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的竹編始於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到了漢晉時期,明清時期的編織水平進壹步提高,竹編已成為百姓的日常必需品。2006年5月20日,嵊州竹編被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嵊州竹編制作工藝復雜,壹般涉及設計、造型、成型、估料、加工竹條、防蛀防黴、染色、編織、雕刻配飾、拼裝、彩繪等工序。只對竹條進行鋸、卷、片、劈、劈、畫。竹編不僅是傳統的裝飾藝術,也是民間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嵊州竹編產品類別
經過長期的藝術發展,嵊州竹編已經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和風格的產品。嵊州竹編藝人創新了漂白、紮花、藍胎漆、防蛀、脫脂、仿動物等六大工藝,首創並形成了仿動物竹編、竹片漂白、竹片燙印、藍胎漆四大工藝特色。
所謂“花筋”工藝,就是在器皿的中間和兩端各插上印有各種圖案的棋子。印花壹般分為單層、雙層、多層配色,頗具裝飾性。竹編產品豐富多樣,有籃、瓶、罐、盤、盒、屏、仿真動物、人物、建築、家具、燈具、玩具、貝殼等,有13大類,6000多個品種。代表作有《六和塔》、《嶽飛》、《蘇武牧羊》、《昭陵六馬》等。
參考:百度百科-嵊州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