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世界雜誌)
十多年前,壹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了皖南黃山腳下的屯溪。參觀完黟縣著名古民居西遞村後,有朋友說桃花源還有壹個古村落——宏村,在縣城東北5 ~ 6公裏處,值得觀光。去了之後,很興奮,至今印象深刻。
宏村真的不壹樣,村平面看起來像頭牛。該村山川秀美,氣候宜人,湖光山色,獨具特色,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於壹體,是人們生活的理想之地。壹條青石路,引著人們進村。村裏100多戶人家,曲徑通幽,院落幽深。這個村莊被參天古樹環繞著。其中兩棵古樹已經有400多歲了。白楊枝繁葉茂,樹冠像壹把大傘,銀杏樹的樹幹蒼勁有力,像壹把利劍,直沖藍天。
據說宏村是南宋時王居住的地方。相傳500年前王家多次遭受火災,所以在規劃擴村時十分註重水系的布置。
在宏村的中心,有壹個半月潭,面積有幾畝。這就是月塘,叫“牛尾”,俗稱嶽塘。與周圍密密麻麻的明清古民居建築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江南園林景觀,給人壹種靜謐清幽的美感。
元代中期,宏村雷崗王氏始祖王延吉的第九代孫王玄青是壹位遠近聞名的慈善家。經常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學者陸續來到這裏。在眾多嘉賓中,不乏陰陽師和風水先生。有壹天,大家吃完飯後,王玄青邀請他去爬村後的雷崗山,遠眺宏村山的美景,以獲取名人的詩詞。其中壹位信眾陰陽師爬山後,對宏村的地理位置感到驚訝。因其師傅善解人意,對王玄青說:“寨中有天然巖洞,泉冬夏不竭。這個房子地基要擴建,要用a的向陽水鎖住C-D的火”他還說,如果擴建成池塘沼澤,王家就發展興旺了。王玄青聽了這話,非常相信,但當時因為交了很多朋友,做了更多的好事,積蓄所剩不多,而且年紀大了,沒有精力跑這麽龐大的項目。所以這件事還得記載在族譜裏,傳給後代,讓後代按照祖先的遺願來完成這個重任。直到500 ~ 600年前的明朝永樂年間,雷崗王氏家族才傳到這壹代。王思琪是家族中的能人。他博覽群書,多才多藝,精通琴棋書畫,至今仍信奉陰陽風水理論。這壹年,按照家族的規矩,輪到掌管王祠堂的祭祀,家族的族譜就傳到了他那裏。於是,很自然地,他發現了始祖玄清公記載的這段往事。
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祖先數次遭受祝融之苦,又或許是因為這個時候發展太快,村子有被火燒的危險。這時,族譜上記載的“村中央有壹個天然洞穴”引起了王思琪的深思。如果是從西方挖掘引進,不僅可以防火,還可以作為飲水、洗漱、澆水、清靜的地方。不過,早前他也曾聽前輩說過,此泉與龍脈相連,是村裏的中風泉,不宜動;而這泉離王將軍祠堂只有幾步之遙,思奇不敢掉以輕心。於是,他三次前往海陽(今休寧縣),邀請素有佛門之稱的何可達先生三次實地考察,並邀請同宗長輩共同策劃,“閱盡山川,細察脈絡”。經過反復討論,他終於制定出了以泉水為中心的村莊布局和水系規劃。即“引西溪河在村宅周圍挖坑,河長溝形,流過十彎脊”,串在壹個人工池塘裏。不幸的是,王思琪沒有在有生之年實現這個宏偉的計劃。到了王升平這壹代,為了追隨祖輩的野心,他拿出了投資壹生的項目。
自從王升平在投資擴建了村裏的月沼後,似乎王家真的是響應了風水先生設置這個牛形挖沼挖湖的絕妙計劃而發跡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連接南北交通的古漁洋路悄然改道,從村莊旁經過。
由於徽商的興起,黟縣和徽州其他縣壹樣,是南宋以後的又壹個大發展時期。宏村王家也有不少善於出國經商致富的人才。和很多徽商壹樣,“四面八方求溫飽”。忍辱負重,努力拼搏,奮發圖強後,回到家鄉買地建房,建祠堂。壹時間,宏村的發展速度驚人。萬歷年間,宏村人口迅速增長,房屋密集建造,規模日益龐大。再加上各房各廳的祠堂、支祠相繼建成,150前挖擴建的月沼、水窖顯然不夠用。儲存A的“內陽水”已經不夠了,“南山烈日”依然是人們心中的隱憂。村外近200畝新開墾的土地也是無水灌溉,水源矛盾日益突出。
這時,王家的長輩們才想起,他們的祖先曾經說過,月沼只蓄“內陽光水”,“新溪四面南,良田百畝”。如果能“再次儲存”外部陽光水,我們的後代會更幸運”。所以,這是壹件大事。
萬歷丁年(1607)前,號召16王氏家族族長集資,在村南征占了數百畝稻田,將大大小小的石坑連接起來,挖了幾十尺深,開辟了壹個面積達18000多平方米的“肚”狀巨大水塘。四周磚石環繞,因位於村南而得名南湖。
南湖水利工程的修建在當時無疑是壹項浩大的工程。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設計者在挖南湖時,還十分註重村落的綜合整治,使民居、書院、祠堂等建築與水鎮、月塘、南湖等水系形成壹個整體。整個南湖是半環形的。弓的背面是湖的南岸,湖岸分上下兩層。每隔五英尺種壹棵楊樹,壹棵垂柳,形成壹片遠離村後雷崗山榛林的樹蔭。弓弦部分是湖的北岸,與村莊相鄰。鋪好的青石板整齊劃壹,岸邊建起風格各異的徽派古建築。粉刷壹新的青瓦與對岸的紅花綠樹相對,十分和諧。湖中有細細的堤防,彩橋連接兩岸,將南湖壹分為二。湖泊相連,船只自東向西相連。湖裏種了魚和荷花。夏秋兩季,荷葉婀娜芬芳,其詩意常常令遊客流連忘返。
南湖建成後,西溪河上建了四座橋。這時牛的圖騰跳了出來,壹個奇妙的牛形村落誕生了。四座石墩木橋似鬥拱,高高的雷崗山似“牛頭”。玉山河被堵時,長出壹條九曲十三彎的“牛腸”,穿過村莊,進入千家萬戶,再流入村心月沼的“牛肚”,最後匯入名為“牛肚”的南湖。宏村,多麽牛形的水鄉。
隨著南湖的建成,村民們可以足不出戶地喝水、洗漱、澆花、養魚、種菜、種花,休養生息。近年來,專家壹致認為這是中國最早的“自來水”工程。
現在看來宏村的水系工程設計的很科學。無論池塘、湖泊、水井、魚塘,都有“牛腸”貫穿,清水終日流淌,清澈見底。人們走在小溪旁的青石路上,或者站在精致的小石橋上,都能清晰地看到水中高墻深院的倒影和成群遊動的魚兒。當裊裊炊煙在晨光中升起的時候,三三兩兩在溪邊活動的農村村民和嬉戲的孩子,驅散了壹片田園般的寧靜和祥和。
如何利用好宏村的“自來水”,王的老祖宗也立下了規矩。早上8點前,是各家各戶挑水飲用的時間。8點以後,村民們就可以在“牛腸”裏洗了。幾百年過去了,古老的傳統還在延續,只不過“牛腸”邊上來這裏的遊客、畫家、詩人很多。
南湖自400多年前建成以來,有過三次歷史性的重組疏浚工程。同治年間,王懷遠捐資修病,因戰亂未能完全見效。光緒二十多年,湖泊再次淤塞,王端平也曾進行過壹次整改,但並不完全滿意。最重要的壹次是在清朝宣彤二年(1910),王子壬從幕遊回來,對它產生了興趣。提倡規劃,不遺余力。"然而,就在王子壬開始工作的時候,他因病去世了. "好在族中賢人多些扶持,大家也就好動了。“改造工程終於圓滿結束了。
今天的南湖,新中國成立後,幾經整修,基本保持原樣。這裏四季清澈碧波蕩漾,碧水蕩漾,遠山近樹,白墻青瓦,倒映水底。作為宏村的主要旅遊景點,它不僅是桃花源中的壹絕,也是中國農村村落建設中科學與詩意的完美結合。曾有這樣壹首詩贊美道:“青山綠水無價。誰引碧泉百家?”洗出白墻清,映出江南湖六月花。"
1992 10,國務院水利部部長楊振懷與有關專家到宏村考察。楊部長壹行考察了宏村,重點考察了宏村的村莊布局和水系開發利用特點。在省市有關專家的陪同下,他們首先聽取了縣鎮有關人員的介紹和匯報。當他得知宏村引了壹條天然山澗進村,就順著壹條壹公裏的運河,像靶心壹樣,穿過大廳去過戶。運河穿過村中心俗稱“牛肚子”的半月形月池,最後流入南湖,有“牛肚子”之稱。當它集灌溉、衛生、消防等功能於壹體時,他稱贊說:“勞動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把山水村落融為壹體,把中國畫裏的田園文章做活了。”當他看到水渠保護得很好,渠水清澈如藍時,也說:“宏村村民能自覺遵守村規民約,幹凈衛生,道德修養水平高。”楊部長特別欣賞誠至堂的三角形小偏廳。小廳前是壹個美麗的女人,俯視著幾英尺外的壹個方形池塘。運河由涵洞引入,從石門流出。可水洗,魚蓮,陶冶性情;還能調節溫度,清心降溫。
嶽塘大堤旁,幾個村姑在說笑,在洗漱。楊部長稱贊嶽塘河水系清靜而有活力,所以水質幹凈。動中有靜,所以像壹幅美麗的水彩畫。他還對身邊的安徽省水利廳廳長郝超甲說,要總結宏村牛興村的水系特點,以便吸取精華,改造成新的。
原徽商中為數不多的富豪之壹王定貴的府邸內,建築宏偉,氣勢非凡的承誌堂,由大臣楊振懷題寫。他對宏村的古代水利和古代文化驚嘆不已,並寫道:“宏村,壹個古老的鄉鎮,有精致的水利。”
1997期間,世界著名的中國建築師貝聿銘先生來宏村觀光,對宏村的古建築和人工古水系贊不絕口。他說:“宏村的人工水系最精妙之處在於水是活的,流水沒有腐爛,還活著,比蘇州園林還快。這種幾百年前的水系設計,它的流量和坡度設計得如此高明,值得研究。”他還為宏村題詞:“易縣宏村建築文物是國寶。”
2000年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家、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日本千葉大學教授Naoko Dahe博士訪問宏村。他說:“宏村的獨特之處在於環湖景觀非常漂亮,是中國典型的城市景觀。可以說宏村是小城鎮中獨特的水街景觀。”宏村獨特的人工古水系,鱗次櫛比的古建築,承載了* * * *燦爛的徽州文化。
2000年6月28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4屆主席團會議上,被評為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是古代人類文明的見證,是傳統特色建築的典型作品,是人與自然結合的光輝典範。
2000年6月30日,在澳大利亞凱恩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體成員國會議上,宏村和西遞作為皖南古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的28處世界遺產中,黃山市有兩處。徽文化的村落載體西遞、宏村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唯壹的古村落。並評價宏村的街道布局、建築裝飾、整體房屋和給排水系統都是獨壹無二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權威評價充分肯定和突出宏村的人工古水系,是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產。
近年來,絡繹不絕的專家學者到宏村觀光旅遊,他們都贊嘆宏村月沼的魅力,南湖的魅力,以及整個古水系的魅力。
2002年5月1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環境保護之父”曲先生視察宏村,對宏村獨特而科學的人工古水系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宏村的規劃建設值得城市借鑒,那裏有人類最合理、最文明的物質循環,是壹個文明生態的縮影。
2002年7月,80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吳教授來到宏村,為宏村題詞:“井井有條,戶戶流淌,古樓芬芳”。
壹條清澈的山澗流水在宏村的老房子間日夜蜿蜒前行,流經古宅環繞的村心月池,流向美麗的南湖,流向青翠的田野,給到訪的遊客呈現出壹幅美麗的田園山水畫。他們在驚嘆的同時,都想知道宏村古水系的歷史淵源和整個工程。巧妙獨特的水系設計,飽含宏村王祖輩的智慧和力量。它是谷宏村的標誌性建築,不僅是宏村人的驕傲,也是徽州古文化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