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璽是壹個朝代壹個,從秦代以後,皇帝的印章專用名稱為“璽”,又專以玉質,稱為“玉璽”,***有六方,為“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在皇帝的印璽中,有壹方玉璽不在這六方之內,這就是“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
所以說,壹般改朝換代都要找出上代玉璽,意為暗示前朝氣數已盡,玉璽到手則新朝可成。
擴展資料
寶璽制度
歷史上各王朝,維系其封建獨裁統治的象征物“寶璽”,自秦始皇開始刻制後,歷朝或是傳承或是重刻,直至清亡都是如此。
秦始皇創立的寶璽制度被漢高祖劉邦全部繼承下來,形成了後來所謂的“秦漢八璽制”,這壹制度也貫穿了整個“魏”、“晉”、“南北朝”和“隋”,他們不僅繼承了秦漢的八璽制,而且連規格、名稱、紐式、文字都基本不差。
直到唐朝武則天稱帝時,則獨出心裁地增加了壹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璽,而將八璽制改為九璽制,同時又將“璽”改為“寶”,從此以後各朝都稱“寶”了。北宋增至十二寶,南宋則是十七寶。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寶,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
百度百科——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