢由東北向西南註入京杭大運河,著名的京杭大運河經汶上西南邊境12公裏,大汶河流經北部邊境15.3公裏。 湖泉:縣境西南部有南旺、蜀山、馬踏三湖、水岸相接,面積約65平方公裏。明編《汶上縣誌》記載:“湖多魚鱉荻蔬蒲,居人賴焉。夏秋之間,菱荷錦張,燦若曉霞,遊者似睹江南之勝”。東北部較著名山泉11個,龍鬥泉、薛家溝泉、老源頭泉、雞爪泉、趙家橋泉、濼當泉、馬莊泉等。上世紀60年代裏幹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