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清供
與花為伴,賞心悅目;
以瓶為媒,自在悠然。
古往今來,人們蒔花、賞花、弄花、詠花,因花在其短暫的生命中極盡絢爛,於壹方天地間吐露芬芳,而使人格外珍惜這份自然的饋贈。文人雅客采擷四季鮮花,剪枝修形插瓶,置入清水精心供養,希望枝頭上的美好留駐得更長久壹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瓶花藝術。
“清供”又稱“清玩”,最早是古人在傳統節日或禮佛祭祀時供養的清果、鮮花等供品,後來發展成文人雅士家中擺放的各種清雅之物。這種儀式始於秦漢,唐宋時期開始成形,明清逐漸興盛。
古人言“花開堪折直須折”,瓶花之道,不僅在於案牘清供、點染生活,更重要的是花如其人,映射出插花之人的意趣和性情。“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格調少不了花、香、茶、畫這四般閑事,瓶花與盆景、假山、硯臺、古玩、彜器等被用來裝點文人雅士的生活空間,成了古人在仕宦以外的精神寄托。
從早期文獻和出土文物來看,早在先秦就有了插花、供花的習俗,但所用容器不限於瓶,還有盤、缽、筒、盆、壺等。《詩經·鄭風》中,有男女手持蘭花到溱水和洧水邊祈福、嬉戲的描述,臨別時他們還互贈芍藥。《楚辭·九歌》中也有“瑤席兮玉填,盍將把兮瓊芳”的句子。“盍”是合之意,即指在神座前放置成束的鮮花。在河北望都漢墓的墓室壁畫中,墓主人為自己描繪了升仙後的居所,其中有壹個陶質圓盆,盆內均勻地插著6朵小紅花,並置於方形幾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幾架三位壹體的形象。
對於瓶花清供的起源,學界普遍認為源自佛前供花。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了瓶與花的搭配陳列,不過那時候的瓶花多同佛教藝術聯系在壹起。東漢末年的佛經漢文譯本中,有記錄瓶花供奉的經文。《修行本起經》中記載:“有壹女持瓶盛花,佛度光明,徹照花瓶,變為琉璃,內外相見。”在佛教最常見的6種供養中,花供養居於首位,而琉璃寶瓶為佛教七寶之壹。東晉高僧法顯在《佛國記》中曾提到,他西行取經所到之處,皆有以花供養者。可見,“以花供佛”已成為佛事中的壹項重要儀式。
南北朝時期,佛事大為興盛。據《南史》記載,晉安王蕭子懋的母親病危,他四處請僧行法,為母祈福,“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花不萎。以花獻佛,祈求醫病,霍然痊愈”。銅罌是壹種口小腹大的盛酒器。這段蓮花供佛的記錄,被認為是插花源於佛教的憑證之壹。現藏於英國維多利亞阿伯特博物館的北周觀音像,觀音左手持插有蓮花的寶瓶。這壹時期,用於插花供佛的器物主要為銅凈瓶。銅凈瓶亦稱“軍持”“君持”,是壹種源自印度的重要佛教供器。
用於佛事的花供養不太講究插花的藝術造型,與後世的文人插花有著諸多不同。禮佛儀式中,佛前供花多見瓶插蓮花和柳枝,蓮花清凈超然的聖潔形象具有特殊寓意。“佛祖拈花,迦葉微笑”,從花開花落到花開見佛,佛祖與迦葉之間的傳承,借由壹枝花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