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人類誕生以來,黑暗與光明就同時陪伴著人類,但是無論是任何時候黑夜都不是被人們所喜愛的,人們向往的永遠都是光明。在黑暗中,人們會感到恐懼不安;黑暗也是罪惡的溫床。在原始時代,每當夜晚降臨就成了野獸的世界,他們在黑暗中肆無忌憚地襲擊著人類。當文明誕生進入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以及到如今的現代,黑暗都是犯罪的最好掩護,有多少的罪惡是誕生在這無窮無盡的黑暗之中?但是每當太陽升起,黑夜過去,感覺就有重新迎回了所有希望。但是太陽每天晚上依然會落下,於是在對光明的追求和渴望之下人們認識了火,然後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術。其實,人類點燃起的第壹堆火,就是人類制作出的第壹盞燈。而隨著人們對火的認知逐漸加強,人們就開始思索如何保存火,於是照明工具,即燈就應運而生。
油燈
原始時代,所謂的燈,其實指的就是火炬最早的燈,其實應該就是火炬。根據考古學家們的發現,在距離現代4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的建築遺址中發現了火炬的痕跡。在寧夏海原菜園村的壹處窯洞內壁上,有很多個孔洞,這些孔洞都有長期火烤而留下的焦痕。說明這些孔洞是用來插放火炬的。《禮記》記載:"燭不見跋",孔疏:"跋,本也,本,把處也,古者未有蠟燭,唯呼火炬為燭也。"《禮記》中記載:"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童子隅坐而執燭。"《周禮》中記載:"凡邦之大事,***墳燭,庭燎。" 《詩經》中記載:"庭燎者,樹之於庭,燎之為明,是燭之大者。"這些文獻中記載的"庭燎"、"燭"、"燋"等指代的都是火炬,只是根據使用地點不同而賦予的不同的稱呼。比如說可以拿在手上的小火炬叫做"燭",插在地上的較大火炬叫做"燎","庭燎",顧名思義就是插在庭院裏的火炬。而"燋",應該指的就是沒有點燃或者是熄滅了的火炬。
玉質油燈
雖然有了火炬的出現,但是並不能算作真正意義上的燈。有燃料、有燈芯、有盛放燃料支撐燃燒的容器,才能夠稱作是壹盞完整的燈。蠟燭出現的不算太早,有人認為,在三代早期的時候,中國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燈的。因為這個時期的人們都是遵循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規律。太陽升起就出門打獵種地、太陽落下就回屋休息睡覺,火對於他們來說更多的是用來烹飪食物和取暖,以及威嚇野獸,自然也就用不到燈具。而到了三代晚期的時候,生產力已經有了壹定的發展,人們不再僅僅只是白天工作,夜晚也壹樣要進行活動。
但是這種認知純屬無稽之談,因為在考古學家們發現的遺址當中,有面積多達二三百平方米的巨大建築物,並且這些建築物都是以茅草為房頂,以木頭為房柱的建築物。這樣的房間裏,如果大規模的放置火炬,壹定會引起火災的;如果放的少了,就無法達到照明的效果。所以雖然蠟燭出現的不早,但是燈具在商朝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並且燃料是油脂。
青銅燈
從出土的文物當中就有商代早期的青銅燈,並且這種器具在商代後期的墓葬中也有很多。不過三代早期的時候,燈具的確非常稀少,主要還是因為生產力落後,再加上使用的燃料也很珍貴,所以燈具就不是很發達。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還是只能使用火炬。
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燈具才算真正意義上的出現我國古代燈油的材料最開始用的就是膏:"膏者,脂也",也就是用動物的脂肪煉制而成的油脂,而脂肪多的動物壹般都是能夠被人們食用的,而那個時候能夠吃得起肉的人家是非常少的。再加上那個時候提煉油脂的工藝不是很成熟,所以這種燈油是非常少的。登遊戲上,那麽燈具自然不會很多。最早最普遍的燈具,應該是豆形燈。"豆"原本是壹種盛放食物的容器,最上面是壹個圓形的盞盤,中間是壹個長短不壹的直柄,最下面是壹個喇叭狀或者是圓形的底座。後來在原本盛放食物的地方放入了燈油,再配上燈芯,就成了壹個非常簡易的燈。
《爾雅》中有記載:"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這種豆形燈,因為制作材質的不同,所以名字也不盡相同。而數量較多的比較明顯能夠看出來就是燈的燈具北方線則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故宮博物院裏收藏的有壹座戰國玉勾連雲紋燈,這也是壹座典型的豆形燈。
油燈
這座燈是用新疆和田青玉制作的,燈盤是正圓形,表面光滑,外側壹圈遍布勾連雲紋,盤心五瓣花行燈臺凸出,燈柱和燈座同樣為玉質,雕飾精美。這座玉燈是先秦燈具中的經典之作,僅此壹件,絕無僅有。除了豆燈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燈具,但是也都是從豆燈演化而來。先秦時期的燈具分為無檠燈和有檠燈,前者就是極其簡單,簡單的只有壹個燈盞的燈具。
後者的種類便很多,有著各種各樣的設計,多數以人或者鳥獸為造型。這個時候這些燈具就已經不再僅僅只是照明的工具了,它已經變成了壹種具有高度實用性的藝術品,成為了身份的象征,也就是說非富即貴才能夠用得起這樣的燈。比如戰國的坐人銅燈、楚燭俑銅燈,這些都是以人為形狀的。並且有檠燈並不壹定只有壹個燈盞,有壹種連枝燈,就是在燈柱上按照壹定規律壹次有序地延伸出了多個枝丫用來放置更多的燈盤,有幾根枝丫就有幾盞燈盤,並以燈盞數量來命名。
比如戰國中山王墓中出土的十五連枝燈,就是有十五個燈盤。到了秦漢的時候,連枝燈更加流行。到了魏晉以後,連枝燈仍然是非常流行的奢華之物,更有很多人將它作為陪葬品放入墓中。
連枝燈
除了豆行燈以外,還有鼎行銅燈、器行燈,比如漢代最流行最有特色的臥羊銅燈、耳杯形燈等等。到了漢代的時候,燈具又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發明了帶煙管的燈具,有單雙管之分。功能是用來將油煙好的灰燼導入貯水的燈體內部,壹則可以保持室內的清潔;二則可以加強空氣對流,使燃燒更加充分,既不浪費燈油、也可以讓燈火更亮。這種煙管燈通常都是可以拆卸的,清洗和攜帶都非常方便。造型同樣是動物和人物以及其他各種造型。
到了漢朝末代以及魏晉之時,瓷器逐步取代了青銅器,各種陶瓷制作的燈具也逐漸出現。陶瓷制作的燈具不僅耐用耐高溫,而且最主要的是便宜,這就意味著普通老百姓也用得起。雖然早在商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瓷器,但是那個時候的技術不夠成熟,制作出來的瓷器很粗糙,到了春秋時期燒制的技術逐步提高之後,瓷器的質量才有所進步。而魏晉之後燒瓷的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以燒制出比較完美的青瓷了。
連枝燈
魏晉之後,蠟燭逐漸普及,燈具又在原本的基礎上發生了新的變化《西京雜汜》記載:"閩越王獻高帝……蜜燭二百枝。"再聯系漢代出土的銅燈裏發現有殘蠟,而且東漢晚期已出現細長柱狀的燭臺,可以推斷在最晚在漢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蠟燭作為燈油,只不過這種蠟是蜂蠟。因為蜜蠟珍貴,所以燭臺燈也就非常稀有,壹直到魏晉之後,蠟燭在中國逐漸普及開來,燭臺燈漸漸變多。即使到了唐朝時期,蠟燭仍然是壹種稀缺品,普通的人家是用不起的。由此可見燈油的演變,對燈具的造型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燈油的原料從蜜蠟、到膏、再到蟲蠟,燈具從豆形燈,到管形燈,最後變成了高釬燭臺。早期的蠟燭是在樹枝上塗上油脂,實際上完全沒有蠟。因為動物脂肪融化太快,所以必須要放在燈盤上才行,從而有了豆形燈。
油燈
蜜蠟則是蜜蜂采蜜所制的蜂蠟再由人工摘取加工而成,《蠟燈賦》中記載:"列華盤,鑠凝蠟。浮炷穎其始燃,秘闈於是乃闔。旁映文楹,仰暉丹桷,赫如燭龍吐輝,爛若翳陽復旭。"此時的蜜蠟仍然沒有燈芯,是加工之後融化使用的。所以此時的燈具並不是細長形的,而是比較粗的管狀。而蟲蠟則是白蠟蟲幼蟲分泌產生的物質。因為白蠟的熔點很高,所以制作成的蠟燭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並且如果制成細長狀可以有效地提升照明性能,於是蠟燭的形狀逐漸發生變化,並且白蠟得到大範圍使用是在明代的時候。因此唐宋時期的燈具仍然不是以後期的細長狀為主。
小結:當白蠟自明朝開始,逐漸取代風浪而成為蠟燭的主要原料之後,蠟燭就變成了我們後世常見的那種細長狀。而原本的短釘狀的燭釬式燈具也逐漸演變成了高釬燭臺。清朝的高釬燭燈的制作更是爐火純青,制作出來的燭臺也更加精美豪華。比如乾隆時期的藍玻璃刻花燭臺和錘胎琺瑯燭臺等等。盡管燈具壹直在不斷進行著改進,燈油也從油膏,到蜜蠟再到蟲蠟不斷進步,但這也掩蓋不了它們極其昂貴的成本,普通家庭根本用不起。並且在燃燒之時,氣味極其難聞。
燭臺
即使燈具更為廉價,燈油太貴也是壹樣的。所以必須要尋到壹種廉價的燈油,於是植物油便出現了。植物油用於助燃最早是在北魏,《齊民要術》中有記載。到了隋唐五代時期,植物油大街上賣的到處都是。在北宋和南宋的壹些文獻中,均記載了植物油用來助燃的事例,並且十壹種植物油裏,可用於助燃的就有六七種。由此可見,從魏晉開始壹直到明清,蠟燭雖然已經出現並用於照明,但價格昂貴,富貴人家不可用。於是植物油便壹躍成了照明燃料的"寵兒",而其中又以油菜最為劃算:易種植、出油量大,價格便宜。因此在照明所使用的植物油裏,菜油是最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