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壺和蓋是壹體的,只有壺底有個洞,這叫什麽工藝啊?有什麽專業名詞沒?
倒流壺,因壺底中心有壹通心管又稱內管壺,是始於宋、遼時期,流行於清代的壺式之壹。由於向壺內倒水需從底心管口倒入,又稱倒灌壺、倒裝壺。據有關資料記載,“倒流”壺在宋代時最為出名。到了元代,其工藝發展得更加爐火純青。據《元代瓷器目錄》記載,“倒流”壺的制作工藝比較奇特,燒制需經過3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較復雜。將這3道工序燒制好後,然後依次連接起來才組成了構造精巧的元代“倒流”壺。由於該壺逆反了傳統的壺頂註水法,而是把壺倒過來,將水從底部註進壺裏,放正後倒出,因此被稱為“倒流壺”。
上一篇:蕪湖旅遊景點攻略下一篇:葫蘆能做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