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此聯相傳為清代乾隆大學士紀曉嵐所出,原聯無“明”字,爾後有好事者為增其難度的情趣,又在句首增壹“明“字,遂使其成為歷時三百年來未獲佳偶的絕對。征聯甫出,海峽兩岸楹友躁動,惜未發現匹想者,只是評出了六條“較佳”下聯。有“直臣罹鐵網,官官子直令狐綯”,“德門傳禮記,篇篇敬德尉遲恭”等數條,因而澳門楹聯學會不得不從以前的六千港元獎金提到三萬港元,再次懸賞征聯,後來有人對句:“長空飄瑞雪,霏霏翔宇周恩來”。但不足之處在於諸葛亮復姓單名,周恩來單姓復名,並忽略了“孔明諸葛亮”這壹字與姓名的巧妙組合,不但相互之間詞意相關,絲絲相扣,而且與“紗窗”這壹特定事物關照熨貼。金伯弢先生後來在自己的壹篇文章中撰出此聯對句:
清風沐鳳閣,處處常清上官正。
鳳閣:唐高宗、武宗、玄宗三朝曾將“掌軍國之政令”、“佐天子而執大政”之“中書省”改稱鳳閣。上官正:宋代開封人,復姓上官,單名正,字常清,曾平西川有功,累官西川招討使,左龍武大將軍。這條對句的大意是:假若國家最高權力決策機構能沐浴在清廉之風中,制定頒布政令處處時時堅持清正廉潔,那麽位居百姓上屬的官吏們也就不能不正派清廉。以“清風”對“明月”,“鳳閣”對“紗窗”,“處處”對“個個”,“上官正”對“諸葛亮”,對工整齊,寓意合理,只是“常”對“孔”在詞性上略顯小疵,但仍稱得上是該聯的較佳對句。
五 洲 華 人 弘 揚 國 粹 的 盛 舉
——為全球“絕對求偶”活動而作
甲戌年,澳門楹聯界的朋友們以二百年前的壹比孤聯征偶。起先只是在澳門本埠開展;繼而消息傳到鄰近澳門的地區,深圳、佛山、廣州等地陸續加入了澳門的征聯活動;接踵而來的更有其他省市如湖南、上海等地的群眾和專家投稿響應;北起黑龍江,南至雲南,西到新疆,整個神州大地幾乎到處都有人投入這項征聯活動。征聯之舉驚動了世界,五大洲的華僑也都有應征稿件寄往澳門。征聯活動的限期已滿,然而欲罷不能,壹再延期,直到延之不能再延的時候,已經收到征聯七萬余比了。澳門楹聯學會是個業余性質的學術社團,其成員均有正職在身,其組織並無分文經費,即使應付兩萬余封回函的郵資也拿不出來。然而小城卻不乏熱衷於傳統文化的“熱心分子”,他們為這次征聯活動捐贈了必要的經費,兩位醫生起初出資港幣六千元,後來壹位女實業家加入,增至港幣三萬元作為“佳偶獎”的獎金。
這究竟是壹比甚麽樣的孤聯?相傳清代乾隆時期《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曉嵐曾經狂稱天下無不可對之對,其妻便出了這個上聯詰之,曰: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這壹聯果然難倒了文思敏捷的大才子。後來又有人在“月”前加壹“明”字,更給撰寫下聯的人增添了難度。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寫的是壹個古老的題材:月夜的景色。明月照進紗窗,每壹個窗孔都被照明,許多個樓閣(葛諧閣音)都被照亮。好壹片月光照耀下的銀色世界。就意境而言,這個五言加七言的句子只可算作“壹般”,就其語文運用的技巧而言,卻可用“高難度”形容了。其高難之處主要在“個個孔明諸葛亮”七字上。“個個孔明”全等於“諸葛(閣)亮”,而“諸葛亮”系壹人名,“孔明”乃是“亮”的表字。它們之間的關系與排序可以表述為:字+復姓+名。而在字義方面,“個個”與復姓的第壹字“諸”相當,“孔”與復姓第二字“葛”同類。另外還有平仄相間的語音格局,其要求是: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對於偶聯在音義方面的要求很容易求得***識,澳門楹聯學會理事長鄧景濱先生提出的五條標準早為同好者們接受。這五條標準是:壹、符合對聯的基本要求(字數相等,句式相同,詞性相對,平仄相諧,聯意相關);二、運用重字技巧,首字與第九字同;三、末五字運用諧音手法,聯意相關;四、末五字為“二二壹”句式,且具備壹定的相應關系;五、聯意自然暢順,能與上聯匹配。應征者們都以“孔明諸葛亮”作為突破口,假如妙手對出了這五個字,佳偶即可問世。於是,復姓的歷史人物紛紛登上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聯壇,例如敬德尉遲恭、子長司馬遷、表聖司空圖、子直令狐绹、永叔歐陽修、元讓夏侯敦、子石公孫龍……不壹而足;甚至單姓也不落後:香山白樂天、逸少王羲之、畹華梅蘭芳、翔宇周恩來……然而所有這些都是刻意之作,幾乎不見天成者。歷時壹年零兩個月的征聯活動結束,最終還是選不出“佳偶”三萬元獎金依舊懸空。評選活動的主事者們從七萬比應征的下聯中選出十壹比,頒之以“鼓勵獎”,算是對征聯活動作了交代。
十壹比鼓勵作品中以此次征聯發起地的聯家作品為首選。澳門潘倫山聯曰:
艷陽懸繡戶,朝朝妝艷慕容芳
這壹比能與上聯配成較統壹的意境,上聯描繪月色,下聯勒畫陽光,妳寫明月,我寫艷陽。這壹比的成功之處主要表現在“字+復姓+名”能與上下文相諧,強擰或硬加的味道較淡,(不像“敬德尉遲恭”中的尉遲簡直不可解。)“慕容”者,“慕其容貌也”,因其容貌“莊艷”而愛慕之。吾友林佐瀚詞長著眼於意境的更高層次,提議改“懸繡戶”為“窺繡鏡”,並囑我闡發他的見解。我以為林氏果然點石成金,壹個“窺鏡”賦予靜態的艷陽以鮮活的生命,連艷陽都要朝朝來窺這位鏡中的主人,妳說她的容貌值不值得愛慕?
澳門甲戌年征聯活動至此塵埃落定,然而歷史的懸案並未了結,征聯活動必將繼續下去,因為這比孤聯以其特定的民族文化的內容牽動著億萬炎黃子孫的心弦,而對聯這種具有獨特民族形式、被譽為“國粹”的藝術品種又為華裔子孫喜聞樂見。澳門發起的這次征聯活動即已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這種極其強大的凝聚力。
而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觀察,征聯活動吸引或調動了五大洲的華人投入對聯創作的實踐,收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孤聯或上聯只有十二個字,然而其藝術的蘊藏卻豐富無比:除了平仄相間完全合乎近體詩的格局,詞義上還有人名與表字的同義呼應,“明”與“亮”甚至可以相配成詞。“孔明”之孔原系表程度的副詞,聯中卻當解為“窗孔”之孔,作者巧妙地運用同音詞語造成奇特的修辭效果。此外還有重字、疊音構成語流的回蕩,姓名中散發著諧音之美,偶聯更有擬人手法的運用。總之,十二字的上聯和二十四字壹副完整的上下聯是壹件濃縮了多種手法於其中的藝術精品。澳門征聯為五洲華人弘揚國粹、***同創造這壹藝術精品提供了機緣與園地。
筆者以熱心分子與後期評判的身份有幸參與其盛,受益良多,曾有壹絕和壹聯贈澳門楹聯界的賢達。其絕曰:
壹比孤聯千口和,九州競唱孔明歌;
弄潮不讓錢塘水,鏡海情牽四海波。
其聯曰:
雖說雕蟲小技可為陋室蝸居生色金鑾寶殿增輝怎可說他雕蟲小技;
且看環宇大千能教黎民百姓牽魂遊子裔孫尋夢方能看我環宇大千。
(作者:澳門大學中文系教授 程祥徽)
十壹比獲鼓勵獎征聯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紫星懸碧落,年年觀紫獨孤紅。
(上海·劉竹青)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嫵容臨皓魄,條條眉嫵百宜嬌。
(湖北·葉文治)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美廚調法菜,盤盤羹美歐陽鮮。
(湖南·劉雲中)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雨亭迎晚藹,朝朝子雨慕容雲。
(深圳·許向東)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野煙迷嶺石,茫茫鉅野鹹丘蒙。
(南海·潘華)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德神當戶衛,門門敬德尉遲恭。
(廣東·胡宏)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利毫揮偶對,聯聯吉利夏侯操。
(深圳·梁成瑜)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讓王傾玉鬥,回回元讓夏侯敦。
(廣西·郭君禧)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怨懷次玉笛,聲聲閨怨吳佳期。
(加拿大·王炳源)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綠波浮水藻,團團萍綠滿江紅。
(美國·區澤)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艷陽懸繡戶,朝朝妝艷慕容芳。
(澳門·潘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