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湖文化·名勝古跡與歷史文化遺存
兩湖地區地處長江中遊,這裏不僅有秀麗的山川,豐饒的物產,還有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留下的許多名勝古跡和歷史文化遺存,使人們在飽覽山川之美時,也能縱情領略歷史文化之精華,發思古之幽情,嘆前人之造化,同時也激勵我們為今日兩湖之奮飛,忝作奉獻。
兩湖地區的名勝古跡分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兩大部分。其中自然景觀發展到今日已增添了不少人工的建造。
武昌黃鶴樓 黃鶴樓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三國時期。公元223年,占據長江中下遊的孫權,出於軍事上的需要,在長江南岸的武昌黃鵠磯上建了壹座瞭望樓,這就是最早的黃鶴樓的基址所在,但準確地說那時還沒有建樓。黃鶴樓之名的出現,最早是在南北朝時。南朝梁武帝天監十三年(514),安成康王蕭秀在郢州任刺史,因夏口這個地方經常成為戰場,屍骨常暴露於此,蕭秀把屍骨收攏起來,埋於黃鶴樓下。可知此時黃鶴樓已建立。自唐代詩人崔顥、李白、顧況、白居易等人反復歌詠黃鶴樓後,它的名聲開始遠播。黃鶴之名原是沒有的,原本應為黃鵠,因它建於武昌黃鵠磯上。但因詩人們自相延襲,使用黃鶴壹詞,於是黃鶴樓便成定名。
北宋年間,江夏黃鶴樓雜詩碑刻有唐代十九位詩人的三十七首詩,其中李白壹人就占了十三篇,但寫得最好的當推唐代詩人崔顥的七律,詩曰:“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後世重修的黃鶴樓,代有創新,各具神韻。宋、元時期黃鶴樓風格雋永,明樓被譽為“全楚勝覽”。清代黃鶴樓再次重修,樓為三層,外圓內方,有的史書說它其形正方,四望如壹。民國初年,最後壹座黃鶴樓毀於壹場大火。直到1981年重建黃鶴樓工程正式破土動工,1985年落成。
重建的黃鶴樓有五層,高達51米,當代著名書法家舒同題寫的樓名臨江高懸。新黃鶴樓的建造兼具宋、元、明、清古樓的特色,古樸典雅,重檐舒翼。樓前配以坊、亭、軒、廊,使黃鶴樓更顯得雍容華貴,超塵拔俗。樓的各層大小屋頂,皆用龍頭魚尾式的翹角裝飾,樓的第壹層為大廳,兩旁朱紅圓柱上書有壹幅清樓舊聯:“爽氣西來雲霧掃開天地撼,大江東去波濤洗盡千古愁。”二樓再現了黃鶴樓初建時的情形,三樓大廳嵌滿書畫詩聯,著力表現歷代名人詠黃鶴樓的佳作和詩人神態。四樓備有文房四寶,可供遊人盡興揮毫,黃鶴樓的頂層可供遊人鳥瞰大江波濤,三鎮風光,並掛有九十平方米的《長江萬裏圖》,使人們盡情感受長江的壯闊,氣勢磅礴,激勵人心。
漢陽古琴臺 漢陽龜山山麓,月湖之畔,有壹幽靜的處所,裏面亭臺樓閣,建於壹小丘之上。緊傍月湖,有壹紅柱碧瓦、雕龍畫鳳的古式建築,這就是琴臺紀念館。在館的左前方有壹漢白玉的方臺,這便是流傳千古的古琴臺。古琴臺又名伯牙臺,相傳是戰國時楚國的俞伯牙彈琴的地方。古書上記載伯牙的琴彈得非常好,以致“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但苦於難尋知音,後砍柴樵夫鐘子期聽了伯牙的琴,領會了伯牙的琴音,二人從此成為莫逆之交。鐘子期死後,伯牙失去知音,便把琴摔破,終身不再撫琴,成為流傳千古的佳話。後人為紀念此事,便在二人相會之處修了這座琴臺。琴臺始建年代大約早於北宋,南北朝時梁簡文帝蕭綱就寫過《登琴臺詩》,詩曰:“蕪階殘昔徑,復想鳴琴遊。音容萬春罷,高明千載留。”千余年來,琴臺毀建交錯,至清嘉靖年間又重建和續建,辛亥革命時,起義軍總司令黃興的司令部就設在琴臺,抗日戰爭時琴臺半毀於兵燹。解放後,對琴臺進行了全面重建。修建後的琴臺,樓臺亭閣,錯落相間,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琴臺左面壹個六角亭,玲瓏精致,站在亭中,可飽覽月湖風光。每逢夏日,滿湖荷花可使人們領略“九夏芙蓉”之美景。
東湖 位於武漢市東郊。風景區面積約八十七平方公裏,是市區內最大的湖泊,僅湖面就有三十三平方公裏。東湖原來是壹個敞水湖,濱臨長江,經青山港與長江相通,在江湖之間有壹道河泥淤積的自然堤防。堤內靠湖這壹面原是壹片淤積凹地,每當長江汛期,水位高於地面時,凹地積水無法外泄。於是湖面逐年擴大。以致形成現在的東湖。它原是受長江水位漲落制約的天然湖,後來修建了青山港武豐閘後,它就變成由人工控制的內湖。東湖風景區根據自然環境,分為六個遊覽區,即聽濤區,磨山區、落雁區、白馬區、吹笛區和珞洪區。
在聽濤小區內,有壹座二層樓的水雲鄉臨湖而建,樓前樓後湖水環繞,登樓遠眺,放眼幾十裏水面的東湖,使人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聽濤區的另壹座建築為聽濤軒,建於湖西岸長山上,松竹掩映,清幽雅靜,在此聽濤,如入山水畫景之中。在聽濤區的中心,有壹座三層樓閣,聳立在“荷風”和“落羽”兩橋之間的湖島上,這是為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建的行吟閣。閣前有屈子全身塑像,昂首視天,飄然行吟。此閣取《楚辭·漁父》“行吟澤畔”之意命名,由郭沫若手書“行吟閣”三字匾額。湖西岸還有滄浪亭、瀕湖畫廊、展覽館、長天樓等景點,這裏是整個東湖遊覽的中心。湖的東南邊是三面環水、山巒重疊的磨山,磨山上有老壹輩革命家朱德題詩的“朱碑亭”,詩曰:“東湖暫讓西湖好,今後將比西湖強。”如今磨山經過大規模重建,已建成為壹座具有兩湖地區特色的楚文化風景名勝點,建有仿楚郢都復原所建的紀南城,有楚式建築風格土家吊腳樓的“楚市”,有楚人始祖祝融觀天的“觀天臺”,有代表楚文化特色的巨大銅鑄鳳凰,立於觀天臺之下,還有眾多楚國的名相、名將、名人的大型浮雕,以及屈原紀念館,將 *** 青年時手書的楚辭的《離騷》篆刻在壹塊巨石上。
歸元寺 歸元寺始建於清順治年間,原距漢陽古城約二裏,東望晴川閣,北對古琴臺,南瀕鸚鵡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明末浙江霅川(今苕溪)有兩兄弟,雙雙出家為僧,壹名白光,法號德明,壹名主峰,法號德昆。他倆雲遊至漢口、漢陽,見到壹些寺廟所藏經卷多半殘破,甚感不安,於是動手修補,費時三年,補好了全部經卷。人們對此深深感動,紛紛捐資在明代王章甫葵元舊址興建新寺。白光、主峰均信奉佛教禪宗教派,故將寺廟命名為歸元禪寺。“歸元”二字出自佛經《楞嚴經》:“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寺從興建時起,時興時衰,直到光緒十六年(1890),羅漢堂建成後,歸元寺的主體建築才算完成。寺內有韋馱殿、大雄寶殿、天王殿、地藏王殿、羅漢堂、藏經閣、大土閣等。羅漢堂內釋迦牟尼、觀音大士、文殊、普賢等佛像形體高大,神情肅穆。特別是五百羅漢,起伏坐臥,喜怒哀樂,各具姿態,各有特色,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技藝極為精湛。藏經閣建築絢麗,裝修典雅,其中保存著貝葉真經、藏經及象牙玉石雕刻和銅鑄造像等佛教經典與珍貴文物。藏經閣自成壹院,院內有翠微峰、翠微井,還有小亭、花壇等,使歸元寺成為壹座具有園林特色的佛寺。
東坡赤壁 原名赤鼻磯,石壁垂直,顏色純赤,故名。它位於湖北省古城黃州古漢川門西面。這裏有二賦堂、酹江亭、坡仙亭、挹爽樓、留仙閣、問鶴亭等古跡。二賦堂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因紀念蘇軾著名的赤壁二賦而得名,是東坡赤壁主要建築之壹,前人稱它是赤壁八景中的第壹景。不知是先有墨客騷人的附會,還是先有民間口頭訛傳,人們把這黃州赤壁當作三國赤壁鏖戰的赤壁了。到了唐代,這種訛傳已進入詩文。晚唐著名詩人杜牧任黃州刺史時,明確地把黃州赤壁當作三國赤壁寫入詩篇。在他的《赤壁》壹詩中更是寫得有眉有眼:“折戟沈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到黃州的第三年,蘇軾在赤壁磯下泛舟,情凝筆端,先後寫下了“留傳萬口中”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才使得黃州赤壁名聲大震,成為湖北五赤壁之冠——翰墨飄香的“文赤壁”。清康熙年間,在書畫方面頗有造詣的郭朝祚知黃州府便正式將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並書門額懸於正門之首。
玉泉寺 位於當陽市城西十五公裏的群山中。寺後有玉泉山,歷史上素有“三楚名山”和“荊楚叢林之冠”的美稱。據《當陽縣誌》和《玉泉誌》記載,東漢建安年間(196—200),普凈和尚結茅於玉泉山下,隋開皇年間(581—600),智?禪師也在此講法。宋朝明肅皇後信仰佛教,在此大興土木,使寺院規模達到“為樓者九,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僧舍”,占地前後十裏,左右各五裏,寺內常住和尚千人,集會三千。抗戰時期,大部分殿閣被毀,古玩書畫等珍貴藝術品被劫。解放後多次修葺,使千年古寺面貌壹新。寺內有珍珠泉,又名“珠泉跳玉”,為玉泉勝景之首。泉水清澈見底,冬暖夏涼,水泡像珍珠般冒出水面,玉泉山,玉泉寺也由此而得名。珍貴古物有:隋朝的鐵鑊,吳道子所畫石刻觀音像和玉泉鐵塔等。鐵塔位於三園門外,略朝北傾斜。此塔建於北宋嘉祐六年(1061),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高的鐵鑄佛塔,顯示了祖國古代建築藝術和冶金技術的高超成就。
武當山 在湖北丹江口市境內。方圓四百公裏,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七壹洞,九泉,八宮、二觀等勝跡。主峰天柱峰海拔1613米,鶴立於重巒叠嶂的群峰之上,被譽為“壹柱擎天”。天柱峰上建有金殿,因而峰頂俗稱“金頂”。武當風景之奇美,首先在於宏偉。七十二峰千姿百態,各有其雄,但有壹個統壹的趨勢,就是以天柱峰為核心,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頂”的奇觀。南巖是武當三十六巖中最美的壹處,在紫霄宮西約2.5公裏處。金殿在天柱峰極頂,是銅鑄構件,通高5.5米,面寬5.8米,進深4.2米,外鎏赤金,金光壹片,毫無鑄鑿痕。殿內供奉的“真武祖師大帝”銅像重達十噸。武當山還是壹座道教名山,以其珍貴的道教建築群馳名中外。武當山歷史由來已久,早在唐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即在此建五龍祠,至宋代建築規模不斷擴大。現在山上保留的多為明代所建。從北端的凈樂宮到天柱峰頂的金殿***七十余公裏,建成壹批雄偉壯觀,風格不壹的建築,計有房宇兩萬多間,建築面積達壹百六十多萬平方米,擁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七十二巖廟、十祠等龐大的道教建築群,其中紫霄宮是武當現存的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築群,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
三遊洞 位於宜昌市西北十公裏的西陵山腰,為壹天然溶洞。相傳唐元和十四年(819),著名詩人白居易調任忠州刺史,偕其弟白行簡同往,途中遇詩人元稹,三人同遊此洞,賦詩作序,刻於洞壁上。“三遊洞”由此而得名,俗稱“前三遊”。宋代時,大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進京應試途中,也到此壹遊,題詩洞壁上,人稱“後三遊”。洞深約三十米,寬約二十三米,高約九米,是壹個石灰巖溶洞。洞內三根石柱把它隔成前後相通的兩室,前室內外有唐宋以來遊人所作詩文的壁刻、碑刻四十余幅。後室幽奧,洞頂有鐘乳石,以石投之,聲如鐘鳴,石子落地,響聲如鼓,叫做“天鐘地鼓”。
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壩址位於宜昌西北部的長江上,上距長江三峽出口南津關2.3公裏,下距宜昌市西約五公裏。因壩址穿過江中小島葛洲壩而得名。是萬裏長江中第壹座具有發電、通航、調節水利和觀光遊覽等綜合效益的大壩。大壩全長2561米,高70米,由壹座二十七孔泄水閘,兩座電站廠房,三座船閘,兩座沖沙閘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壩之壹。壩頂設有公路和鐵路,既有用於大壩的運行管理,又能溝通大江南北的交通。大壩壹、二號船閘可通過萬噸級船隊,三號船閘可通過三千噸以下的客貨船。電站裝機二十壹臺,總容量為271.5萬瓩,年平均發電量為141億量;整個大壩完工後,將形成風景秀麗的水上公園。
三峽風光 在祖國的錦銹山河中,長江三峽以其雄、險、奇、美的自然風光聞名古今,飲譽中外。三峽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西起四川奉節的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的南津關。瞿塘峽居西,巫峽居中,西陵峽居東,在湖北秭歸、宜昌縣內。三峽全長193公裏,其中在湖北境內134公裏。西陵峽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壹峽。北宋歐陽修曾盛贊:“西陵山水天下佳。”西陵峽之險,險在灘多水急。穿峽東下,青灘是第壹個著名的險灘,又叫新灘。順流而下,前面就是牛肝馬肺峽;轉過九畹溪口,便是氣勢磅礴的崆嶺峽;出崆嶺峽,便進入廟南寬谷。在陡然空闊的江面上,浮起壹座引人註目的江心綠洲——中堡島。楚國先民曾在島上棲居。剛過中堡島,壹座聳入雲天的高山便映入眼簾。這就是“壹江萬裏獨當險,三峽千峰無此奇”的黃牛巖。兩岸群峰對峙,十分壯觀;峰下溶洞很多,洞洞藏著奇景。長江劈開崇山峻嶺,沖過急流險灘,出南津關口,三峽結束。
隆中 隆中在今襄樊市西十五公裏處,因壹山“隆然沖起”而得名。它瀕臨漢水,風景優美,三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曾隱居於此。諸葛亮從十七歲到二十七歲在這裏“躬耕”,“苦讀”了整整十年。公元207年冬劉備第三次登門求教時,他縱論天下大事,向劉備提出了“東聯孫吳,西據荊益,南撫夷越,北拒曹操”的戰略方針。山中名勝古跡有“古隆中”石牌坊、諸葛武侯祠、三義殿、三顧堂、抱膝亭、梁父巖和躬耕田等。從晉朝以來人們便在隆中建祠立碑憑吊諸葛。隆中的主要建築武侯祠莊嚴地屹立在隆山東山梁上,為清朝康熙年間所建:磚木結構,飛檐疊瓦,前後三進,中有庭院,殿內有漢武侯像,為明萬歷年的雕刻。武侯祠兩邊有三義殿和三顧堂,這是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訪孔明處。 >嶽麓山 位於長沙市湘江西岸。山間森木蔥郁,流水潺潺,風景秀麗。嶽麓山的愛晚亭是壹所兩重飛檐的亭子,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原名紅葉亭,又叫清楓亭,楓葉亭,後來人們根據唐朝詩人杜牧的“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詩句,更名為愛晚亭。1952年重修。四根朱紅色的圓柱支撐著亭子內部,四根花崗石方柱挺立於外面,正前方屋檐下襯著壹塊紅匾,上有 *** 同誌題寫的“愛晚亭”三個大字。嶽麓山名勝古跡頗多,有嶽麓學院、麓山寺、舍利塔、道鄉臺、白鶴泉、蟒蛇洞、李邕碑、禹王碑等,它們都有美麗的風景和神話般的故事。
天心閣 位於長沙古城的東南角上,本屬長沙古城的壹座城樓。它碧瓦飛檐,朱欄畫棟,頗具古色古香。天心閣由三座樓閣組成,三樓之間聯以復道,崇樓飛檐,氣象萬千。天心閣距今約有三百多年以上歷史。清朝時官府派兵把守,列為禁地。抗戰時期,長沙大火,高閣焚於壹炬。長沙解放,天心閣又獲新生。天心閣的舊址已擴建為公園,面積三十八畝,廣植樹木,有高閣、涼亭和閱覽室。
嶽陽樓 它座落在嶽陽市西門城樓上。“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真可謂名不虛傳。嶽陽樓的前身是三國時吳國魯肅訓練水兵時構築的閱兵臺。公元716年,唐中書令張說謫守嶽州,在閱兵臺舊址建壹樓閣,定名為“嶽陽樓”。唐朝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先後在此吟詩作賦,留下千古佳句。宋慶歷四年重修嶽陽樓時,文學家範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邀,寫下了《嶽陽樓記》,嶽陽樓從此名聲大震。現存嶽陽樓是清同治六年(1867)重建的,保持著宋代建築風格。嶽陽樓主樓三層三檐,高19.72米,建築精巧,氣勢雄偉。下瞰八百裏洞庭,煙波帆影,風景如畫。嶽陽樓全系純木結構,未用壹釘壹鉚,且堅固異常,造型也很奇特,樓頂四條垂脊,微彎、下垂、翹起,作將軍盔狀,乃別處少見。主樓平面呈長方形,樓上掛有郭沫若手書的“嶽陽樓”金字巨匾,主樓兩側有兩座輔亭,右側叫三醉亭,左側稱仙梅亭,皆因美麗動人的神話而得名。
衡山 位於湖南衡山縣境。古稱南嶽,素有“五嶽獨秀”之美稱。衡山群峰巍聳,山勢雄偉,綿延數百公裏,著名山峰有七十二座,其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稟五峰最為有名。古時候,封建統治者在衡山築殿建廟,稱衡山為“神”,給其封號,按時祀典。唐玄宗曾在南嶽建“真君祠”,元至元二十二年修南嶽廟,明正統三年修復了南嶽祠。衡山是南方佛、道教活動場所之壹。前山、後山、山上、山下,大小寺廟、道觀數百處,可惜多有毀損,其中以福嚴寺、南臺寺、祝聖寺、上封寺、南嶽大廟以及黃庭觀、九仙觀、高貞觀較為著名。衡山名勝古跡甚多,南嶽大廟是我國五嶽寺廟中規模最大、總體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壹。它位於衡山下南嶽鎮上,前有壽水澗,後枕朱明峰,左右有絡絲潭水纏繞,前後深410米,占地面積98000平方米。大門上寫著“天下南嶽”四個大字。正殿高二十二米,內外七十二柱,象征著七十二峰。祝融峰、水簾洞、方廣寺、藏經閣號稱衡山四絕。
洞庭湖 位於湖南省北部,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澧四水,面積2820平方公裏,號稱“八百裏洞庭”,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戰國時已有洞庭之稱。洞庭湖煙波浩渺,港叉縱橫,渚清沙白,芳草如茵,千百年的名勝嶽陽樓、慈氏塔、魯肅墓、二妃墓、君山、柳毅井等散布在湖畔,更增添了其誘人的魅力。
桃花源 位於湖南桃源城西南十五公裏的水溪附近。因東晉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和《桃花源詩》而得名。桃花源三面臨山,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深邃。進牌坊之後,壹片桃林,紅艷奇麗。向山峽中伸展,溪畔有八角亭,亭周菊花叢叢,菊香撲鼻。沿石階上山,樹蔭修篁中有壹石拱橋,稱遇仙橋。過小橋山路更加窄小陡峭,流水瀑布,小鳥鳴叫,別有壹番情趣。再向上攀登,可見壹清澈池潭,名“古桃花潭”,附近有壹幽深古洞,有泉水自此流出。山頂桃花觀為桃花源之中心建築。觀左為延至館,右為息機別館、躡鳳亭。觀內樓閣清秀,殿宇雅靜,大有清高之氣,亮節之風。
屈子祠 它座落在湖南汨羅市汨羅江邊的玉笥山上,為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建。屈子祠建於漢代,原在汨羅江邊,清乾隆二十壹年(1756)移建於此。它建在山的正中央,占地約七八畝,墻壁全用堅實的青磚砌成,屋頂上蓋的是金黃色的琉璃瓦。屈子祠壹***三進正屋,中、後兩進之間有過亭。在過道的墻壁上鑲嵌著介紹修祠經過和歌頌屈原愛國精神的石碑。騷壇、獨醒亭、望爺墩,加上桃花洞、濯纓橋、繡花墩、壽星臺和剪刀池,都被稱為玉笥山八景,它們都與屈原事跡有關,各具情趣。
開福寺 位於湖南長沙市湘春街外,是壹座歷經千年的佛教古剎。它創建於五代十國後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其寺址原為楚王馬殷的故居。馬殷當年曾在此設立會春園、嘉宴堂、祓禊亭等,後以部分建築布施給沙門保寧改成寺院。不久,馬殷之子馬希範又擴建了會春園,並築了紫微山、碧浪湖、白蓮池、龍泉井、鴛鴦井、放生池、木魚嶺、回步橋等十六景。今存開福寺為民國所建。琉璃光彩的開福寺依紫微山而立,背靠碧浪湖,古樟環抱其間,碧水如帶縈繞,風景幽美宜人。寺廟為宮殿式建築,現有面積壹萬六千平方米,恢宏壯觀。殿宇為黃綠色琉璃瓦頂,由多根圓石柱支撐。主要建築有三聖殿、大雄寶殿、毗盧殿及山門。大殿周圍還有客堂、齋堂、禪堂、說法堂、摩尼所、紫尾堂及藏經閣,重重疊疊,清幽深邃。寺內收藏的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多毀於十年動亂。
神農架 位於湖北神農架林區,橫臥於三峽以北的長江和漢水之間,方圓3250平方公裏,平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六座,被稱為“華中屋脊”。最高峰神農架頂海拔3105.4米,號稱“華中第壹峰”。相傳是神農氏搭架登峰,采嘗百藥之處,故名神農架。神農架林區為原始森林,稀有野生植物和珍禽異獸十分豐富,號稱“綠色寶庫”和“天然植物園”。神農架還因“野人之謎”而舉世矚目。
曾侯乙墓 該墓位於湖北隨州市城郊擂鼓墩東面的團坡東端。墓主為戰國初期的曾侯乙約葬於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43)。序列擂鼓墩壹號墓1977年9月發現,出土文物七千余件,各種銘文刻字在壹萬以上。大量的出土文物為金、玉、漆、木器等。其中鐘、磬、鼓、瑟、琴、簫、笛諸樂器,類全量多,制作精巧,保存完好。曾侯乙墓青銅編鐘六十四件,分為鈕鐘、甬鐘兩種。深埋地下兩千四百余年,出土後仍能演奏古今樂曲,音色優美。
荊州古城 位於湖北荊州。相傳城墻為三國關羽所築,後經歷代增修,現存的磚城是在清朝依明朝時的舊城基重建的。城墻高近九米,厚約十米,周長九點三公裏,東西長,南北短,呈多邊形。城墻、城門、敵臺、堞垛等均保存較好,起伏曲折,狀若遊龍,氣勢雄偉,古色盎然。六座城門之上曾建有城樓,可惜大部廢圯或改觀。唯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之景龍樓尚存古樸之制,屹立於拱極門城頭。城外護城河宛如玉帶環繞,岸柳輕拂,頗富詩情畫意。
辛亥首義舊址 武昌蛇山南麓的閱馬場公園北邊,座落著壹座富有西歐古典風格的紅色建築物,人稱“紅樓”。刻著“武昌起義軍 *** 舊址”九個金色大字的白色大理石,鑲嵌在紅樓門前的紅墻上。當年起義軍的十八星大旗插在門樓兩旁,迎風獵獵。紅樓原是清末湖北咨議局。1911年10月11日,即辛亥革命武昌首義的第二天,起義的革命黨人咨議員及紳商代表齊集紅樓,開會討論組織革命軍 *** ,會議決定實行***和制,定中國為中華民國,宣布成立湖北軍 *** ,推選黎元洪為軍 *** 都督,湯化龍為民政總長。軍 *** 成立後,發布《中華民國軍 *** 鄂軍都督布告》,宣布辛亥革命武昌首義成功。辛亥革命的領袖,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全身銅像矗立在紅樓門前。
韶山 位於湖南湘潭縣城西四十公裏處。這裏群山起伏,氣勢磅礴,是南嶽七十二峰之壹。傳說虞舜南巡時,曾在此山奏過韶樂,因此得名。山上建有鳳音亭,其南有東臺洞和桃花洞。山麓有 *** 故居,1893年12月26日, *** 同誌誕生在這裏。解放後建有 *** 舊居陳列館,為便人們前往參觀,瞻仰,1967年修建了韶山鐵路。此外,還有 *** 少年時代讀書的私塾,1925年創辦的農民夜校,以及1927年考察湘潭農民運動的舊址等等。如今新建成的 *** 詩詞碑林是這裏的又壹大景觀。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 位於武昌黌(紅)巷13號。原是清末張之洞創辦的北路學堂,後為湖北省甲種商業學校。1927年1月,國民 *** 由廣州北遷武昌後,在 *** 同誌的積極倡導和支持下,於同年3月在此舉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農民運動骨幹。 *** 負責領導所務並講授壹些主要課程,曾向學生演講《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在此授課的還有瞿秋白、惲代英等人。舊址自前至後有四棟舊式房屋,現已辟為紀念館,除恢復當年原貌外,還增設了史料陳列館。門上匾額,系周恩來同誌親筆所書。
八七會議舊址 位於漢口鄱陽街139號(原三教街41號),是壹幢三層樓房。這座公寓式樓房是英國人在1920年修建的,當時叫怡和新房。北伐軍占領武漢後,原蘇聯援華農業顧問洛卓莫夫住在這個公寓的二樓。1927年“八·七”會議就是在二樓房間裏召開的。參加大會的大約有二十多人。瞿秋白代表 *** 中央臨時常委在會上做了簡明扼要的報告。會議堅決地糾正和結束了陳獨秀的投降主義錯誤路線,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屠殺的總方針,在黨的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會議還決定把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的任務。會議選出瞿秋白、蘇兆征等九人為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 *** 、周恩來等七人為候補委員。現在這裏已開辟為“八七”會議紀念館,作為“八七”會議會址的二樓那間房子,已大體復原了當年會議召開時的陳列;壹樓為陳列室,展放著“八七”會議參加者的相片及文獻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