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古記載,亞洲的中國和泰國、南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非洲的埃及都曾出土過石器時代的葫蘆化石。早在近壹萬年前,在我們古老的土地上,就已經生長了葫蘆科植物。根據浙江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的考古發現,我們的祖先在7000多年前就開始種植葫蘆,用葫蘆作為盛水的容器,比陶器和青銅器還要早。在以後的歲月裏,人們對葫蘆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用途也越來越廣泛,比如用它來制作樂器,作為飼養昆蟲的工具,甚至用模具來制作各種高級藝術品——葫蘆器皿。
關於“葫蘆”的名稱,眾說紛紜:壹是葫蘆品種繁多,是古人的壹種分類方法。比如呂典的《北雅》認為:“長在唐,卻在孫,短在頸,大在腹”,“似圓壺”。他的意思是“鮮”、“易”、“胡”是三種葫蘆的名稱,它們的區別主要表現在外觀上。用作菜肴的麅子又細又長,像絲瓜;也就是農民當水葫蘆用的葫蘆;鍋是壹個扁圓形的葫蘆。但是古人的分類並不統壹。李時珍對“瀉”和“壺”的含義的解釋與呂典的解釋正好相反,即“瀉”是扁圓的葫蘆,“壺”是瓢。崔寶認為贊、易、葫蘆、瓢不是種與種之間的差異,而是種與種之間的差異。他認為“瓚”是所有葫蘆的總稱,而“謝”、“葫蘆”、“瓢”、“掛瓚”都是瓚,只是外形不同而已。第二,古人認為葫蘆的性質和用途不同,所以命名不同。有人認為,就其品質而言,葫蘆可分為甜、苦兩種,甜的叫“甜”、“甜”;那些受苦的人說“咩”“咩”“石矛盧叔瑤光”。至於“茶酒”和“藥罐陸”,都因其用途而得名《本草綱目》。第三,是古人使用的假同音字造成的。葫蘆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分布廣泛。從《詩經》記載的時間算起,中國栽培葫蘆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詩經》之後,關於葫蘆的文獻更多。據清代《古今圖書集成》統計,提到葫蘆的古籍(文章)有近百種。在這些書中,有的寫葫蘆的種植方法,有的寫葫蘆的食用、藥用、日用價值,有的歌頌葫蘆的詩詞,還有大量關於葫蘆的神話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