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記》,是意大利作家科洛迪的代表作,發表於1880年。
當仁慈木匠皮帕諾睡覺的時候,夢見壹位藍色的天使賦予他最心愛的木偶皮諾曹生命,於是小木偶開始了他的冒險。
如果他要成為真正的男孩,他必須通過勇氣、忠心以及誠實的考驗。在歷險中,他因貪玩而逃學,因貪心而受騙,還因此變成了驢子。
最後,他掉進壹只大鯨魚的腹中,意外與皮帕諾相逢……經過這次歷險,皮諾曹終於長大了,他變得誠實、勤勞、善良,成為了壹個真真正正的男孩
《木偶奇遇記》意欲揭示的道理並不復雜,它倚借壹個木偶有形象不過是為了向我們演繹壹個人由不完美走向完美、由不幸福走向幸福的曲折歷程。問題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並非是壹個人生來就可以明白的。否則,皮諾曹也就無需煞費周折才得以完成了這壹歷程了。
這篇童話,通過皮諾曹的種種曲折、離奇的經歷,表現小木偶熱愛正義、痛恨邪惡、天真純潔的品質,教育兒童要抵禦種種誘惑,做壹個誠實、聽話、愛學習、愛勞動,並能幫助父母的好孩子。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小木偶的形象。他聰明、善良、頑皮而又任性,他的故事給孩子們以有益的教誨和藝術的感染。[3]
《木偶奇遇記》是壹篇寓言故事。但是與以往西方的寓言故事不同,描寫的不是美麗的公主和貴族們在大城堡中的生活。皮諾喬的奇遇都發生在意大利真正的普通人民中間,從而使它更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
《木偶奇遇記》壹書不僅教育孩子們如何為人,還通過隱喻和影射,對十九世紀意大利現實生活中的各種落後和醜惡的現象,進行了揭露,如貧富間的差距、勞動人民的貧窮、饑餓和絕望,司法部門和醫療機構的虛偽等等。同時也強調了教育的重要性。意大利哲學家貝內戴托就曾評論說:“用來雕刻皮諾喬的那塊木頭,實際上就是人類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