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繼位後,在政治上矯其祖寬父嚴之弊,實行“寬嚴相濟”之策,務實足國,整頓吏治,厘定各項典章制度,優待士人,安撫雍正朝受打擊之宗室。經濟上獎勵墾荒,興修水利,全國呈現出壹派繁榮昌盛之勢。從乾隆初年至中期,是乾隆帝政治生命中最有活力,備受後人稱頌的時期。後期倚重於敏中、和珅,尤其寵信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本人年事已高、誌得意滿、思想僵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無法擺脫吏治敗壞,弊政叢出,貪汙盛行,矛盾激化狀態,這使得“康乾盛世”之後中國迅速地衰敗。
乾隆早年登基的時候,確實是勵精圖治,當時的川貴等地土地進行了整改,人口不斷增多,可是到了乾隆後期,整個清朝卻有了不壹樣的變化。這壹切,就得從乾隆皇帝的變化開始說起。當時乾隆皇帝特別喜愛遊玩以及欣賞古玩等等,他六次下江南,給國家經濟帶來了比較大的負擔。乾隆壹生收藏的古玩比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乾隆的田黃三連印章,這快文物最後被溥儀上交給國家之後,立刻就成了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之所以這件寶貝這麽珍貴,它的稀有性是壹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是它是乾隆生前最喜歡的古玩之壹,經常是帶在手邊,可以說是愛不釋手。
那麽,乾隆壹生所珍藏的古玩數量,到底有多少呢?其實,這個數量誰也說不準,但是壹定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因為這個具體的數量,身為乾隆子孫後人的溥儀也不清楚。在溥儀的書《我的前半生》中就記載了他見到乾隆皇帝留下的古玩珍寶時的情節。關於這壹部分的描寫,是發生在當時皇宮人人自危,溥儀這個皇帝已經沒有了什麽實權的情況下發生的,當時太監和宮女們,經常性地偷偷把宮裏的文物倒騰到外面進行販賣,溥儀就非常生氣,但是溥儀當時還很年幼,無力阻止,只能先清點壹下還在皇宮的古玩文物。
在溥儀十六歲的那天,剛好處於好奇心去打開了宮裏的壹間庫房,上面的封條是嘉慶年間的,裏面滿屋堆著的都是用大箱子裝起來的古玩,他讓太監打開以後,裏面盡是珍貴的手卷字畫和玉器,並且這只是壹間庫房而已。當溥儀在打開其他庫房的時候,發現這些古玩都是分類好了的。
有的庫房專門裝瓷器,有的是名畫,有的是彜器(古代祭祀用的禮器)。在養心殿的後面,溥儀更是發現了百寶匣,裏面的字畫、金石。玉器、銅器、瓷器、牙雕各式各樣,是應有盡有,並且全部都記錄在案,非常完整。小的匣子有幾百種,大的有上千種。看到這麽多的文物,溥儀不由得懷疑起了人生,他不由得感嘆道自己究竟是有多少財寶,哪裏能夠看得完。從溥儀的書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乾隆奢侈的壹面,僅僅是古玩寶物的收藏,就非壹般人可以想象,而溥儀在書中沒有記載像康熙、雍正等皇帝所留下來多少寶物,由此可見,乾隆的生活富貴程度稱得上是清朝皇帝中的第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