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古玩市場 - 讓蒙古鐵騎聞風喪膽的哪位大將,被明史壹筆帶過了?

讓蒙古鐵騎聞風喪膽的哪位大將,被明史壹筆帶過了?

隆慶四年(1570年),蒙古第壹勢力俺答汗與明朝談判,最終在高拱、張居正、王崇古等推動下,明蒙達成壹致,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隆慶和議”,自是邊境休寧明蒙互市,史稱“俺答封貢”,“邊境休息,東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鎮,數千裏軍民樂業,不用兵革,歲省費什七”,俺答汗被封為順義王。

萬歷五年(1577年),俺答汗蠢蠢欲動,想要南侵大明,邊疆烽火眼看又將燃起。這時,明朝啟用了壹個叫馬芳的61歲老將,馬字戰旗在邊境壹豎起來,順義王俺答汗立刻上表請罪。

這個叫馬芳的將軍,究竟有著什麽樣的魔力,能讓統帥數十萬蒙古鐵騎的俺答汗聞風喪膽?原因很簡單,馬芳真把俺答汗給打服了,留下的戰功讓人不敢相信,所謂南有戚繼光,北邊就有馬芳,這是壹個戰功不下於戚繼光的明朝大將,可惜他的重大戰功卻被《明史》壹筆帶過,更可惜的是他卻鮮為人知。

馬芳(1517年-1581年),字德馨,別號蘭溪 ,山西蔚州(今張家口蔚縣)人。這是壹個命運奇慘,卻又迎難而上的真正人傑。

馬芳出身貧寒農家,幼時遭繼母虐待,8歲時不堪羞辱離家出走,隨後被南侵的韃靼騎兵擄掠,替俺答汗放養馬匹,實際上就是壹個奴隸。換成壹般人,可能就此認命了,但馬芳卻苦練騎射,壹直想要逃回大明。

嘉靖十六年(1537年),21歲的馬芳終於找到了機會,借俺答汗(又名阿勒坦汗,見下圖)在大同外圍狩獵之機,趁夜盜馬逃到大同。

正巧,大同總兵官周尚文正在招募士兵,馬芳就投奔到了周尚文麾下。《明史》記載“周尚文鎮大同,奇之,署為隊長”,周尚文對馬芳能力極為驚奇,立即將他提拔為隊長。

由於馬芳精通騎射勇猛無比,又熟悉邊地和蒙古鐵騎習性,每戰皆能重創來敵,因屢建戰功,很快升職為千總。

嘉靖年間,明朝邊軍可以用壹個字來形容,即“慫”,而且是慫到家了,幾乎可以與明末相媲美!

《九陽神功》中有“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由他橫,明月照大江”,讓弱者讀來心神俱安,但對於明王朝來說,明朝邊軍的慫樣,襯托出了俺答汗的強,這就不是什麽好事了。所以,俺答汗胃口大開,年年侵擾好幾次,缺吃的、缺穿的、缺玩的.......都來走壹波,明朝邊軍根本望風而逃,俺答汗甚至堪稱旅遊式行軍。

1550年的“庚戌之變”,是明朝的奇恥大辱,但馬芳卻大放光彩!當時,俺答汗率軍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和副總兵林椿皆戰死。宣大總兵的仇鸞惶懼無策,竟以重金賄賂俺答,使移寇他塞,勿犯大同。明朝整個邊軍都爛了,但唯獨“楞頭青”小將馬芳橫沖直撞連戰連捷,打的俺答汗損兵折將無數。這壹年,馬芳先升任宣府遊擊將軍。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身在其位必謀其政。

馬芳掌兵之後,首先要做的壹件事,就是改變明軍的“慫”。他任宣府遊擊時,重立“軍戰連坐法”,規定臨戰畏敵不前者,後隊斬前隊,將領畏敵不前者,士兵斬將領,每戰依舊率先沖殺敵陣,引得屬下殊死效命。

但僅僅如此,還不能改變邊軍的問題,於是馬芳又提出三條建議,和壹條制敵戰略!

壹,1552年馬芳提議,“盡遣宣府客兵,以鄉人守鄉土,可得虎師”,因為客兵缺乏死戰之心,本地之兵的背後就是父老鄉親。

二,馬芳認為“兵之優劣,重在選練之效”,在軍中制定嚴格的賞罰管理訓練條例,更經常在訓練中“親執械示範格殺”,總之狠狠的操練士兵,戚繼光也極為重視練兵。

三,針對明軍中克扣軍餉、軍糧、虐待士卒、權貴擅調士兵充奴婢等現象,馬芳強力整頓,壹旦發現決不輕饒,甚至對山西權貴“拔刀怒向”。經過整頓,壹時間“軍紀大振”,深得士兵擁護。

這三條主要是整軍,但如何才能戰勝蒙古鐵騎呢?馬芳給了八個字,即“以騎制騎、以快制快”,所謂以騎制騎,是發揮明軍在火器技術上的優勢,使用火槍騎兵配合騎兵、刀兵作戰;所謂以快制快,既有秋冬季節使用小分隊突襲蒙古牧場,摧毀他們的戰爭潛力,又有長途奔襲,斷絕蒙古軍後路,聚殲蒙古軍有生力量的目的,就如霍去病當年的所為。

整頓之後的“馬家軍”,戰鬥力直線飆升,幾乎到了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1555年,俺答汗故伎重演,繞過宣大防線,直撲京城外圍懷柔地區,壹時朝廷為之震動,明朝邊軍紛紛觀望而不敢戰,但只是參將的馬芳卻率領2000人與阿勒坦軍血戰,是役馬芳軍“奮勇跳蕩,生猛敢戰”,殺得俺答汗撤軍。嘉靖皇帝朱厚熜聽聞後感嘆道:“勇不過馬芳”,馬芳壹戰成名,蒙古人尊他為“馬太師”。

  • 上一篇:Xi安泰盛收取鑒定費是真的嗎?
  • 下一篇:請對個對聯:五百裏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