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經歷了壹個在造型上從簡到繁、再從繁到簡的過程,前壹個“簡”是簡單,後壹個“簡”是簡練。同其他盆景流派壹樣,根據“樹姿近畫”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類,後來經過模仿老樹的姿態和變化,不斷總結出了表現這種姿態和變化的技法規律,通過歷代盆景藝術家的創造和完善,最後歸納為10種身法和3式、5型。
在藝術形式上,它以嚴謹的格律作為基本的結構原則,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詩”。
正因為規律類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所以,自然類隨之慢慢“淡化”,只保留了極少數的懸巖式,現在保存完好的“老齡”樹樁盆景就是最有說服力的見證。清朝末期,每年農歷二月十五日成都青羊宮舉辦花會(已延續至今),各地的花農和盆藝者都把自己制作成型的各類樹樁盆景送到花會上展銷,此時的樹樁盆景已完全采用“三式五型”的造型技法。
川派規則式的樁景按其傳統的蟠紮技藝造型,有壹定的格律,名目繁多,不勝枚舉。它們的主幹和側枝自幼用棕絲按不同格式作各種角度、各個方向的彎曲,註重立體空間的構圖,難度較大。幹形的格式大致有“滾龍抱柱”、“對拐”、“方拐”、“掉拐”、“三彎九倒拐”、“大彎垂枝”、“直身加冕”、“接彎掉拐”、“老婦梳妝”、“綜合法”等十種;蟠枝方法又有平枝、滾枝、半平半滾之別,不同主幹的造型與多種蟠枝方法交互運用,形式多樣,樹形雄偉端莊。有的樁景狀若騎士回首,有“立馬望荊州”之稱。
迄今為止,四川的樹樁皤紮,無論是何種形式,基本上都沒有越出這壹時期所形成並廣泛采用的技法和造型規則。清末民初,成都和各縣的著名皤紮藝人約60余人,其中最著名的有竇禹朋、陳洪順、張彬如、陳玉山、戴開弟、戴崇光。龔音如、李洪泰、紀成久等。到了本世紀40年代,自然類樹樁盆景重新擡頭,但在蟠紮技法上與規律類大致相同,除懸 崖式外,壹些自然類樁頭的造型幾乎是壹種偶然的“機緣”。陳思甫的父親陳玉山就是常用壹些枝條殘缺、不適合制作規律類盆景的樹坯,順勢加工為自然類。其後李忠玉及邱開春、王明文等發展了自然類,逐漸成為今天川派樹樁盆景的兩大主要類型之壹。
川派山水盆景,雖然遠在兩宋已見端倪,尤其是安嶽縣圓覺洞和大足縣大佛灣摩巖造像中,飛天與傳女手托的山萬盆景,已與今天的淺水山水盆景十分相似,但因明、清盆景向樹樁傾斜,直到 上世紀的四五十年代,才由壹批園藝家、畫家。盆景“玩家”親密合作,使之成熟。
四川民間有“盆樹無根如插木”的諺語,故其樁景特別強調根部的處理,盆中樹木多懸根露爪,註意盤根錯節的造型。自然式的盆景常用竹子作素材,與石相配,別有情趣。 總的說來,川派盆景的藝術風格:樹樁以古樸嚴謹,虬曲多姿為特色;山水盆景則以氣勢雄偉取勝,高、懸、陡 、深,典型地表現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風貌。
由於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川派樹樁盆景壹般選用金彈子、六月雪、羅漢松、銀杏、紫薇、貼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社鵑等;山水盆景以砂片石、鐘乳石、雲母石、砂積石、龜紋石,以及新開發的品種為制作石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