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罕見的秦兵馬俑博物館開放後,很快就轟動了中外,被認為是古代的奇跡,是當代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壹。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觀眾們驚嘆不已。古城西安由於有了秦兵馬俑博物館,很快就成了我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壹。國內外遊人紛紛慕名而來。來我國訪問的外國元首和其他貴賓,多數都要把參觀兵馬俑列入日程。
兵馬俑坑在秦始皇陵東側約1公裏半,先後發壹、二、三號三個坑。壹號坑是當地農民打井時發現的,後經鉆探先後發現二、三號坑。壹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寬612米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在這個坑內埋有約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個。在地下發現形體這麽大,數量這麽多,造型如此逼真的陶俑,實在是壹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
走進博物館的大廳,只見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齊地排列著上千個像真人大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銅色,高1.8至1.97米,壹個個威武雄壯,真是氣象森嚴,令人望而生畏。還有如真馬大小的陶馬32匹。陶馬4匹壹組,拖著木質戰車。
兵馬俑的排列是3列面向東的橫隊,每列有武士俑70個,***210個,似為軍陣的前鋒。後面緊接著是步兵與戰車是的38路縱隊,每路長約180米,似為軍陣主體。左右兩側各有壹列分雖為面南和面北的橫隊,每隊約有武士俑180個,似是軍陣的兩翼。西端有壹列面向西的武士俑,似為軍陣的後衛。武士俑朋的身穿戰袍,有的身披鎧甲,手裏拿的青銅兵器,都是實物。組織嚴密,隊伍整肅。幾十匹戰馬昂首嘶鳴,攢蹄欲行。整個軍處於整裝待發之勢。
威武雄壯的軍陣,再現了秦始皇當年為完成統壹中國的大業而展現出的軍功和軍威。
這批兵馬俑的藝術史上具有很高的價值。兵馬俑的塑造,是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而創作,藝術手法細膩、明快。陶俑裝束、神態都不壹樣。光是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臉部的表情更是神態各異。從它們的裝束、表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這裏有長了胡子的久經沙場的老兵,也有初上戰場的青年。身高達1.96米的將軍俑,巍然直立,凝神沈思,表露出壹種堅毅威武的神情。那個武士俑,頭微微擡起,兩眼直視前方,顯得意氣昂揚而又帶有幾分稚氣。那個身披鍁甲,右手執長予,左手按車的武士,姿勢動作顯示出他是保衛的車士俑。
總之,陶俑具有鮮明的個性的強烈的時代特征。這批兵馬俑是雕塑藝術的寶庫,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壹頁。
兵馬俑坑內出土的青銅兵器有劍、矛、戟、彎刀以及大量的弩機、箭頭等。據化驗數據表明,這些銅錫合金兵器經過鉻化處理,雖然埋在埋土裏兩千多年,依然刃鋒銳利,閃閃發光,表明當時已經有了很高的冶金技術,可以視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跡。
在1991年以前,秦兵馬俑博物館開放的是壹號坑。1991年9月,三號坑正式開放。三號坑面積只有壹號坑的二十七分之壹。但從這個坑出土的戰車、武士和其他物品分析,這個坑可能是作為壹、二號坑的統帥部。
1974年3月,陜西臨潼縣晏寨鄉西揚村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裏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壹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通過鉆探,在此坑的北側20和25米處分別又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兵馬俑壹、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
壹號坑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寬62米,深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為坑道式土木建築結構,東西兩端各有斜坡門道5個,坑道內有10道2.5米寬的夯土隔墻,隔墻上架著粗大的橫梁,再鋪蘆席、細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磚墁鋪。壹號坑兵馬俑按實戰軍陣排列。俑坑的東端是壹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戰袍武士俑,每排70件,***210件,手持弓弩,他們是壹號坑軍陣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壹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邊有壹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頭有壹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他們手執弓弩等遠射兵器,擔任整個軍陣的警戒任務。在10道隔墻隔開的11個過洞裏排列著38路面向東的縱隊,每路中間都排列有駟馬戰車。陶俑全部身披鎧甲,手執長兵器。他們是壹號坑的主力部隊。壹號坑***有27個探方,根據每個探方裏兵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發掘後可出土兵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壹號坑東端以北20米是二號坑,它是由4個單元內的4個不同兵種構成的壹個曲尺形軍陣,面積6000平方米,估計可出土陶俑1000多件,兵馬和鞍馬近500多匹。第壹單元即俑坑東邊突出的大鬥子部分,是由334件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第二單元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壹至八過洞,是由64乘駟馬戰車組成的方陣,每乘戰車有軍士俑三件。第三單元即俑坑的中部,包括九至十壹過洞,是由19乘戰車和100余件隨車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第四單元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至14過洞,是由戰車6乘,鞍馬和騎兵俑各124件組成的騎兵陣。四個單元有機聯系構成壹個大陣,又可以分開構成四個獨立的小陣,能功能守,自我保護力強,反應快速。二號坑的四個單元中就有三個布有車兵,戰車占到整個軍陣面積的半數以上,證明在秦代車兵仍為作戰的主要力量。木質戰車因為年久已朽,但車轅、輪等卻在泥土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跡,車上的銅質構件尚存在。
三號坑在二號坑以西、壹號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字形,面積為520平方米,僅有4馬1車和68個陶俑。它的東邊是壹條長11.2米,寬3.7米的斜坡門道,與門道相對應的為壹車馬房,車馬房兩側各有壹東西向廂房,即南廂房與北廂房。***出土陶俑64件。這些陶俑的編組排列與壹、二號坑不同。壹、二號坑內的陶俑都是按作戰隊形排列。三號坑內武士俑所持兵器也與壹、二號坑內武士俑不同。後者配備的有長射程的弓弩,近距離格鬥的矛、戈、鉞、劍等,而三號坑內只發現了壹種無刃兵器銅殳。銅殳在秦代是壹種專門用於儀仗的兵器,在北廂房內還發現有殘鹿角壹件、動物朽骨壹堆。可能是專供戰前占蔔或禱戰活動的場所。通觀三號坑整個布局,它可能是整個地下軍陣的指揮部-軍幕。
在我國,陶俑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但那時制作的陶俑體形較小,火候低,制作粗率。而秦兵馬俑不僅形體高大,而且制作精細,造型準確,工藝水平極高。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掘出土了兩乘大型彩繪銅車馬,按照發現的順序,被編為壹號和二號銅車馬。當時皆被埋在7米深的坑裏,外面用壹個木槨裝著。出土時,因木槨腐朽,土層塌陷,兩輛銅車馬都殘破嚴重,其中二號銅車馬已碎成1,555片,經過考古工作者和各方面專家兩年半細心艱苦的修復,二號銅車馬於1983年10月1日正式對外展出,壹號銅車馬也於1988年正式展出。
這兩乘車都是四馬單轅,呈前後縱向排列,前面的壹號車應為古代的“高車”。二號車叫“安車”,分為前禦室和後乘室。兩室之間隔以車墻。趕車的人坐在前禦室,主人坐在後乘室。乘室前面及左右兩側有三個車窗,後面留門,門窗都可以靈活啟閉,窗上的小孔可以調節空氣,從中外望。車上有橢圓形傘狀車蓋。此車通體施以白色為底色的彩繪,二號車配有1,500余件金銀構件和飾物,顯得華麗富貴。它可能是供秦始皇靈魂出遊時乘坐的。壹號車上配備有弓弩、箭頭、盾牌,駕車者帶有官帽,這說明此車是用來保護後面二號車的安全的。
銅車馬是我國時代最早,駕具最全,級別最高,制作最精的青銅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發現的最大青銅器。它的出土,為考證秦代冶金技術、車輛結構、工藝造型等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資料。
將軍俑(壹號俑坑出土)
壹號兵馬俑坑T2方二過洞出土,通高1.97米,位於戰車後(車為木質,已朽)。在車跡右側伴出有鼓的遺跡壹處,可知是掌握金鼓指揮軍隊的高級將領。此俑身穿雙重長衣,外披彩色魚鱗甲,雙肩有短小的披膊(即護肩甲),脛部縛護腿,足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鹖冠。雙手交垂於腹前作拄劍狀,其附近伴出青銅長劍1柄。身體強壯,長方面龐,兩頰各有壹撮濃,面容嚴肅,氣質威武。
將軍俑(壹號俑坑出土)
壹號兵馬俑坑T20方十過洞出土,為指揮車上的高級將領。身穿彩色魚鱗甲,頭戴鹖冠,雙手交於腹前作拄劍狀。身體魁梧,五官粗獷,神態武勇。造型準確,比例合宜。尤其面部的塑造更為精彩,富有肖像性的特征。
將軍俑(二號俑坑出土)
二號兵馬俑坑T9試掘方出土,位於長方形車陣的左後角,是此車陣的高級將領。通高1.96米,身穿雙重長衣,外披魚鱗甲,下穿長褲,足穿翹尖履,頭戴鹖冠。雙臂自然下垂,右手半握拳,持物不明。長形臉,壹把長須,神態雍容儒雅,好像手握雄兵百萬,成敗胸有成竹。
將軍俑(壹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壹號兵馬俑坑T1方三過洞車後,是指揮車上的高級將領。通高1.91米。此俑沒穿鎧甲,上身穿交領右 衽雙重長衣,腰際束帶。下身穿長褲,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頭戴鹖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帶尾呈八字形垂於胸前。上身微向前傾,左手作拄劍狀,右手持物不明。身體粗壯結實,大頭寬面,容顏憨厚,性格純樸,似出身於行伍的壹位高級軍吏。
鎧甲武士俑(壹號俑坑出土)
這3件武士俑的裝束基本相同,都身穿交領右衽長衣,外披鎧甲,下身穿短褲,腿紮裹腿,頭綰圓形發髻。有的穿短靴,有的穿方口齊頭翹尖履。雙臂自然下垂,右手作提弓弩狀。此類圓髻鎧甲俑,壹號兵馬俑坑內目前***出土155件,其中有84件是跟隨戰車的隸屬步兵俑,其余71件是獨立步兵俑。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的步兵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俑的發髻部位於頭頂的右側,反映了秦人尚有的習俗。交領右衽長衣屬於漢服,而短靴和腰際束的革帶屬於胡衣,顯示了秦朝時民族文化的融合已深入到人民的生活。左面第壹個武士俑身上有壹刻文“尚”字,為陶工名,是此件陶俑的制作者。
鎧甲武士俑(局部 三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三號俑坑南區的甬道內,是擔任警衛任務的衛兵,秦國稱為短兵。俑身穿鎧甲,腦後綰六股寬辮形的扁髻。右臂前曲,右手作持長兵狀,威然挺立,神態英武。身體的塑造手法比較簡潔,無過多的虛飾。面部的雕刻細膩,風格明快。眉毛經過藝術誇張,塑得棱角分明,遠看使面目的輪廓更加清晰。面部施粉紅色,眼睛繪白睛黑珠,炯炯有神。此俑是三號俑坑中比較成功的佳作。
鎧甲武士俑(壹號俑坑出土)
這些武士俑都是壹號兵馬俑軍陣的步兵俑,以其裝束的不同可分為兩類:圖1、圖4是介幘鎧甲武士俑,圖2、圖3、圖6是扁髻鎧甲武士俑。介幘鎧甲俑身穿交領右衽長衣,外披鎧甲,雙肩有披膊。下穿短褲,脛縛護腿,足穿方口齊頭履。頭綰圓形發髻,上罩尖頂的圓形軟布帽(古名介幘)。左手作握劍狀,有手作提弓弩狀。圖5的背甲上有兩個陶環,環上原系結著箭箙,箙內有箭百支。介幘鎧甲俑是重裝步兵俑,壹號兵馬俑坑內已出土403件,其中獨立步兵俑88件,隸屬於戰車的步兵俑315件。介幘鎧甲俑不戴頭盔,作戰英勇,是秦國步兵的重要組成部分。
扁髻鎧甲俑的裝束與介幘鎧甲俑的主要區別,是在腦後綰六股寬辮形扁髻。有的紮裹腿,有的縛護腿;有的穿靴,有的穿履。有的握弓弩,有的持矛、戈等長兵。圖6的手勢比較特殊,左手半握拳,手腕扭轉拳心向左下方,持物不明。壹號俑坑內現已出土扁髻鎧甲俑51件,其中獨立步兵俑22件,隸屬於戰車的步兵俑29件。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戰袍武士俑(壹號俑坑出土)
這兩件武士俑為輕裝步兵俑。身穿交領右衽長衣,腰束革帶;下穿短褲,腿紮行滕;足登履;頭綰圓形髻。左手作按劍狀,右手作提弓狀。俑的附近伴出有成束的銅鏃及銅弩機。圖7的武士俑身材修長,長方面龐,五官粗獷,是關中秦人的典型形象。圖8的武士俑,高顴骨,絡腮大胡,似來自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士兵形象。壹號俑坑內現己出土戰袍武士俑400件,多為軍陣的前鋒。
騎兵俑(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俑坑T12試掘方內,馬身長約2米,通首高1.72米。馬背上雕有鞍韉,頭上戴有絡頭、銜、韁。騎兵俑身高1.80米,立於馬前,壹手牽拉馬韁,壹手作提弓狀。騎兵俑的鎧甲比步兵和車兵的甲衣短,長度僅及腰際,雙肩無護肩甲,這樣便於騎馬和操持弓弩。上衣為窄袖口,雙襟交掩於胸前,長度及膝,這樣擡腿上馬比較方便。下身穿長褲,足登短靴,頭戴圓形小帽,帽上有帶扣結頷下。騎兵俑的服飾是秦人服飾與古之“胡服”交融歷史中最典型的例證之壹。
鞍馬(二號俑坑出土)
二號兵馬俑坑T12試掘方出土。馬身長約2米,通首高1.72米。剪鬃辮尾,兩耳前聳,張口作嘶鳴狀,馬背上雕著兩端略微隆起中部下凹的鞍墊。鞍的質地似為皮革,鞍面為紅色,上面綴有八排粉紅色的鞍釘。鞍下襯著綠色的韉,鞍的兩側及前後兩端綴有葉形及條帶形的彩帶作為裝飾,鞍上有條類似皮質的扣帶盤繞馬腹,把鞍緊緊固著於馬背上。鞍後有秋攀於馬臀,以防鞍向前滑動。過去認為中國馬鞍的出現始於漢。秦俑坑騎兵馬的出土證明秦王朝時已有了低橋鞍,只是還沒有馬鐙。馬鐙始於西晉時代,到隋唐時代帶馬鐙的高橋鞍出現,騎兵馬具的發展才進入成熟階段。
鞍馬(二號俑坑出土)
鞍馬頭部 鞍馬局部
牽馬俑頭像(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俑坑北半部T12試掘方。容顏端莊,壹雙大眼繪著白睛黑眼珠,灼灼有神。面部輪廓清晰,肌肉起伏的變化合乎解剖原理,是件優秀的藝術佳作,身上殘存的彩色較多,朱紅色的衣領和聯甲帶,面部施色兩層,下層為紅色,上層為粉紅色
禦手俑(局部 壹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壹號俑坑東端T10方七過洞的壹乘戰車旁。通高1.88米。身穿鎧甲,雙肩無披膊,戴長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雙臂向前半舉,雙手作控轡狀。身微前傾,目光下視,神情專註地控馭著車馬,是個忠於職守的禦手。兵馬俑坑出土的禦手俑頭上都戴冠,其地位高於壹般士卒。
禦手俑(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兵馬俑坑T1試掘方戰車後。通高1.89米。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脛縛護腿,足穿履,頭縮圓形發髻。戴長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帶尾垂於胸前。甲衣比較特殊,雙臂的護甲(古名披膊)長及手腕,手上並罩有護手甲,頸部亦圍有護甲(古名盆領)。這種甲衣為迄今為止考古發掘所僅見。古代戰車上的禦手站在車上控馭車馬,目標大容易受到敵人箭鏃的傷害。禦手壹旦受傷則車易失控,造成軍隊混亂而致敗,所以特別註重對禦手的防護。
車右俑(二號俑坑出土)(圖1)
二號俑坑南側T1試掘方壹過洞出土。高1.82米。同出的還有禦手俑和車左俑。三件俑在車上作橫壹字形排列,中間為禦手,兩側的甲士古名之為車左和車右。此俑居於車的右側,故名車右俑。身穿長衣,外披鎧甲,脛縛護腿,足穿履。綰圓形發髻。左足向左前方跨半步作丁步站立姿勢,右臂前曲作持戈、矛等兵器狀。左臂下垂,衣袖綰於肘部,曲掌掌心向下作按車狀。頭微向左側轉作凝神聽令狀。只要壹聲令下,即可騰躍登車,馳騁疆場。
車左俑(二號俑坑出土)(圖2)
二號俑坑南側T1試掘方出土。高1.82米。位於戰車的左側,壹手作按車狀,壹手作持長柄兵器狀。古代戰車上三名甲士的職責:禦手負責駕馭車馬,車左和車右分別負責與車兩側的敵人格鬥,所謂“左攻於左”、“右攻於右”。古代的車戰,是雙方的戰車相向沖擊錯轂交戰,車左和車右的分工是與這種戰法相適應的。
將軍俑(壹號俑坑出土) (圖2)
出土於壹號俑坑壹乘指揮車後,高1.93米。身穿內外兩重長衣,外披魚鱗甲,前胸甲的下擺呈尖角形,背甲的下擺平齊,長及腰際,雙肩無披膊(肩甲)。頭戴鹖冠,足穿履。雙臂自然下垂,右手縮於袖管內,左手半握拳,持物不明。五官清秀,壹把長須,顯得足智多謀。
將軍俑(壹號俑坑出土) (圖3)
出土於壹號俑坑東端T19方九過洞的指揮車旁,車跡的附近伴出銅甬鐘1件。鐘是指揮軍隊的號令之壹,所謂擊鼓進軍,鳴金收兵。俑高1.95米,身穿交領右衽內外兩重長衣,腰束革帶,腿縛護腿,頭戴鹖冠,沒穿鎧甲,是輕裝的將軍俑。左手作拄劍狀,右手半握拳,持物不明。
將軍俑(壹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壹號俑坑東端T10方五過洞的壹乘指揮車旁,車跡的附近伴出鼓的遺跡。鼓為將領用以指揮軍隊的號令之壹,所謂“鼓之則進,重鼓則擊”,俑通高1.96米,身穿兩重長衣,外披魚鱗甲,雙肩無披膊。甲的周邊彩繪的花紋已脫落。頭發攏於腦後綰成扁髻,戴鹖冠。雙臂自然下垂,右手拇指與食指、中指相捏縮於袖管內,左手半握拳,持物不明。下巴有長須,面帶笑容,顯得性格開朗。衣角上有“宮臧”二字印文,為陶工名,是此俑的制作者。
將軍俑(壹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壹號俑坑中部壹指揮車旁,通高1.97米。身穿彩色魚鱗甲,甲上的花紋已脫落僅在泥土上留有殘跡。戴鹖冠,冠上有帶系結頷下,帶尾飄於胸前。雙手交於腹前作拄劍狀。絡腮胡,容顏開朗,性格豁達。
將軍俑(二號俑坑出土)
出土於二號偏坑東北角的T4試掘方內,通高1.95米。身穿雙重長衣,外披魚鱗甲,雙肩有短小的披膊,戴鹖冠。雙手交垂於腹前作拄劍狀,二號俑坑的督兵方陣由跪射俑和立射俑組成。此將軍俑位於弩兵方陣的左後角,當為弩兵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