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文華殿大學士蔡新
新爺為宦前後五十年
蔡新,字次明,又字緝齋,號葛山,清朝康熙四十六年生於福建漳浦大南阪下布。蔡新3歲喪父,兄桂才6歲,全靠寡母維持生計,家貧失讀,少從叔父世遠(文勤公)延師以教。兄弟每日夕自館歸,隨母抱甕灌畦蔬,逢假館則到園圃種薯,收豆莢,冬至擇枯枝為薪。常年入夜,母在燈下紡織,兄弟在側讀書。新天資聰慧,年少胸懷大誌、勤學,潛心於儒家仁政,為在閩倡導理學的從叔父世遠所疼愛。雍正二年,新應童子試,以考第二,漳州知府耿國祚誇獎。俟與官當何鳴玉長女訂婚,設館授徙。雍正三、四年隨授安溪訓導之祖父蔡祚熹上任,侍祖並就讀。祖父歿,新回浦高館授徙。雍正十年舉人獲榜。乾隆元攫,新中二甲第壹進士(金德瑛榜),先庶吉士入詞館,翌年授翰林編修,乾隆帝彰揚新能秉承理學。當年秋請歸假,為父營窀穸,請母就養京師,母不肯行。何夫人攜子女同入京。乾隆九年,主持浙江鄉試後入直上書房,延中從翰林考選禦史,考得第壹,但新仍在上書房任侍講,輔導皇子讀書。乾隆十壹年至十四年授命視學中州,提督河南學政,學事畢回朝,仍入直上書房,擢侍讀學士,未數月晉內閣學士。乾隆十七年九月起到廿年五月止,任刑部右、左侍郎(十八年三月曾請假回鄉)。乾隆廿二年告假回家奉養母親。乾隆廿二年十二月,新爺為上書房總師傅。乾隆三十二年四月動身入都復職,五月仍補刑部右侍郎。從乾隆卅三年起到四十五年止,新先後任工部尚書兩個月,刑部尚書十個月,祀部尚書兩年四個月,乾隆四十五年九月到四十八年九月,新爺任協辦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四庫全書館正總裁(第14位),兼國子監事務,提督直隸學政。乾隆四十八年八月起升為文華殿大學士,乾隆五十年四月致仕,加太子太師。
為下以德政者正也
乾隆五年(1740),噶喇吧發生荷蘭殖民者屠殺華僑,史稱“紅溪慘案”。福建地方官吏為此奏請朝廷,要求禁止和南洋各國通商往來,內閣大臣方苞了解蔡新是位有經濟策略,且又生長於閩南,對海上通商貿易比較了解,因而函詢蔡新的意見。蔡新復信說:“……閩粵洋船不下百十號,每船大者造價近萬金,小者亦四、五千金,壹旦禁止,則船皆無用,已棄民間五、六十萬之業矣;洋船往來,無業之民仰食於此者不下千百家,壹旦禁止,則以商無資,以民無產,勢將流離失所,又棄民間千百生民之食矣!此其病在目前也,數年之後,其害更甚。……建議不須馬上就議禁止與南洋各國通商,且令沿海文武靜加查瘵。今歲販吧者聽其自便,回棹時再加詢問。如果其悔司前非,加意周施,則是彼不敢與漢商為難就不要處理,否則只禁與噶喇吧,而其他南洋諸國也不必壹概禁止。”該建議得到絕南洋通商千萬的巨大經濁損失。
蔡新從宦位政,奉公清廉,體國恤民,德望見於朋僚,為乾隆所器重。他從政於乾隆朝,典章制度細致完備,成法屬尊這,壹切有舊章可循,身為輔臣,卻少創革。但供吏、禮、兵、刑、工部要職,皆勤政廉恭,謹誠盡責,功不上報,言不及私,乾隆帝對蔡新體國忠誠的品德贊賞備至升遷極品。乾隆廿五年,蔡新在告養中赴京祝賀乾隆五十壽慶時,帝賜蔡新母“歐荻延禧”匾額。蔡新67歲出任禮部尚書,乾隆特賜新可以騎馬入紫禁城,並照顧在澄懷園辦事;新任兵部尚書,帝賜禦書“武庫耆英”四大字和紅絨結頂冠服,後又賜“黃扉宿彥”親書褒匾。乾隆四十九年典試禮闈,新為會試主考官。乾隆表彰新令兒子本俶回避不參考的正直無私,特將本俶提為工部屯司主事任用乾隆五十年正月參加千叟宴,二月辟雍講學的朝廷盛典,新以大學士兼領國子監坐講易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乾隆帝按例親臨,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幾百人參與聽講,乾隆帝賜茶贈文綺,並為親賦詩,詩中有“蔡新或備伯兄行”還在詩後加註說:“今群臣孰可當三老五更?獨新長朕四歲,或可居兄事。然恐其局促勿敢當,舉王導對晉元帝語以謝耳。”典禮完畢,蔡新面懇乞休,乾隆允以原官致仕,加封太子太師,令驛站車馬護送回籍,沿途所至,地方官員在廿裏內照料護行。蔡新臨行奏謝,乾隆親執玉如意等物以賜,並祝他說:“汝好,還家壹路平安,俟庚戊(即乾隆五十五年)再來相見也。又賜詩餞別,以寵其行:“不忍言留合令歸,及歸言別又依依。”
當時有得寵侫臣和珅,搞了壹個“五會圖”,花費很多錢。乾隆帝知道蔡新正派會反對這等奢侈做法。特對和珅交代:“《五會圖》不可讓蔡新看到,不然他勸阻的奏章就會立即遞到我的面前”。乾隆賦詩賜新:“只問蒼生待忠告,相看白發尚依然。六千裏豈江山隔?壹片心原上下聯。”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年),蔡新榮幸再赴京參加“鹿鳴宴”。乾隆六十年退位,仁宗即位改元嘉慶元年,特賜禦書“綠野恒春”匾額及諸多珍寶,還欽新子本俊為內閣中書。嘉慶四年二月,新在家逝世,嘉慶下諭“原任大學士蔡新,人品端正,學問深醇,久任綸扉,兼轄部務,俱能格恭奉職,而在尚書房行走最久,朕及諸昆弟俱經授讀,懋著慎勤,著加恩晉賜太傅,並著巡撫汪誌伊朕奠酒,以示眷念舊臣祭意。摺內稱新有子四人,孫行達,並令擇其有出息者二人,送部引見。並賜祭葬,謚號文恭。”
蔡新從宦五十年,始終人品端正,言行壹致,盡忠職守,清正廉明,特別是晨乾隆後期貪汙成風的官揚中能獨善其身,這與同是文華殿大學士的大貪汙犯和珅相比,相爺做到相府雖堂皇壯觀,卻財盡囊空,兩袖清風,保持廉潔奉公守法的優良作風。而同朝和珅自乾隆四十壹年起受重用,以戶部侍郎在軍機大臣中行走,在蔡新致仕後被提為文華殿大學士,至嘉慶四年計廿多年後案發被賜死,抄家沒收財產達白銀九億兩,相當於當時12年全國財產收入,成為強烈鮮明對照。
窮理日精漢文傳承
中華民族文化巨著《四庫全書》舉部完籍,蔡新付出不朽心血。四庫全書館始於乾隆卅七年,完書於四十七年,前後歷十壹年,館壹成立蔡新即從兵部尚書調為禮部尚書(乾隆38~40)年,《欽定四庫全書勘閱繕、校諸臣職名》歷任16名正總裁官中蔡新名列14位,蔡新還不保存《四庫全書》手抄稿文淵、文源、文津、文溯四閣題“跋”四庫全書後來再卷抄三份,分藏於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杭州文瀾閣,蔡新是最後完成《四庫全書》的主要功臣。蔡新仍負督辦之責。據漳州市蔡新研究會出版的革新澄懷園八友圖中永瑢、永璇、永瑆、劉統勛、劉綸、英廉、程景伊、五際華等八位四庫全書總裁都有文章在內,收集到蔡新90歲生辰賀壽貼中有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副總裁劉墉、五傑、沈初等人的資料均有記載。
漳州市蔡新研究會從蔡新遺作“輯齋文詩集”研究,蔡新通曉政治、軍事、史地、理學、易學等,知識出類拔萃,才華洋溢,在為宦五十年裏學以治國,貫穿在體國恤民、以民為本、為民謀利之中。如中進士幾年後則能向當時大學士方芭建議不宜壹律禁止與南洋通商事,“兵於務農,且耕且守,”寓兵於農的“屯田制”;“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散利薄征,賬穹恤民”等呼籲人們要關心農民的疾苦,註重農耕民食,努力鞏固邦本,社稷才能長治久安等不朽思想的傳承。
清入關後深知沒有漢文化不能統治中國,歷朝都設上書房以有學問的漢臣為師傅,教皇子皇孫讀書,滿族征服漢族,最終為漢文化所同化。蔡新入值上書房,由師傅升總師傅,輔導皇子讀書達四十年之久,蔡新學問深醇,教法精良,勤工懇認真,知無不言,而淳樸和易,能使人意融,使皇子們精通經、史、文、算等等,得到了持子閃的尊敬。乾隆帝以新“究心根底,守世遠家法”,深敬禮之。同僚朱圭說蔡新“直上書房四址年,其培養後迪於根本之地,最深尚久,諸皇子孫曾輩對公之容莫不肅然藹然,敬信悅服。”蔡新在乾隆時代上書房教皇子孫對傳播漢文化有很大貢獻。
蔡新是清乾隆著名的文臣,在哲學語言同,繼承了從叔父蔡世遠的儒家理學,在學術上以“仁政”為宗旨(“仁”指古代儒每壹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其內容包括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內容),以孟子的“不動心”為指歸(“不動心指人們不能因為金錢、美女、官職、名譽、好聲、好色……等外界事物的引誘,使心誌有所動搖而產生邪念)。他嘗苦予此心難治,因而輯錄先儒有關操心、養心、存心、求放心等方面的論述,匯為壹冊,取名《事心錄》蔡新還以講義、奏章、論記、隨筆、題跋、作序、墓表,輯著《輯齋詩文集》傳世。蔡新還精於書法,漳潮各地祠堂廟宇皆有他題出的匾額楹聯,署名“金浦蔡新”、“葛山蔡新”。
據悉,蔡新回到漳浦,乾隆感到朝中乏人談論古文,常寄詩文請教蔡新爺。蔡新爺八十歲,高宗優崇故舊,清朝皇帝特禦書“盛世耆英”四字以賜。
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告老還鄉,平易待人,睦鄰相親,敬老愛少,尊重縣吏,勸義糶置義倉以濟貧,庶民皆碑。蔡新雖官居極品,卻謙虛謹慎。他回漳浦家居時,遇典史、巡檢這類小縣吏,持禮甚恭。有人說他這親會降低身份,他說“我要使鄉民知識位至宰相,也須尊敬父母官,懂得父母官的尊嚴。”族人曾與鄰村溪南發生糾葛,他勸說“有萬世溪南,無百年宰相。”教育鄉人不得倚勢壓人。他在家鄉設置義學,使無力延師的族親子弟得以入學。還購置書田,作為族中參加鄉會試者的資助。乾隆五十九年,漳州發生大水災,他捐資勸糶,還置義倉,積糧備荒,又置義冢,令窮人有地埋葬親屬。新經常訪問各地蔡氏宗親祠堂及廟宇,修族譜,提倡睦族親誼,敬老尊賢,在地方上施行公益和公德,後人仰慕。
蔡新全家也是古今孝子賢孫學習的榜樣,是中華傳統倫理美德的楷模。首先是“孝”,新事母至孝,中進士大夫後第二年即回家為父營墳。並接母親去京,母因留戀故土未隨行。其兄蔡溎(乾隆10年中進士)考慮到支持蔡新全心全意工作,免其後顧之憂,即辭官俸母。乾隆十八年,新又請假省親,控視母患眼疾,乾隆廿二年,新又請假回家俸母,廿二年十壹月抵家,十二月乾隆任命新等人為上書房總師傅,新劄奏懇辭,乾隆允許以後任之,直至乾隆廿九年十二月母亡,丁憂守孝三年後,才於乾隆卅二年五月再回京續任。不當高官,侍奉母親,真為孝子。新母林太夫人,同是“孝”可嘉,代新父孝敬公婆及帶病的丈夫,事跡可歌可泣。曾得到乾隆帝的三次嘉獎。新爺位高權重而左右無妾室,身邊唯有妻何夫人賢惠理家,孝順婆婆,明大義,重倫理,性和平樂易,不與人為忤,人亦無忤之者。
遺址文獻真跡可見
蔡新在故居下布村蓋祖堂,全長36.29米,寬19.10米***三落:前三落是平房,都是四房二伸手,第三落是樓房,稱“梳妝樓。”樓後造假山、金魚池、石拱橋等園林式別墅。第壹落廳堂,懸掛乾隆帝禦筆“福”字木匾,第二落廳堂正中懸掛禦賜“武庫耆英”的木匾,匾左小字“賜經筵講官兵部尚書臣蔡新”,右署“乾隆四十壹年十二月初五日”中間上蓋金色玉璽印。此廳兩旁還掛著蔡新祖父蔡祚喜親撰楹聯“顧盼摧馬鞍會見才高倚馬;揮毫握蓮筆行將寵撤蓮”,蔡新親筆木刻。(註:該對木刻尚存在漳浦東縣博物館,“武庫耆英”匾現尚在該房掛著,但玉璽金印被挖,該二房尚存已將倒塌,三落梳妝已倒塌,但整個房屋基礎及四周情況仍完好。)
蔡新為宗親的安全,1802年還蓋座永清堡(親筆書),以花崗巖石塊砌基,上三合土場,圓形建築,內堡周長165.13,場高14.28米,分四層,均築有突出部的圓形譙樓,以防禦外患,可制敵於樓外,是保護社稷的永恒家園。園樓四周,築有石場。現在圓樓已成為文物保護單位,除外形尚好外,異樓內設施及樓頂憶毀。
而建成於2002年12月“蔡新相爺紀念館”,位於漳浦東縣西畔西宸嶺下,占地5畝,是兩進宮殿式建築,建築面積484平方米,結構圖宏偉壯觀,景色秀麗怡人,氛圍祥和,人文鼎盛,是歷史文化交流和古跡旅遊觀光絕佳勝地。紀念館前廣場,左右兩邊各豎立4對旗桿,門外有兩對大小石獅,大門兩邊石柱對聯小石獅,大門兩邊石柱對聯是“堂朝旗鼓山峰競秀,廟座西施人才奪魁。”“西湖葛山五部尚書千秋奕世,梁峰下布二基功德萬代流芳。”
蔡瓣是位值得人們紀念的歷史名人,館前右邊豎立是蔡新石碑生平簡歷,曰“蔡新,福建漳脯下布人,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生,嘉慶四年(1799)卒,享年九十有三。少貧苦讀。乾隆元年中進士,授翰林編修,入直上書房,侍讀皇子。後遷弄刑部右、左侍郎六年。乾隆廿二年臘月,擢上書房總師傅。乾隆卅三年八月始,出任工、刑、兵、禮、吏五部尚書,至四十五年菊月升協辦大學士。越兩年,任四庫全書館正總裁,四十上八年升為文華殿大學,越兩載加封太子太傅。在乾隆盛世,為重臣輔弼之,帝書‘黃扉宿彥、’‘盛世耆英’褒獎,德高望著重於朝野。致宦壹世,勤政清廉,恤民,品德高尚,學問深醇,著有《緝齋文集》、《緝齋詩稿》等遺世,對儒學卓有建樹。中華民族文化巨著《四庫全書》舉部完籍,蔡新鞠躬盡瘁。至卒後,嘉慶皇帝晉贈太傅,賜謚文恭,著汪巡撫赴浦‘代朕祭酒’。其壹生,歷康、雍、乾、嘉時代,是清朝職級最高者。”
館內最後進是紅木神龕,龕上雕刻有五個匾,正中《延禧堂》是蔡新祖祠的堂號,“歐荻延禧”是乾隆皇帝賜給蔡新母親的匾,“盛世耆英”、“武庫耆英”、“黃扉宿彥”是乾隆皇帝賜給蔡新的匾(原匾已失)。神龕內奉祀蔡氏始祖蔡叔度及宋儒蔡元鼎為始祖。暨西湖房始祖蔡大壯(明嘉靖28年舉人,寧鄉知縣列祖列宗神位,神龕四個柱上刻有《大宗壹而祚衍長,本行修則英華發,有確真實敦孝敬,幸人講誏達家邦》西湖房28字昭穆。神龕前是蔡新暨何夫人塑像。
神龕兩邊墻上掛有26位蔡氏祖宗的遺像。
紀念館內各個立柱刻有7對對聯“顧盼據馬鞍會見才高倚馬;揮毫握蓮筆行將寵被撤蓮。”“輔國已作盛世棟梁;修身堪為千秋楷模。”“西域人傑地靈昌門第;湖池山明秀耀家馨。”“文韜治國攘乾隆興盛世;武略安邦佐大清立豐碑。”“官遊六部忠孝廉節匡綱紀;文裁四庫詩書禮樂振朝儀。”“濟世永恒神速祿馨;陽氣長生兒孫榮。”“身居卿相廉正壹心為國;誌在文史總裁四庫全書。”屋頂橫梁掛有蔡新壹生的官職“進士“、“翰林編修”、“五部尚書”、“尚書房總師傅”、“太子太傅”、“太子太師”、“文華殿大學士”、“四庫全書總裁等匾。
壁墻掛滿蔡新文物資料70多幅,按原件電腦整理噴繪資料,分三個系列:壹、拓印蔡新在京“澄懷園入友圖“石刻25幅,有壹個皇帝、七個大學力及皇子皇孫詠文及字跡真筆31篇,難能可貴;二、蔡新出土墓碑拓件,及蔡新親筆的石碑、墓碑、木刻聯、木匾及其親筆臨摹書法家趙孟頫《朱子感興詩》手跡,《為宋儒陳北溪集題序》手跡等23幅;三、蔡新90生辰文武百官七十三幀賀壽帖。其中有劉墉、紀曉嵐等,都是7言5言詩親筆資料。全館充盈清代文物史料的濃厚文化氛圍,是中華文化遺產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