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後加工範鑄出來的銅劍僅是壹個坯件,表面精糙,故卸去鑄範後,還須進行如下的修治加工:
——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
——裝飾,如在鑄成的花紋溝槽中鑲嵌琉璃、綠松石,或嵌錯紅銅絲、金絲、銀絲,甚至進壹步在器表刻鏤花紋。嵌錯是當時很常見的裝飾工藝,它是在銅器表面鑄出或刻鏤出花紋,再嵌以金、銀、銅絲(或片),用錯石將表面磨光,即顯出色彩鮮明、線條清晰的生動形象;
——裝置附件,配齊劍具;
——砥礪開刃。
這樣,銅劍的制作就最終完成了。但在使用過程中,劍器還要時常修治砥礪,故當時可能有壹類工匠專門從事這項工作。漢代稱這類工匠為“削厲(礪)工”,其技藝又稱“灑削”之技。削礪就是刮削砥礪的意思;灑削,指磨刀以水灑之,泛指修治刀劍。
西漢景帝時,大臣袁盎被刺,屍體上棄有兇器,是壹柄新修治過的劍,官府就在長安的削礪工中訪查,壹工匠說:這把劍是梁王的某位郎官來修治的。由此便查出了主使人梁孝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用戰國晚期大學者荀子的壹段話來概括鑄造銅劍的整個過程:
刑(型)範正,金錫美,工冶巧,火齊(劑)得,剖刑而莫邪已。然而不剝脫,不砥厲,則不可以斷繩;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
戰國相劍術士曾說:白所以為堅也,黃所以為牣(韌)也,黃白雜則堅且牣,良劍也。
這種精良之劍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復合劍。戰國時期,銅劍應用臻於極盛。在此背景下,鑄劍術不斷發展進步,出現了壹些科學先進的工藝,取得了傑出的成就,其中尤以鑄造復合劍的技術最為突出。
所謂復合劍,是指劍脊和劍刃用不同成分配比的青銅合金分別澆鑄的青銅劍。其劍脊采用含錫量較低的青銅合金,韌性強,不易斷折;劍刃采用含錫量較高的青銅合金,硬度高,特別鋒利。因而剛柔相濟,是古代銅劍的精品。其鑄造方法也與普通銅劍有別。普通劍之劍身系壹次澆鑄完畢,復合劍則是二次澆鑄:先以專門的劍脊範澆鑄劍脊,在劍脊兩側預留出嵌合的溝槽;再把鑄成的劍脊置於另壹範中澆鑄劍刃,劍刃和劍脊相嵌合構成整劍。
從冶金史研究者檢測的壹些復合劍實物得知,其劍脊的含銅量要高於壹般銅劍,含錫量則低於壹般銅劍;刃部的情況相反,含銅量低於壹般銅劍,含錫量高於壹般銅劍。如果單以脊部或刃部的材料制作整劍,勢必過於柔軟或過於剛脆,但以之分別制作劍脊和劍刃,就獲得了超過壹般銅劍的更為優秀的性能。這是創造性地運用青銅合金成分配比規律的高超工藝,體現了古代匠師對銅劍合金成分比例的控制達到了極高境界。
復合劍的脊部含銅多,故呈黃色;刃部含錫多,故泛白色。劍脊和劍刃判然異色,正如相劍術士所言,所以有人稱之為“兩色劍”。又由於這種劍表面看起來,劍脊像是鑲嵌上去的,故也有人稱之為“銅鑲劍”或“插心劍”,這些都不是科學的名稱。
中世紀的中國王朝在冶金術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如生產鑄鐵的能力是遠超於歐洲在這方面的技術的。又如高效率、大規模的鋼生產的控制管理,使得唐、宋兩王朝成為東亞的主要軍事勢力。
大部分亞洲武器的收藏家都曉知發展自中國的鍛造和回火技術是重新被認知的日本刀劍的發展基礎。這種技術最早在隋唐時代(公元589年前)傳到日本的。
日本刀劍的鑒賞在數個世紀中得到興旺發展並且在我們的時代成為壹種國際化潮流。今日,日本刀刃正如藝術作品壹般被收藏著。遺憾的是,即使在其祖國大地上,對中國的“父母”鐵匠所生產的刀劍欣賞也業已雕零。極好的刀刃是由中國制造,以及以利刃相搏的近身戰被證明是在帝國時代取得戰役勝利的關鍵此等事實也為人們所不顧。
使人感傷的是,甚至乎熱衷中國武術藝術的習練者也不知道他們每日習練所用的武器的歷史、制造及審美的傳統。他國人士就更不必說了。要區分陳列在紫禁城、巴黎的Musedel'Arme(兵器博物館)或者莫斯科城堡中的漂亮的標本與那些常在古董商店或者槍術表演中看到的“拳擊手對抗優勝獎品”的贗品或者touristic(旅遊點的廉價新仿)小古玩是壹件很困難的事。
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於缺乏有關主題的文獻影響當今學生的了解。這類缺少參考材料的情況並不只發生在中國。壹個有關技術及藝術的論文調查顯示極大部分關於鋼刃刀的著作最早都出版於公元四世紀(給人以早期青銅武器般的深刻印象)。可是,這種著作的出版在1644年明王朝覆滅後就驟然減少了。
為什麽在清王朝,覆滅於1911年的最後王朝,期間缺少有關刀劍的參考材料,眾說紛紜。壹個較公認的解釋是由於滿族在其統治的帝國中只占有壹個很小的比例,為避免占有決大多數的漢族人民的反叛而查禁所有的軍事著作。
在清王朝初期,如《明朝軍事百科全書》這類特定著作是受到審查和限制的。盡管如此,清代技術文獻的調查顯示在此朝代間仍有相當數量的新主題著作的撰寫和出版。畢竟清王朝仍然對其軍事力量(主要由漢族人組成)有此方面的需求。研究也表明了清朝統治者對主要由平民百姓組成的軍隊很註重實效:例如,眾所周知的康熙皇帝否決了壹位官員的解除山東省人民武裝的請求。
不過,有趣的是,在清朝期間出版的軍事著作中仍然涉及到火,槍大炮及爆炸性武器。(這些文章是始於帝國為叛亂侵擾的十九世紀中葉)。甚至近代的古典名著《明朝百科全書》,武備誌Wubeizhi也只相關地給予刀刃武器極少的關註。為何如此不關註”刀劍是帝國兵械庫中的中流砥柱“這壹實際情況呢?也許是因為刀劍工藝在那時候被認為是“老套子”,想要掌握這種工藝的人確信書中的副本對新的技術將無任何的貢獻。
同樣有趣的是,註意到明朝的審美家們將刀劍作為壹種藝術形式來欣賞。盡管,極少的證據表明這種欣賞在清朝時依舊盛行。壹個可能的解釋是中國文化精華的品味在世紀的更替間趨於狹窄,變得前所未有地熱衷於少數受眾人愛戴的藝術形式的神秘專案,如繪畫、陶瓷和玉器。這裏可以與晚清的家具傳統的衰落劃上壹條平衡線。最後,我們還必須註意到貶低軍事,崇揚文學的儒家思想價值觀的影響。在滿族人統治期間,對於學者來說,表現出對軍事的不關心是壹個實際的選擇。
使得對中國刀劍傳統的研究成為壹項真正的挑戰的原因,是那些在我們的時代學習這個課題的人必須是探險家、開拓者而非被動的消費者。在揭露和翻譯這些幸存的文章的過程中仍有許多東西是需要我們去做的。令人興奮的是我們從過去研究的成績中,得到了刀刃被小心擦亮及回復的新外觀。
我們的研究至今為止表明了中國的鑄劍師們在過去的20個世紀中精巧地制作了兼有如下特性的刀刃:
壹個堅硬而且耐用的刀鋒。
壹個有彈性,能承受打擊而不壞的刀身。
在壹把刀上,這些特點是互相排斥的。堅硬的鋼易碎。有彈性、有彈力的鋼是柔軟的,並不能保持刀鋒的銳利。中國的鐵匠以各種不同的方法解決這些問題而使堅硬和柔軟的鋼相結合。有三種基本的方法能做到這壹點。其中壹種叫“包鋼”。以堅硬的、含碳量高的鋼制作銳利的刀鋒外表,在橫斷面上,像壹個“V”字型的裝入壹個軟鋼的核心。作為核心的金屬經常被折疊以提高強度,或者用鍛造的鐵來分層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壹個包鋼的刀刃必須由相當厚度的硬鋼套子做成,不然它將在多次的打磨後失去硬度。
壹個更普遍的鍛造刀刃的形式是“嵌鋼”。壹個含碳量高的刀鋒作為核心,由兩塊軟鋼作成的表皮相夾而成。表皮是由交替疊起的鐵和鋼做成,從而使刀刃在打磨的時候表面上形成壹種圖案。壹個熟練的鐵匠能巧妙地處理分層,除了增加刀的結構上的強度外,還能做出很美麗的圖案。
最後壹種主要的鍛造方法是西方知名的“旋焊“]。它是由硬鋼和軟鋼形成的雙杠做成,在加熱和錘擊之下焊接成壹個簡單個體。當鍛打和打磨擦亮的時候,其表面將出現如長著羽毛,星型或者漩渦狀的形狀排列。
其次,中國的鐵匠顯示相當獨創性的地方是在以液體中加熱和淬火的方法鍛造刀刃。這種技術幾乎遍及所有的刀刃制造地區。中國是少數發明與整個刀刃相區別地加熱處置刀鋒技術的地方之壹。這種方法增加了刀刃的強度和切割能力。日本人利用中國和朝鮮移民鐵匠的技術,把它發展到最高的水平。
中國鑄劍師美妙的工藝,是壹種剛開始在中國或者其它地方被重新發現的藝術形式。我們生活在壹個每日都出現新發明的時代。當我們開始看見來自形式和功能的結合美麗圖案,創造出壹把由上好的鋼材打造的刀刃時,我們僅剛開始我們對中國裝甲工藝的研究。從它們的裝飾圖形及象征性到刀刃美學巧妙地與功能的結合,這裏仍然有許多其它的研究地區等待探索