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長久,紫砂壺表面會呈壹種黯然之光的老包漿,這是老古玩家最喜愛的。古玩界的傳統是,北方老古玩家把玩鼻煙壺,南方老古玩家賞玩紫砂壺,這似乎成了老古玩家身份的標誌。事實上,明清以後,紫砂壺已成為茶文化的象征,浸泡著儒家學術、道教思想、佛教文化。品茗,更多的是品文化。與瓷杯玻璃杯不同的是,紫砂壺與茶的相諧特點之壹就是透氣性。但談到透氣性,卻不得不談紫砂壺的用料,也就紫砂的粗細問題。 紫砂的粗細體現在砂粒的目數上面。粗砂有明顯的顆粒狀,而細砂是沒有的。與中國古代幾乎是粗砂壺不同,現在市場上的壺大部分是細砂——機械代替畜力人力碾磨紫砂是形成細砂的主要原因。目前,市面上的壺還有壹些是調砂的,也就是在細砂中調進不同粗細的耐火砂,利於透氣養壺,但這還是屬於細砂。有壹些調砂雖然可以形成視覺上的粗顆粒效果,但在觸感方面是沒有粗砂的效果的。現在,有些人在兜售所謂“文革壺”,號稱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生產的壺,還用模具印上了“文革”用詞或人物肖像,可是細細壹看,用的卻是細砂和色澤深紫或黃(調配的段泥),而當時的年代做壺用的卻是粗砂,如此壹看便知在作偽。 應該明白,精細的砂泥在外觀造型和表達工藝技術上是可取的,但對茶性的發揮卻是不利。妳看古代的壺,絕沒有細砂的,不但砂粗,做工也粗。壹些優秀的作品追求的是壺的造型意趣,壺身上的字顯示書法功底並與造型相映成趣,就是用來泡什麽茶也要統壹在壹個範圍內,這才是茶的文化,才是茶人修養的表現。 調得好的粗砂壺甚至在不滲水的要求下,隔著壺壁可聞到茶香。所以粗砂壺和粗拙的造型有它特別的美感。日本的武士碗,韓國的素燒釉燒的茶具,往往追求粗獷大氣甚至特意扭曲造型來體現個性,或者在上釉後,任意撒上壹把沙子,造成持碗時手心中的刺痛感。這種與纖細光滑的茶碗有著從外到內迥然不同的風格,再配上相應的粗或細的不同茶葉,壹種營造的品茶意境就出來了。
上一篇:積木玩具的啟蒙教育下一篇:如何用壹次性紙杯自制小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