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些文物的價格按現在的市場價計算,數字就更驚人了。按照654.38+0萬的基本計算,654.38+0.67萬件就是654.38+0.67億!更何況,其實654.38+000000000元,大部分藏品都拿不下來。比如明朝永樂年間,壹件禦紅閻羅仇人繡的唐卡被上海藏家劉益謙以3500萬美元買回,圓明園12生肖中的馬頭被企業家何鴻燊以6910000000美元買回,捐給國家。擁有中國的文物壹度成為歐美上流社會地位的象征,很多外國人對自己的“藏品”感到非常自豪。比如世界第壹億萬富翁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擁有大量中國的珍貴瓷器,前奧委會主席埃弗裏·布倫戴奇也收藏中國的青銅器。
世界上幾乎每個大型博物館都能看到中國的文物,這些博物館也以擁有中國的文物為榮。看到他們的祖先在其他國家留下的東西,中國人會感到親切,但他們會感到更多的尷尬和羞辱。其實每壹件文物的背後都有壹個流亡異國的故事,涉及到好幾個中國人的名字。不能概括為無外乎這樣:戰亂年代,壹些古董商,為了謀取財富,以極高的價格賣給西方人。
凝視著其他國家博物館裏厚重防彈玻璃下的中國文物,中國很多人都會有壹個疑問,那就是現在我們國力強大了,國際地位提高了,為什麽不把這些珍貴的東西要回來呢?壹位網友曾在網上憤慨地說:“我在外國博物館看到中國的文物,就想搶!”。2000年,在香港的壹場拍賣會上,壹名抗議者突然闖入會場,咆哮道:“停止拍賣贓物,立即歸還國寶!”
然而,這種抗議似乎毫無用處。世界上沒有壹個博物館會主動歸還這些中國文物。事實上,西方國家已經采取了相關措施來防止中國的文物被收回。他們的理由是正當的,而且他們是通過“合法”渠道坦白獲得的。更何況後來在國際公約中規定,1970之前各國流失的文物是不能調查的,所以他們對中國文物的所有權是受法律保護的。
後來為了減少中國抗議者的阻力,國外大型博物館在中國舉辦展覽時都避免帶中國文物。比如2006年3月18日,大英博物館在北京舉辦了壹場主題為“世界文明的瑰寶——大英博物館250年珍藏”的展覽,卻沒有帶來壹件中國文物。這個展覽的目的是展示世界文明的發展。中國怎麽會缺失?
很明顯,這是壹種刻意的逃避。事實上,據統計,該博物館擁有23,579件中國文物。綜上所述,簡而言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找回流落在中國的文物還是很困難的。我們壹方面為文物落入他手中感到難過,但從另壹個角度來看,這些文物與留在家裏的同類相比,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保存,避免了風蝕、蟲咬、祝融戰亂等災難,未嘗不是壹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