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1月8日電(記者苑堅)以重達數噸甚至20多噸的天然巨石作為墓壁和墓頂石,長度大多在10米以上——這種分布在四川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經過考古專家長達半年的發掘,正式被確認為古代“邛人”遺跡。
為了配合西(昌)攀(枝花)高速公路工程,從2004年7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部門對6座大石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使大石墓考古獲得重大進展。通過這次考古發掘,考古專家已對大石墓的年代、結構、建造方法、族屬等方面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四川省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說:“可以認定大石墓就是《史記》《漢書》等古籍記載的‘邛人’‘邛都夷’的文化遺存。邛人是中國古代西南的主要民族之壹,直至今天,我們使用的壹些名詞還帶有邛人的印跡,如‘邛海’‘邛都’(西昌的舊稱)‘邛竹’等。”
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李昭和說:“可以確定,大石墓的年代上起戰國,下至西漢。這種工程非常浩大的大石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有所發現,但進行科學規範的發掘尚屬首次。全國以石頭構築墓葬從北到南都有,但這種墓葬形制比較獨特,是四川安寧河流域獨有的墓葬形式。”
四川省考古二隊隊長周科華介紹說:“我們分三次發掘了德昌縣德州鎮阿雍村等處的6座大石墓,除1座已經被破壞外,其余5座都保存完好,它們包括了大石墓的幾種基本類型。大石墓的結構,有的是平地起建,有的是在地面上挖淺坑後再砌上巨石。墓室壹般寬1米左右,深1.5米至2米。”
在大石墓的墓底,發現了大量人骨架堆,男女老少都有,骨架數量從幾具到100多具不等。隨葬物品中,生活用具有深腹瓶、大口尊、平底罐、單耳罐、雙耳罐、帶流壺等,其中帶流壺是較典型的器物。生產工具有陶紡輪、石鏃、石鑿、銅刀、銅鏃等,飾品有銅手鐲、銅發飾、銅鈴、鐵環、瑪瑙珠等。
在西昌壩河堡子大石墓底部,考古專家發現了稻殼痕跡,而在河西大石墓裏則發現了稻草痕跡,專家推測邛人是定居的,以農業為主,已掌握了種植水稻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