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劇:由演員操縱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又名傀儡戲。木偶作為戲劇性的表演,出現在漢代。用木偶來表演故事的戲劇。表演時,演員在幕後壹邊操縱木偶,壹邊演唱,並配以音樂。根據木偶形體和操縱技術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鐵線木偶等。 木偶戲是由演員在幕後操縱木制玩偶進行表演的戲劇形式。在中國古代又稱傀儡戲。中國木偶戲歷史悠久,三國時已有偶人可進行雜技表演,隋代則開始用偶人表演故事。東漢應劭《風俗通義》載:“靈帝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傀儡。”三國魏明帝時,木偶人已能表演各種雜技動作。南北朝的木偶戲又叫:“郭禿”。相傳有個禿頂性郭,行事滑稽突梯,後來演傀儡戲就把他的形象搬上舞臺,引導戲中歌舞,插科打諢,故名。北齊後主高緯非常喜歡木偶戲,常讓藝人在宮中演出。當時傀儡戲還流傳到高麗國(朝鮮)。唐宋時期,木偶的制作更加完美,尤其是宋代,木偶劇的發展達到鼎盛,其種類繁多,有懸絲傀儡、走線傀儡、杖頭傀儡、藥發傀儡、肉傀儡、水傀儡等。清代的宮廷也盛行演出木偶劇,時稱“大臺宮戲”。隨著真人演出的戲曲興起,特別是京劇崛起後,逐漸由城市轉向農村和小城鎮。現存的木偶劇形式有三種,即布袋木偶、杖頭木偶和提線木偶,多用戲曲曲調演唱,有的則用對話或歌舞,1980年,北京成立了“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7年6月8日,江蘇省演藝集團木偶劇團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