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坊歷史街區--杭州歷史上最著名的街區,也是杭州目前唯壹保存較完整的舊街區,是杭州悠久歷史的壹個縮影。清河坊的歷史起源於南宋。南宋定都杭州,築九裏皇城,開十裏天街(今中山中路)。於是,在宮城外圍、天街兩側,皇親國戚、權貴內侍紛紛修建宮室私宅。中河以東建德壽宮、上華光建開元宮、後市街建惠王府第、惠民街建龍翔宮等。而清河坊的得名,與當時的太師張俊有關。建炎三年(1129),張俊在明州(今寧波)擊退金兵,取得高橋大捷,晚年封為清河郡王,倍受寵遇。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故這壹帶就被稱為清河坊。
當時,這壹帶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買賣絡繹不絕。清河坊街也曾是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古有前朝後市之稱,前朝是指前有朝庭,即鳳凰山南宋皇城,後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壹帶。它歷經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前夕,這壹帶仍然是杭城商業繁華地段。杭州的許多百年老店都集中在這壹帶。清河坊興於宋盛於清,街區現存古建築大多建於明末清初,如百年老店胡慶余堂、萬隆火腿莊、羊湯飯店等大多建於此時,雖說歲月無情,但現風韻尤存。
隨著杭州舊城改建步伐的加快,古街老店等古建築正在城區成片消失,現在杭州70%以上的古城區已不復存在。位於河坊街和中山中路交叉口的“四拐角”,是杭城傳統街區的心臟,也是杭州古城現存唯壹的壹塊完好的歷史地段。這裏,孔鳳春、方回春堂等著名百年老店雄峙,名人故居環抱,各式建築薈萃。1999年3 月,河坊街拓寬改造工程全面啟動,“拆”字爬上了“四拐角”建築的墻頭,樹倒屋拆,古街老店在壹天天逼近的推土機下行將毀滅!民建會員、《浙江市場導報》副總編輯黃小杭向杭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寫信,要求立即停止“四拐角”及附近地區的拆遷工程。次日杭州市代市長仇保興就在信上作了批示,浙江省委副書記、杭州市委書記李金明看到黃小杭的信,也立即作了批示。各有關部門層層傳達批示精神,火速組織人員現場踏勘,拆遷工程終於暫停了。
從2000年4月8日的時候開始,上城區政府對清河坊的歷史建築群進行保護,同時又開發新的街景,依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嚴格按原有風貌加以保護,目前,清河坊歷史街區占地1366公頃,整個街區的業態布局,除保留區內著名的老字號外,以招租,聯營等形式,引入商家經營古玩、字畫、旅遊紀念品、工藝品、杭州及各地名土特產等符合街區歷史文化氛圍的項目,形成以街引商、以街帶商、以商興旅、以旅促榮的良性循環。 2002年10月,杭州清河坊歷史街區在改造與保護工程正式啟動壹年半之後,正式開街。460米長的步行街濃縮了明清時期杭州的市井風貌,成了市民和國內外遊客關註的焦點。經改造後的清河坊歷史街區,正在逐步形成具有濃郁傳統氣息的文化、娛樂、商業及遊覽街區。已成為“杭州人常來,外地人必到”之處。它的修復和改造,為杭州留下了壹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下面簡單介紹壹下有名的百年老字號,同時也是典型的古建築: 胡慶余堂 位於吳山北麓大井巷,以藥店古建築為基礎創建而成。古建築群由晚清“紅頂商人”胡雪巖創建,現保存完整,高墻大門,氣象凝重;設計別具匠心,通體宛如鶴形,門樓像鶴首,長廊似鶴頸,大廳若鶴身,用材講究,雕繪精巧,典型古樸。並伴有小憩觀賞之方亭、“美人靠”曲橋與噴泉等。胡慶余堂占地3000平方米,內藏文物160余件,由陳列展廳、中藥手工作坊、養生保健門診、營業廳與藥膳廳等五大部分組成。令遊覽者既能博覽中醫藥寶庫之精華,又能觀賞“江南藥府”古建築之風貌,為國家文保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